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原作名: Gilead
译者: 李尧
出版年: 2019-10
页数: 264
定价: 59.9
装帧: 精装
丛书: 基列三部曲
ISBN: 9787020135004
内容简介 · · · · · ·
《基列家书》是基列三部曲的第一本。整本小说其实是年事已高的牧师约翰•埃姆斯给自己的幼子写的家书,亦是一部浓缩的美国近代史。
在爱荷华州一个叫“基列”的小镇,鳏居多年的牧师埃姆斯在礼拜日的教堂里邂逅了现在的妻子莱拉,并在不可能生育的年纪拥有了一个儿子。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为了向幼子解释他从哪里来,又将生活在怎样的世界,埃姆斯借托这封书信回顾了自己的家族历史:他身为牧师的祖父如何狂热地参与美国南方如火如荼的废奴运动,让家庭陷入分裂和绝望,并与持和平立场的儿子至死无法和解;而埃姆斯自己又如何在漫长的孤独岁月里,调和自身的悲剧和对上帝的信仰的冲突。
《基列家书》是玛丽莲•罗宾逊最负盛名的作品,它用“父与子”的主题诠释了一个属于美国的悲伤的故事,隽永而平实地呈现了存在本身神秘而惊人的力量。
————————————
宗教如此深刻地与个体的思考和经历缠绕在一...
《基列家书》是基列三部曲的第一本。整本小说其实是年事已高的牧师约翰•埃姆斯给自己的幼子写的家书,亦是一部浓缩的美国近代史。
在爱荷华州一个叫“基列”的小镇,鳏居多年的牧师埃姆斯在礼拜日的教堂里邂逅了现在的妻子莱拉,并在不可能生育的年纪拥有了一个儿子。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为了向幼子解释他从哪里来,又将生活在怎样的世界,埃姆斯借托这封书信回顾了自己的家族历史:他身为牧师的祖父如何狂热地参与美国南方如火如荼的废奴运动,让家庭陷入分裂和绝望,并与持和平立场的儿子至死无法和解;而埃姆斯自己又如何在漫长的孤独岁月里,调和自身的悲剧和对上帝的信仰的冲突。
《基列家书》是玛丽莲•罗宾逊最负盛名的作品,它用“父与子”的主题诠释了一个属于美国的悲伤的故事,隽永而平实地呈现了存在本身神秘而惊人的力量。
————————————
宗教如此深刻地与个体的思考和经历缠绕在一起,它和意识本身一样无法穷尽。如果小说的目的是为了灌输教条,那无论它的说教是关于基督教式的,还是安•兰德的世界观,都是很糟糕的。作家们似乎经常假定宗教是一种姿态,用来自欺或者欺人,但这只是偏见。——玛丽莲•罗宾逊
加尔文在什么地方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 员,上帝是观众。这个比喻总是让我感到新鲜贴切。因为它使我们成为自己行为的艺术家。上帝对我们的反应可以看作是从美学角度而不是从平常意义上的道德角度做的评判。我们对自己的角色有多少了解?
罗宾逊勇气非凡,能在一个宗教通常具有消极、暴力意味的时代里,如此书写信仰。 ——《纽约时报》
《基列家书》如国家般广阔,如思想般静默,如祷告般动人,气势恢宏,举世无双。 ——《卫报》
基列家书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玛丽莲.罗宾逊(1943— ),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生于爱达荷州,多年来一直在爱荷华大学教授写作,被公认为“作家中的作家”。1980年出版小说处女作《管家》,获得美国笔会/海明威奖,并获得1982年普利策小说奖提名。《管家》出版后的20余年里,她没有再涉足小说创作,而将注意力投向环保和美国当代思想领域的纷争。小说《基列家书》(2004)获2005年普利策小说奖,这也是奥巴马最爱的小说之一。《基列家书》的续篇《家园》(2008)获得2009年度橘子奖,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莱拉》(2014)可以被视为基列三部曲的结局,获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并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长名单。
此外,罗宾逊一直关注美国社会思想、实证主义和新教传统的关系,著有多部散文集《祖国 :英国、福利社会和核污染》(1989)、《亚当之死:当代思想随笔》(1998)、《思维的缺失:消除...
玛丽莲.罗宾逊(1943— ),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生于爱达荷州,多年来一直在爱荷华大学教授写作,被公认为“作家中的作家”。1980年出版小说处女作《管家》,获得美国笔会/海明威奖,并获得1982年普利策小说奖提名。《管家》出版后的20余年里,她没有再涉足小说创作,而将注意力投向环保和美国当代思想领域的纷争。小说《基列家书》(2004)获2005年普利策小说奖,这也是奥巴马最爱的小说之一。《基列家书》的续篇《家园》(2008)获得2009年度橘子奖,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莱拉》(2014)可以被视为基列三部曲的结局,获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并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长名单。
此外,罗宾逊一直关注美国社会思想、实证主义和新教传统的关系,著有多部散文集《祖国 :英国、福利社会和核污染》(1989)、《亚当之死:当代思想随笔》(1998)、《思维的缺失:消除自我之现代神话的本性》(2010)、《论事物的给定性》(2015) 。2013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为她颁发国家人文奖章。
基列三部曲是罗宾逊最负盛名、技巧几近完美的作品,优雅而深邃地勾勒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也可以被视为美国国家和文化的一种自我疗愈过程,它用那些强有力的灵魂,呈现出美国失落已久的道德谱系。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一直嫉妒那些可以看着妻子变老的男人。······而我永远看不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也看不到妻子变老。我身为牧师,引领许多人度过一生,给成百上千婴儿洗礼。这当儿,我一直觉得生活的一大部分已经对我关闭。你母亲说,我像亚伯拉罕。但是我没有年老的妻子,看不到孩子的未来。我只是靠书、棒球和煎鸡蛋三明治混日子。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9页 -
人们如果在和你有关的什么事情上感到后悔,一定以为你会生气。你不论做什么,他们都认为你在发火,哪怕你只是安安静静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他们总是把你搞得对自己产生怀疑,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困惑不解,无端浪费了许多时间。我真希望我能早一点儿明白这个道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基列家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基列家书"的人也喜欢 · · · · · ·
基列家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世界犹如大瀑布,生活也是

这本书里的一些打动了我的句子

人犹如火星向天上飞去,生来就要遇到麻烦。
> 更多书评 16篇
论坛 · · · · · ·
翻译怎么样 | 来自垫 | 2023-09-28 10:52:44 | |
143页这段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 | 来自SUGA | 2023-09-21 23:29:3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Picador (2006)8.5分 19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8.0分 16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8.1分 79人读过
-
Farrar Straus Giroux (2004)7.6分 3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外国文学-现代部<1000人】 (爱玛·包法利)
- 女性文学--温存柔韧,细腻内敛,生猛冷峻 (墨梓🐳)
- 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家 (爱玛·包法利)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2019年出版上架的外国文学 (鲸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基列家书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朱尔赫斯 2020-02-11 10:19:44
被那么一点点悬疑“哄骗”,看完了一整个几乎没有“故事”的故事,听了那么多“说教”,却还是觉得好看,特别好看。真厉害啊罗宾逊!
3 有用 时间浪漫主义 2020-02-25 21:10:52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拥有信仰是件多么美好的事。
3 有用 凌Claudio 2024-02-14 22:45:29 福建
书是好书,他有足够的深度,但没有一定的宗教知识千万别读!没有一定的宗教知识千万别读!没有一定的宗教知识千万别读!
14 有用 文峰 2019-12-13 14:59:24
《纽约客》上有一个关于《基列家书》的书评,作者是一位来自爱尔兰的无神论者,并且因为天主教在爱尔兰的丑闻,对基督教充满成见。但是作者深深的爱上了Marilynne Robinson的小说,作者说如果你喜欢她的小说,就会喜欢她的每一句话(这是真的)。Marilynne Robinson是一位加尔文主义者,她在两方面深深地打动了这位爱尔兰无神论者。第一,她的写作展现出了受造的世界所折射的神性的光辉和圣洁... 《纽约客》上有一个关于《基列家书》的书评,作者是一位来自爱尔兰的无神论者,并且因为天主教在爱尔兰的丑闻,对基督教充满成见。但是作者深深的爱上了Marilynne Robinson的小说,作者说如果你喜欢她的小说,就会喜欢她的每一句话(这是真的)。Marilynne Robinson是一位加尔文主义者,她在两方面深深地打动了这位爱尔兰无神论者。第一,她的写作展现出了受造的世界所折射的神性的光辉和圣洁。第二,作者展现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彼此体认、接纳、饶恕。作者说,我以前听到的基督教的声音可能是错的。 (展开)
5 有用 Winteral 2020-03-10 16:51:19
为啥我一点也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