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美国激进学派在经济学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作,着重研究经济的运行与发展,对现行资本主义持批判态度,论证建立社会主义体制的必要。本书着眼于基本的理论和历史的论证,提出了最根本的理论观点,并做出理论和历史的具体论述,特别是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了深入的研究。
本书是西方公认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对了解国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非常有益。
增长的政治经济学的创作者
· · · · · ·
-
保罗·巴兰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保罗•巴兰(1910-1964),美国当代激进派经济学家,主要著作有《增长的政治经济学》《垄断资本》。
目录 · · · · · ·
第一版序言
1962年重印本前言
导言
关于进一步阅读的一些建议
第一章 总论
1.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危机
2.非殖民主义化和社会主义挑战的增大
3.与帝国主义相结合的经济学
4.增长的定义和计量
第二章 经济剩余概念
1.实际的和潜在的经济剩余
2.理性与浪费
3.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
4.计划经济剩余
第三章 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停滞与运动(一)
1.古典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增长的看法
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源的利用
3.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剩余
4.投资、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
5.竞争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的利用
6.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投资和过剩
7.曾经进步而现已衰退的资本主义
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停滞与运动(二)
1.剩余吸收的可能性;消费和非生产性劳动
2.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府的作用
3.可能维持需求的政府行为
4.对外贸易、投资和帝国主义的竞争
5.对外经济关系,工人贵族和帝国主义的完备意义
6.短期的稳定
7.通货膨胀、税收和增大的剩余
8.帝国主义与战争
第五章 论落后的根源
1.资本主义发达和不发达的一般历史根源
2.案例之一:印度的不发达
3.案例之二:日本的发达
4.发展的羁绊
第六章 论落后的结构形态(一)
1.不发达国家剩余的规模和效用;农业革命和反革命以及土地改革的幻想
2.非农业部门(1):商人和放债者
3.非农业部门(2):工业;独立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失败
4.非农业部门(3):外国企业(采矿业)
5.外国投资的直接影响:假定的利益a.和b.
6.外国投资的间接影响:假定的利益c.
7.外资、社会结构和工业化的限制
8.政府对私人资本的支持
第七章 论落后的结构形态(二)
1.非农业部门(4):政府和外国投资的假定的利益d
2.外国投资和政府的政策——买办制度
3.外国投资和新政制度下的政府支出
4.推论(1):庞大的潜在剩余。贸易条款的假象
5.推论(2):企业家精神不足的谬误
6.推论(3):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三个谬误
第八章 陡直的腾飞
1.必要的社会革命遭遇到帝国主义的敌视
2.社会革命;帝国主义对外政策的直接结果:战争、冷战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代价
3.社会革命的经济任务和问题:关于计划的经济剩余
4.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议题(1):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5.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议题(2):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6.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议题(3):资金密集型生产或劳动密集型生产
7.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对外经济关系
索引
· · · · · · (收起)
1962年重印本前言
导言
关于进一步阅读的一些建议
第一章 总论
1.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危机
2.非殖民主义化和社会主义挑战的增大
3.与帝国主义相结合的经济学
4.增长的定义和计量
第二章 经济剩余概念
1.实际的和潜在的经济剩余
2.理性与浪费
3.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
4.计划经济剩余
第三章 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停滞与运动(一)
1.古典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增长的看法
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源的利用
3.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剩余
4.投资、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
5.竞争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的利用
6.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投资和过剩
7.曾经进步而现已衰退的资本主义
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停滞与运动(二)
1.剩余吸收的可能性;消费和非生产性劳动
2.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府的作用
3.可能维持需求的政府行为
4.对外贸易、投资和帝国主义的竞争
5.对外经济关系,工人贵族和帝国主义的完备意义
6.短期的稳定
7.通货膨胀、税收和增大的剩余
8.帝国主义与战争
第五章 论落后的根源
1.资本主义发达和不发达的一般历史根源
2.案例之一:印度的不发达
3.案例之二:日本的发达
4.发展的羁绊
第六章 论落后的结构形态(一)
1.不发达国家剩余的规模和效用;农业革命和反革命以及土地改革的幻想
2.非农业部门(1):商人和放债者
3.非农业部门(2):工业;独立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失败
4.非农业部门(3):外国企业(采矿业)
5.外国投资的直接影响:假定的利益a.和b.
6.外国投资的间接影响:假定的利益c.
7.外资、社会结构和工业化的限制
8.政府对私人资本的支持
第七章 论落后的结构形态(二)
1.非农业部门(4):政府和外国投资的假定的利益d
2.外国投资和政府的政策——买办制度
3.外国投资和新政制度下的政府支出
4.推论(1):庞大的潜在剩余。贸易条款的假象
5.推论(2):企业家精神不足的谬误
6.推论(3):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三个谬误
第八章 陡直的腾飞
1.必要的社会革命遭遇到帝国主义的敌视
2.社会革命;帝国主义对外政策的直接结果:战争、冷战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代价
3.社会革命的经济任务和问题:关于计划的经济剩余
4.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议题(1):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5.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议题(2):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6.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心议题(3):资金密集型生产或劳动密集型生产
7.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对外经济关系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最初,经济学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索,致力于寻求和建立能充分推动人类事业前进的经济制度的运营原则。后来经济学反对起自己过去的做法,变成只想解释现状,证明现状的合理性,同时谴责和压制所有用理性的标准判断现行经济秩序的努力,以及了解现有环境的根源及其包含的发展潜力的努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经济学家向我们解释了生产怎样在上述关系下进行,但是没有说明这些关系本身是怎样产生的,也就是说,没有说明产生这些关系的历史运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3页 -
可以这样说,我们所说的非生产性劳动消失的程度和诸如军队、教会等组织解体的程度,以及从中解脱出来的人力、物力资源被用来增进人类福利的程度,是衡量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迈进的最重要的标志。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经济学名著译丛(共104册),
这套丛书还有
《政治算术》《社会科学方法论探究》《政治经济学论文五篇》《价格理论》《赫克歇尔-俄林贸易理论》
等
。
喜欢读"增长的政治经济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增长的政治经济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 更多书评 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商务印书馆 (2000)7.8分 34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8)8.2分 11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6)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4年9、10月新书 (商务印书馆)
- IPE书单 (玄智)
- T (dhcn)
- 政治经济学 (柏拉图下港口)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梅杰•梅杰•梅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增长的政治经济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19-01-05 21:18:42
可以。
0 有用 我没有名字 2021-11-14 09:34:30
对不发达国家建立国家资本主义体制必要性的论证。
0 有用 dt 2022-06-05 14:53:50
垄断资本主义之下会出现剩余过剩
1 有用 SAI. 2021-07-17 21:53:26
才读完1/3,都明白但却收获寥寥。
0 有用 陈主任 2024-09-03 15:56:45 北京
作者用“潜在经济剩余”来表示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可能实现的剩余与实际的剩余的差值,我觉得也可以发明一个“潜在智力剩余”,用来以下情景,即如果作者不发明经济剩余,潜在经济剩余,计划经济剩余这些不必要且争议颇大的词儿,我就不需要耗费智力去读这些推演,节省下来的智力就是“潜在智力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