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3 (普照)
- 【书单】史学理论及中国史学史相关 (谢糸色)
- 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 (Master)
- 史记 (∑)
- 一看名字就想读 (啊哦呃咦唔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2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朦胧的镜子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褐 2024-08-21 11:40:37 浙江
刘知几苦于史馆制度受掣于监修大臣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主张有史才者不入史馆而独撰史书。同时又批评他的前辈和同行们才识庸下,爱憎由情,背弃了史学的直书实录原则。 司马迁撰述史记的缘起被归结于司马谈的期望和李陵之祸的刺激。实录和爱憎,在史记中占比对比,是难以把握的。
1 有用 风雨抛人别故国 2024-08-30 05:24:06 加拿大
作者认为伍子胥列传的赞词是司马迁在描述自己的境遇。事实上,在文学领域,这被证实得更早。中岛敦:“他的口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已不再张开,却借鲁仲连的舌端喷出雄烈如火的语言。或者化身伍子胥自抉双眼,或者化身蔺相如怒叱秦王,或者化身燕太子丹泪别荆轲,或者化身楚大夫屈原诉说忧愤。”所谓“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太史公对于“不朽”的追求如蛾扑火。
0 有用 瑶瑶 2023-09-24 22:57:58 北京
历史是一面魔镜
1 有用 imagine 2023-10-05 20:19:25 江苏
杜润德更加注重于《史记》的文学性,和司马迁个人的内心世界,在其所处的时代,瞻望春秋,常怀父训,恰恰形成了司马迁独特的史书风格。一般来论,我们往往会关注史书本身的跨度、内容、褒贬,很少注意到其寄托的内涵、肩担的重任,以《春秋》对比,在寄寓思想和抱负之上,《史记》反而显得含糊不明,文学性的过度倾斜,读来虽然爽快,却不免对其中纰漏心怀芥蒂。当然,这未免有些太苛责司马迁了。我曾经不明白为什么纸笔写就的正史... 杜润德更加注重于《史记》的文学性,和司马迁个人的内心世界,在其所处的时代,瞻望春秋,常怀父训,恰恰形成了司马迁独特的史书风格。一般来论,我们往往会关注史书本身的跨度、内容、褒贬,很少注意到其寄托的内涵、肩担的重任,以《春秋》对比,在寄寓思想和抱负之上,《史记》反而显得含糊不明,文学性的过度倾斜,读来虽然爽快,却不免对其中纰漏心怀芥蒂。当然,这未免有些太苛责司马迁了。我曾经不明白为什么纸笔写就的正史,只能算作第二手史料,嗯,习读至今,算是明白了。 (展开)
0 有用 关天 2024-01-16 22:34:02 辽宁
“中国学者太过关注这个文本可疑的历史准确性,而对其技艺高超的文学特质关注甚少。”可读性很强,重新认识“雄而肆”的太史公很有趣。
1 有用 风雨抛人别故国 2024-08-30 05:24:06 加拿大
作者认为伍子胥列传的赞词是司马迁在描述自己的境遇。事实上,在文学领域,这被证实得更早。中岛敦:“他的口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已不再张开,却借鲁仲连的舌端喷出雄烈如火的语言。或者化身伍子胥自抉双眼,或者化身蔺相如怒叱秦王,或者化身燕太子丹泪别荆轲,或者化身楚大夫屈原诉说忧愤。”所谓“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太史公对于“不朽”的追求如蛾扑火。
1 有用 褐 2024-08-21 11:40:37 浙江
刘知几苦于史馆制度受掣于监修大臣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主张有史才者不入史馆而独撰史书。同时又批评他的前辈和同行们才识庸下,爱憎由情,背弃了史学的直书实录原则。 司马迁撰述史记的缘起被归结于司马谈的期望和李陵之祸的刺激。实录和爱憎,在史记中占比对比,是难以把握的。
0 有用 奇里乞亚 2024-05-06 00:15:08 福建
失望,前言和译后记看看就好了
0 有用 关天 2024-01-16 22:34:02 辽宁
“中国学者太过关注这个文本可疑的历史准确性,而对其技艺高超的文学特质关注甚少。”可读性很强,重新认识“雄而肆”的太史公很有趣。
0 有用 江州穆瑾 2023-11-22 20:53:59 四川
此书翻译真是难说,一开头的常见列维就翻译为乐维了,然后全篇内容实际是对于文学风格的讨论,对于史学研究没太多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