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第一章 初涉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问题初探
第二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一大发现
第三节 试论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
第四节 谈谈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
第五节 商品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六节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形成、发展的再考察
第七节 发展商品经济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八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传统社会形态理论的突破
第二章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
第一节 历史发展“五形态论”质疑——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第二节 对马克思社会形态概念的再考察
第三节 对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概念的再考察
第四节 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生产力前提
第五节 谈谈G.A.科恩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功能解释
第六节 论经济基础的构成
第七节 社会形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评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和“无主体过程论”
第八节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第九节 对我国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再思考
第三章 公平、剥削、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公平观
第二节 道德公平与社会公平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论剥削的“历史正当性”
第四节 也谈“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章 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和“重新理解马克思”的质疑
第一节 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一个主要依据的质疑——重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一段著名论述
第二节 马克思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吗?
第三节 马克思从未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第四节 对俞吾金教授“重新理解马克思”的三点质疑
第五节 “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辨析
第六节 什么是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历史唯物主义?
第七节 质疑俞吾金教授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两个说法
第五章 对历史唯物主义起源问题的再考察
第一节 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初表述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还是在《德法年鉴》?
第二节 《莱茵报》时期使马克思苦恼的“疑问”是什么?
第三节 为什么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其实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第四节 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
结束语 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的缘由、文本依据和方法
附录
一 英文专著《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一书的书评
二 重释历史唯物主义与“回到马克思”——访段忠桥教授
· · · · · · (
收起)
0 有用 红色手稿 2019-04-05 15:24:59
摘录了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其他的没看。
0 有用 小七忽悠 2020-05-03 14:42:55
倒也是有那么些启示
1 有用 流浪者布兰 2011-04-24 19:59:44
凤凰文库出的有些滥了……
1 有用 爱吃冷面 2023-10-18 22:05:34 浙江
作者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文集,反映了作者研究取向和方法路径的变化。作者对分析哲学的学习是其研究的一个分水岭,即第一章与之后几章的差别。第一章是注重现实,问题来源于现实,后几章是马克思等人的文本。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点,所以对问题的解释尽量回归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范畴,这在第三章体现尤为明显。作者的目的是重新建立一个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等人本义的历史唯物论体系,所以分析哲学的方... 作者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文集,反映了作者研究取向和方法路径的变化。作者对分析哲学的学习是其研究的一个分水岭,即第一章与之后几章的差别。第一章是注重现实,问题来源于现实,后几章是马克思等人的文本。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点,所以对问题的解释尽量回归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范畴,这在第三章体现尤为明显。作者的目的是重新建立一个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等人本义的历史唯物论体系,所以分析哲学的方法成了其方法,也是解读文献的利器。但是这也导致作者与现实逐渐分离,得出了一些不符合现实的结论,如用所有制区分阶级。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出色的论文集,作者的诠释较为到位,如果能打破不同论文造成的重复和隔离,形成一本体系化的专著就更好了。 (展开)
0 有用 ོ 2021-06-03 09:18:17
这书一般,体现了一位科亨的学生的孜孜不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