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主要讨论了传统文化如何适应现代社会这一中国文化界的热点话题。在具体内容安排上,作者安排了十个篇章,分别讨论了:传统伦理的价值及转化、伦理与人性、文化、工业文明、自由、民主的关系,提出了建立新伦理所需遵循的原则及模式;为中国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系统观点。
对于传统文化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讨论一直是中国文化界的热点。本书作者从西方16—17世纪以后的历史发展认识到:任何一个古老的文明,如不能使其原有的价值系统、人格结构、生活方式激起创造性的变革,很难完成一个真正茸有自由民主精神的现代化国家,而新伦理的建立又与这一基本的变革息息相关。因而在“精神革命”,这一原始的理念基础上:作者分十章分别讨论了:传统伦理的价值及转化、伦理与人性、文化、工业文明、自由、民主的关系,提出了建立新伦理所需遵循的原则及模式;为中国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提...
(展开全部)
对于传统文化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讨论一直是中国文化界的热点。本书作者从西方16—17世纪以后的历史发展认识到:任何一个古老的文明,如不能使其原有的价值系统、人格结构、生活方式激起创造性的变革,很难完成一个真正茸有自由民主精神的现代化国家,而新伦理的建立又与这一基本的变革息息相关。因而在“精神革命”,这一原始的理念基础上:作者分十章分别讨论了:传统伦理的价值及转化、伦理与人性、文化、工业文明、自由、民主的关系,提出了建立新伦理所需遵循的原则及模式;为中国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系统观点。
韦政通,江苏镇江人,1929年生。哲学家、政论家。曾任大学教授。为“澄社”发起人之一。曾任《中国论坛》编委会召集人。常发表政论文章,颇有政治影响力。主攻中国思想史,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辞典》、《荀子与古代哲学》、《董仲舒》、《伦理思想的突破》、《儒家与现代中国》、《儒家与现代化》、《中国的智慧》、《中国哲学思想批判》、《现代中国儒学的挫折与复兴》、《胡适思想纲要》等二十余种。
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读毕,上下纵谈五千年,其情形则未免过于乐观。传统文明,在思想建构上虽日臻完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相悖相远。这一点日人早已曰过。所谓突破,仍不过是在烂泥中打滚而已。延至今日,所谓核心价值,八荣八耻,上达天听,下及村社,仍不过是旧文明和旧道德的复活和再现。从明季乡约到民国时的联省自治,沟口雄三曾敏锐地抓住这一丝丝脉动,但已属事后诸葛,却很难对现世产生一些真正的意义。
对在现代工业社会中重建中国人伦理整合的思考梳理。最受启发的一点是先生指出要区分传统价值系统的理想层与现实层,后者的社会结构基础一旦坍塌也就自然随之崩溃,但是前者作为普遍的理想原则却仍然可以具备生命力。先生对此特别区分了三纲的现实秩序和五伦的理想原则,认为强调关系对等性的五伦理想实际在传统家族社会中没有办法实现,反倒是在当代社会中也许有实践的机会。非常有意思。
赞!
现代儒家对待传统的态度是——突破
怎么没有走向未来丛书的那版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2篇
> 4人在读
> 31人读过
> 80人想读
订阅关于伦理思想的突破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18-07-17 10:59:55
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读毕,上下纵谈五千年,其情形则未免过于乐观。传统文明,在思想建构上虽日臻完善,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相悖相远。这一点日人早已曰过。所谓突破,仍不过是在烂泥中打滚而已。延至今日,所谓核心价值,八荣八耻,上达天听,下及村社,仍不过是旧文明和旧道德的复活和再现。从明季乡约到民国时的联省自治,沟口雄三曾敏锐地抓住这一丝丝脉动,但已属事后诸葛,却很难对现世产生一些真正的意义。
0 有用 曼 2010-11-22 13:34:53
对在现代工业社会中重建中国人伦理整合的思考梳理。最受启发的一点是先生指出要区分传统价值系统的理想层与现实层,后者的社会结构基础一旦坍塌也就自然随之崩溃,但是前者作为普遍的理想原则却仍然可以具备生命力。先生对此特别区分了三纲的现实秩序和五伦的理想原则,认为强调关系对等性的五伦理想实际在传统家族社会中没有办法实现,反倒是在当代社会中也许有实践的机会。非常有意思。
0 有用 昔日月影 2010-04-25 15:18:43
赞!
0 有用 一灯 2011-12-07 09:50:18
现代儒家对待传统的态度是——突破
0 有用 yang 2011-05-20 17:43:25
怎么没有走向未来丛书的那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