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当代中国法治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就在于法治的专职主义和群众路线这两条路任并行相悖。两条法治路径存理念和实践上的二律背反,构成了当代中国法治进程的基本特点,也构成了《法治的中国道路》研究的问题意识。尽管笔者凌斌当然有着关于中同法治当下现状与未来走向的自己的判断和立场,但是就本书而言,希望提供的不是结论、方案或者关丁特定立场的理沦辩护,而是尽可能细致的分析,尽可能公允的对于不同理念、不同路径和不同选择的内在逻辑与潜在后果的允分呈现。
《法治的中国道路》因此并未刻意化简这一中同法治的基本困境。相反,本书的土旨在于,中国法治道路的内存动力,就在于其基本困境,就在十两种法治理念的对立统一,两条法治路径的二元变奏。因此首要的问题不是急于选定立场,而是尽可能充分呈现这一法治困境的根本性、复杂性与普遍性,呈现这一法治难题的。当代特点和历史渊源。本书因而并木...
(展开全部)
《法治的中国道路》因此并未刻意化简这一中同法治的基本困境。相反,本书的土旨在于,中国法治道路的内存动力,就在于其基本困境,就在十两种法治理念的对立统一,两条法治路径的二元变奏。因此首要的问题不是急于选定立场,而是尽可能充分呈现这一法治困境的根本性、复杂性与普遍性,呈现这一法治难题的。当代特点和历史渊源。本书因而并木给出廉价的解决方案,而是希望强倜和提醒,不论是法治的专职丰义,还是法治的群众路线,不论足专法还是普法,任何极端片面的解决办案,都没能缓解而是加重了当代中国的司法困境干丌法治危机。只有充分认清问题的实质所在和困难所在,才可能止说和解决真止的问题。这当然并不意味着问题会因此变得易于解决。这只是意味着,认清现实,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好有野心的著作,树立法治中国的主体性和正当性,凌老师的书很有想象力,越看到后面越觉得精彩。但专职主义和民本主义之间蹒跚而行的路不是很有说服力,因为还没有祛魅法治二字,说法并非法律能够生产。另外我觉得对秋菊的解释也有点问题,毕竟我前晚才看了电影。
这本还挺好看的。以及前阵的大新闻也不知道最后如何了...
问题的产生,或许不是移植的法治模式不合适,而是从没有试行过那样的法治,如果那个白发老人见到、知道最有权力的人都要不得不服从于法律,其对法律人的信任就产生了,但这和作者提到的立法正当性基础不足一样,是个司法政治问题,不是所谓的法律专职主义能解决的。
从法治既可以强国利民,也可能助纣为虐。历来论者诟病秦国帝制暴政,将之归因于法家和法治,虽不无道理,但亦失之偏颇。法家的最终关怀并非学术,而是实践,因而让法家留意到了西方法治理论未能留意的问题,这就是先秦法家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面对先秦法家思想时,应多一份理解、宽容与尊重。
民本法治的提法颇有新意。有几处瑕疵,略显不那么严谨。 “明旦”这个断句真的是这样的吗?我总觉得是“明,旦”。
> 更多书评 1篇
> 4人在读
> 33人读过
> 107人想读
订阅关于法治的中国道路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Blade King 2014-10-05 08:59:21
好有野心的著作,树立法治中国的主体性和正当性,凌老师的书很有想象力,越看到后面越觉得精彩。但专职主义和民本主义之间蹒跚而行的路不是很有说服力,因为还没有祛魅法治二字,说法并非法律能够生产。另外我觉得对秋菊的解释也有点问题,毕竟我前晚才看了电影。
2 有用 十號風球 2016-09-04 02:50:26
这本还挺好看的。以及前阵的大新闻也不知道最后如何了...
0 有用 周某人 2022-03-11 15:58:43
问题的产生,或许不是移植的法治模式不合适,而是从没有试行过那样的法治,如果那个白发老人见到、知道最有权力的人都要不得不服从于法律,其对法律人的信任就产生了,但这和作者提到的立法正当性基础不足一样,是个司法政治问题,不是所谓的法律专职主义能解决的。
0 有用 吃荤的兔子 2023-08-09 17:34:32 广东
从法治既可以强国利民,也可能助纣为虐。历来论者诟病秦国帝制暴政,将之归因于法家和法治,虽不无道理,但亦失之偏颇。法家的最终关怀并非学术,而是实践,因而让法家留意到了西方法治理论未能留意的问题,这就是先秦法家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面对先秦法家思想时,应多一份理解、宽容与尊重。
0 有用 落夜 2022-12-16 14:36:10 广东
民本法治的提法颇有新意。有几处瑕疵,略显不那么严谨。 “明旦”这个断句真的是这样的吗?我总觉得是“明,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