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因应当代哲学语言中的“世界观”概念,随顺时人普遍的知识结构,随机演绎大乘了义佛教正见,就梁漱溟先生“中国文化最大问题,乃在个人之永不被发现”的问题,做“一人一世界”之终极发挥,突破“唯物壁垒”,唤醒生命主体认知,弥扩儒道更广阔之生命空间,以大乘“佛教世界观”,直接契证“人文佛教”,经由大乘佛法意趣直接构筑“佛教人生观、佛教价值观”,推动当代佛教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复苏”与“落地”。
作者简介 · · · · · ·
明贤法师:北海洋院住持,大陆汉传佛教“人文佛教”修行法系建立者,禅门法眼、沩仰、临济、云门、曹洞五家法脉一花五葉传人。十八岁于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上弥下光长老座下披剃出家。十九岁与上仁下德长老座下受具,参禅,兼习三语系诸佛教圣籍,进修佛教造像及中观。二十六岁应江西省佛学院聘请为讲师兼教研主任,继任后堂,次年受邀兼职庐山东林大佛艺术监理,任常住西堂。三十三岁作为大陆佛教代表与台湾慧在法师历时近半年完成“重走玄奘大师西行之路西行任务。三十六岁于北京大学讲授《入中论未名疏》《佛宝论》《法宝论》《僧宝论》《佛教世界观》《禅宗涅槃偈》等专著。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一人一世界”的世界观
第二章 所见不同决定法无自性
第三章 无情不能被混淆为有情
第四章 “环境与生命无关”的世界观
第五章 四大、五蕴无自性,实有世界非实有
第六章 由破“四生”到“无生”确定“缘起而生”
· · · · · · (更多)
第二章 所见不同决定法无自性
第三章 无情不能被混淆为有情
第四章 “环境与生命无关”的世界观
第五章 四大、五蕴无自性,实有世界非实有
第六章 由破“四生”到“无生”确定“缘起而生”
· · · · · · (更多)
第一章 “一人一世界”的世界观
第二章 所见不同决定法无自性
第三章 无情不能被混淆为有情
第四章 “环境与生命无关”的世界观
第五章 四大、五蕴无自性,实有世界非实有
第六章 由破“四生”到“无生”确定“缘起而生”
第七章 凡夫、罗汉和菩萨“不可跨越”的三重境界
第八章 小乘与唯识的世界观
第九章 大乘中观的世界观
第十章 世界没有始终,只有辗转相寄
第十一章 世界没有断灭,故而没有末日
第十二章 了解灾难本质需理解佛教“三法印”
第十三章 为破凡夫实执,直接契入圣境而谈世界无始无终
第十四章 净土在凡夫面前到底是有还是无
第十五章 净土与浊世不冲突
第十六章 探讨各类世界观的真实目的
第十七章 须弥四洲与宇宙银河不冲突
第十八章 佛教世界观与科学不冲突
第十九章 信仰更高超、科学更发达
第二十章 随许暂时世俗,确定究竟世俗为空性
第二十一章 从佛教世界观看世界文明的格局
第二十二章 佛教世界观的传统文化依据
第二十三章 佛教世界观指导下的禅宗态度
第二十四章 圣人可否来到人间
第二十五章 人文佛教
第二十六章 佛教世界观指导下的人生观
第二十七章 佛教世界观的正受
· · · · · · (收起)
第二章 所见不同决定法无自性
第三章 无情不能被混淆为有情
第四章 “环境与生命无关”的世界观
第五章 四大、五蕴无自性,实有世界非实有
第六章 由破“四生”到“无生”确定“缘起而生”
第七章 凡夫、罗汉和菩萨“不可跨越”的三重境界
第八章 小乘与唯识的世界观
第九章 大乘中观的世界观
第十章 世界没有始终,只有辗转相寄
第十一章 世界没有断灭,故而没有末日
第十二章 了解灾难本质需理解佛教“三法印”
第十三章 为破凡夫实执,直接契入圣境而谈世界无始无终
第十四章 净土在凡夫面前到底是有还是无
第十五章 净土与浊世不冲突
第十六章 探讨各类世界观的真实目的
第十七章 须弥四洲与宇宙银河不冲突
第十八章 佛教世界观与科学不冲突
第十九章 信仰更高超、科学更发达
第二十章 随许暂时世俗,确定究竟世俗为空性
第二十一章 从佛教世界观看世界文明的格局
第二十二章 佛教世界观的传统文化依据
第二十三章 佛教世界观指导下的禅宗态度
第二十四章 圣人可否来到人间
第二十五章 人文佛教
第二十六章 佛教世界观指导下的人生观
第二十七章 佛教世界观的正受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中国人是易于服从的,没有力量让我们在各种服从中独立地建立起生命的自觉。为什么最讲究生命学问的国度,人们连自己的生命都发现不了?这令人深感悲哀,更需要改变。只有当生命主体意识被唤醒,我们才不会被物化的世界所奴役。确定“一人一世界”的世界观,并在世界演变的过程中确定生命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一人一世界”的世界观 -
外境多数属于我们与生俱来的习气的范畴,是属于深层心理投影在外面所产生的现象。而通常所说的“心”多数以烦恼为结构,所以我们现在虽然认为有“我”,但这个“我”是很粗大的,而更细微的“我”是深层的心理,感觉不到。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佛教世界观·笔记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佛教世界观"的人也喜欢 · · · · · ·
佛教世界观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太好的书,值得细读!
这本书太精彩了!把佛教的基本世界观以切合实际的文字阐述得平实易懂,特别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及思维方式,细读后让人茅塞顿开,很多烦恼烟消云散。书中的“ 一人一世界”,“环境与生命息息相关”, 由破“四生”到“无生”确定“缘起而生” ,每个主题都深入浅出,将佛理结合着...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绝版书、禁书(第一阶梯) (向山海而行)
- 佛一佛 (南瓜扶手)
- 书 (豆友trzVFim4hY)
- 遥望阁 (扶摇)
- 宗教 (隐名)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佛教世界观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柴火 2023-11-15 22:20:18 北京
十方空无异,众生起分别
1 有用 啊啊啊啊领 2023-01-16 09:04:37 北京
一人一世界
10 有用 静静 2023-08-09 22:19:37 河北
说通俗易懂的那个大哥不简单~我基本没看懂……
0 有用 重度好奇喵 2024-11-12 21:05:16 四川
前面依然在铺陈引导,结合吕的略讲一起看。先格局,后细节
1 有用 桠杈 2023-03-08 22:31:56 广东
这也太好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