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是一项有关中国式“在家上学”R学堂的个案研究。中国式“在家上学”是指除本义外,以学堂、私塾形式存在的小型学校,亦有人称之为“现代私塾”,它别于中国传统私塾和国外通常意义上的在家上学。随着社会的发展,适应工业时代的大规模、集中化、标准化的教育正逐渐被个性化、全面发展的教育所替代。这是世界的整体趋势,也是中国未来的教育趋势,中国式“在家上学”是对这种趋势和需求的反映之一。
任杰慧,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中学高级教师,重庆文理学院副教授。
选题有趣 论述也挺真诚的 一份研究不一定要穷尽所有的真理 但能做出贡献就好~ 180717@深圳图书馆 补:看到留言说的信息保护,就学术规范来说确实有待加强,文中这样的“保护”,只能说作者是希望被知道的。另外,这份研究所用的框架,其实不能真的算框架,太大了,以至于无法给以更多的指导。
因为标题和前半本书作者对研究对象的定义并没有说明白的缘故,我和社科的小伙伴一路吐槽(当然,本科菜兔子也学到了很多,不管是值得借鉴的,还是警示我的)。 本来想给四星的,但一是所谓“历史教育人类学”的理论“创新”——似乎是硬塞的,不就是高中教材马理论的“扬弃”嘛qwq;二是田野材料在书中的呈现不好,大段的访谈直接扔,和分析的交互不强,理论的植入也太散太零碎——不是自然生长过去的感觉(同时期还在读的是项... 因为标题和前半本书作者对研究对象的定义并没有说明白的缘故,我和社科的小伙伴一路吐槽(当然,本科菜兔子也学到了很多,不管是值得借鉴的,还是警示我的)。 本来想给四星的,但一是所谓“历史教育人类学”的理论“创新”——似乎是硬塞的,不就是高中教材马理论的“扬弃”嘛qwq;二是田野材料在书中的呈现不好,大段的访谈直接扔,和分析的交互不强,理论的植入也太散太零碎——不是自然生长过去的感觉(同时期还在读的是项飚的《全球“猎身”》,就对比太明显了qwq)。 希望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能在不(那么)折磨读者的同时,如菲菲老师所言:写自己喜欢的,把自己写爽了,写高兴了! (展开)
老师的博士论文。。
比较一般,很多大白话,分析也不透彻。
此书除了系统论述了中国式在家上学,还讨论了新教育的误读和中产阶层的教育焦虑,对中外高考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值得家长、老师和教育研究者阅读研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1篇
> 2人在读
> 24人读过
> 69人想读
订阅关于中国式在家上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穆穆 2018-07-18 10:12:43
选题有趣 论述也挺真诚的 一份研究不一定要穷尽所有的真理 但能做出贡献就好~ 180717@深圳图书馆 补:看到留言说的信息保护,就学术规范来说确实有待加强,文中这样的“保护”,只能说作者是希望被知道的。另外,这份研究所用的框架,其实不能真的算框架,太大了,以至于无法给以更多的指导。
1 有用 Lady Ci 2022-11-15 00:44:08 四川
因为标题和前半本书作者对研究对象的定义并没有说明白的缘故,我和社科的小伙伴一路吐槽(当然,本科菜兔子也学到了很多,不管是值得借鉴的,还是警示我的)。 本来想给四星的,但一是所谓“历史教育人类学”的理论“创新”——似乎是硬塞的,不就是高中教材马理论的“扬弃”嘛qwq;二是田野材料在书中的呈现不好,大段的访谈直接扔,和分析的交互不强,理论的植入也太散太零碎——不是自然生长过去的感觉(同时期还在读的是项... 因为标题和前半本书作者对研究对象的定义并没有说明白的缘故,我和社科的小伙伴一路吐槽(当然,本科菜兔子也学到了很多,不管是值得借鉴的,还是警示我的)。 本来想给四星的,但一是所谓“历史教育人类学”的理论“创新”——似乎是硬塞的,不就是高中教材马理论的“扬弃”嘛qwq;二是田野材料在书中的呈现不好,大段的访谈直接扔,和分析的交互不强,理论的植入也太散太零碎——不是自然生长过去的感觉(同时期还在读的是项飚的《全球“猎身”》,就对比太明显了qwq)。 希望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能在不(那么)折磨读者的同时,如菲菲老师所言:写自己喜欢的,把自己写爽了,写高兴了! (展开)
0 有用 讨厌想昵称 2020-12-05 20:30:43
老师的博士论文。。
1 有用 星俊野 2023-01-25 12:44:32 黑龙江
比较一般,很多大白话,分析也不透彻。
1 有用 文化人类学 2017-05-06 03:08:17
此书除了系统论述了中国式在家上学,还讨论了新教育的误读和中产阶层的教育焦虑,对中外高考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值得家长、老师和教育研究者阅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