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海上航路将被海洋分隔开的大陆连接起来。与陆地上的道路不同,每次航行时,海上航路都有可能如同海市蜃楼般消失不见。没有可靠航海图的海洋航行,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一样充满了危险。于是,航海图成为人们驶往新世界的必备工具。
航海图的诞生是人类俯瞰世界的尝试。与航海图相伴的一次次神奇发现之旅,也是人类不断探索世界、拓展认知边界、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本书以航海图为针,海上航路为线,将分散在各处的零散的、孤立的历史织成一部动态的、完整的、相互呼应的世界历史,描绘了从单一世界到复合世界的演进历程。
------------------------
【编辑推荐】
1.有用:媲美《极简欧洲史》的崭新世界通史,秒懂现代世界的形成,快速搭建知识体系,拓展认知边界。
相比不遗巨细的大部头,这本200多页的世界史,轻松好读不晦涩,涵盖大航海、新技术的应用、交通网的形成、三个世...
海上航路将被海洋分隔开的大陆连接起来。与陆地上的道路不同,每次航行时,海上航路都有可能如同海市蜃楼般消失不见。没有可靠航海图的海洋航行,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一样充满了危险。于是,航海图成为人们驶往新世界的必备工具。
航海图的诞生是人类俯瞰世界的尝试。与航海图相伴的一次次神奇发现之旅,也是人类不断探索世界、拓展认知边界、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本书以航海图为针,海上航路为线,将分散在各处的零散的、孤立的历史织成一部动态的、完整的、相互呼应的世界历史,描绘了从单一世界到复合世界的演进历程。
------------------------
【编辑推荐】
1.有用:媲美《极简欧洲史》的崭新世界通史,秒懂现代世界的形成,快速搭建知识体系,拓展认知边界。
相比不遗巨细的大部头,这本200多页的世界史,轻松好读不晦涩,涵盖大航海、新技术的应用、交通网的形成、三个世界的连接、思想观念的转变等关键节点,帮助读者快速搭建知识体系,拓展认知边界,是上班族上下班路上、旅途、休闲的好伴侣,更是大中学生课堂之外的知识营养源。
2.有料:冒险故事串联起单一世界到复合世界的进化历程,生动刺激不单调,满足读者娱乐化、长知识的需求。
“为了找到亚洲,我也是操碎了心”“一张航海图霸占全世界”“食盐变黄金,这不是神话”……发现新世界的阴差阳错与生死之别、新旧世界的矛盾冲突、不同利益集团煞费心机的竞赛,以及地理、气象、天文、数学等众多学科硬知识融合在命悬一线的探险故事中,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满足读者娱乐化、长知识、求刺激的多重心理。
3.新鲜:从陆地走向海洋,俯瞰地球,从航海图角度讲世界史,视角与众不同。
航海图的出现,是人类首次俯瞰世界的尝试,把人类头脑里想象的世界变为现实。以往的世界史偏向以陆地为中心叙事,本书选择立足海洋,从航海图这个少有人关注的角度讲述不同地域的、被海洋割裂的世界是怎么连结为一个整体的,不同地区的人们又是怎么从毫无联系变成现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的。
4.有内涵:表面写大航海与世界史,实则探究人类对地球的再发现。
航海图的诞生与完善,不仅记录了海上航线的开拓,更是人类对地球一次次再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新大陆被发现、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资本主义的基础得以奠定、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启。
5.有范儿:20多幅精美地图真实还原人类探索世界、突破思想禁锢的点滴脚步;封面书名组成一艘帆船,若隐若现地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穿越迷茫、晦暗和明朗,寻找着未曾被发现的彼岸;别人都不知道的冷知识,我知道。
------------------------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美]约翰·R.麦克尼尔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美]丽贝卡·D. 科斯塔
08《1913,一战前的世界》[英]查尔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 精装)[美]悉达多·穆克吉
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
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美]伊斯特万·迪克
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
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 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15《瘟疫与人》[美]威廉·麦克尼尔
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美]威廉·麦克尼尔
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
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平装 精装)[美]戴维·伍顿
19《内战:观念中的历史》 [美]大卫·阿米蒂奇
20《第五次开始》 [美]罗伯特·L.凯利
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精装 平装)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22《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英]马克·马佐尔
23《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开创一个理想世界》[荷]罗杰·布雷格曼
24《民粹主义大爆炸:经济大衰退如何改变美国和欧洲政治》 [美]约翰·朱迪斯
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纪念版)》(平装 精装) [英]理查德·道金斯
26《权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1945》 [美]入江昭
27《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 [美] S. N. 艾森斯塔特
28《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美]尼尔·波兹曼
29《从丹药到枪炮:世界史上的中国军事格局》 [美]欧阳泰
30《起源:万物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31《为什么不平等至关重要》 [美]托马斯·斯坎伦
32《认知工具:文化进化心理学》 [美]塞西莉亚·海斯
33《简明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美]威廉·麦克尼尔等主编
34《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 [美]托马斯·M.尼克尔斯
35《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修订版)》 [荷]弗雷德·斯皮尔
36《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
37《历史性的体制》[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8《希罗多德的镜子》[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9《出发去希腊》[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40《灯塔工的休息室》[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41《从航海图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日]宫崎正胜
42《人类的旅程:基因的奥德赛之旅》[美]斯宾塞·韦尔斯
43《西方的困局:欧洲与美国的当下危机》[德]海因利希·奥古斯特·温克勒
44《没有思想的世界:科技巨头对独立思考的威胁》[美]富兰克林·福尔
45《锥形帐篷的起源:思想如何进化》[英]乔尼·休斯
……后续新品,敬请关注……
作者简介 · · · · · ·
[日]宫崎正胜,1942 年生于东京都,日本历史学家。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文学部史学科,专门从事近代早期的文明交流研究工作和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曾任东京都立三田高等学校、东京都立九段高等学校、筑波大学附属高等学校教师,讲授世界史,后任筑波大学讲师、北海道教育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中央教育审议会社会·地理历史·公民部会专门委员。十多年来,宫崎正胜一直在日本NHK 电视台从事世界史讲座,致力于历史普及事业。已出版《航海图的世界史》《海上世界历史》《郑和的南海大远征》《世界全史》《霸权的世界史》《简明世界经济史》等多部著作,有些已经多次再版。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构成地球的三个“世界”
一、世界地图、海图与地图
二、从“单一世界”到由“海上航线”连接的复合世界
第二章 俯瞰“第一世界”的“托勒密的世界地图”
一、对描绘世界充满热情的古希腊人
· · · · · · (更多)
第一章 构成地球的三个“世界”
一、世界地图、海图与地图
二、从“单一世界”到由“海上航线”连接的复合世界
第二章 俯瞰“第一世界”的“托勒密的世界地图”
一、对描绘世界充满热情的古希腊人
二、因求知欲而诞生的世界地图
三、托勒密描绘的世界
四、在伊斯兰大商业圈中复苏的世界地图
五、走进郑和海图的世界地图
第三章 支撑大航海时代的波特兰海图
一、利用指南针进行的海上航行法与新海图
二、被印刷术复活的“托勒密的世界地图”
三、令欧洲觉醒的亚洲新信息
四、用波特兰海图挑战大西洋的葡萄牙
五、改变世界历史的好望角
六、走上正轨的印度航线
第四章 “第二世界”的形成
一、支持哥伦布的加那利群岛
二、将“第二世界”误认为亚细亚的错觉
三、挽救海图错误的季风
四、15 世纪90 年代一举开拓的“第二世界”
五、被葡萄牙与西班牙东西分割的大西洋
六、令“第二世界”出现在世界地图上的瓦尔德塞弥勒
七、从加勒比海开始的南美洲变迁
八、白银连接起来的新大陆与欧洲
九、被描绘在海图与地图上的北美洲
第五章 姗姗来迟的“第三世界”
一、探明太平洋轮廓的麦哲伦
二、突然出现的“第三世界”
三、命悬一线的航海与成果
四、定期化的马尼拉·盖伦贸易
五、从“第三世界”的主航线流入亚洲的银元
第六章 将三个世界确定下来的佛兰德海图
一、改变世界海洋的荷兰
二、鲱鱼、造船与佛兰德海图
三、开拓新时代的墨卡托绘图法
四、奥特里斯《世界的舞台》对世界面貌的改革
五、金银岛揭示的“第三世界”北部海域
六、从“世界地图”上消失的“未知的南方大陆”
第七章 英国海图与一体化的世界
一、科学时代与精密化的地图和海图
二、加勒比海域的砂糖与工业革命
三、将“第三世界”海图化的詹姆斯·库克
四、基于系统性测量的英国海图
五、改变大西洋到亚细亚航线的苏伊士运河
六、创造“第三世界”开拓浪潮的马汉
七、两次世界大战与海图共享的时代
后记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从航海图到世界史"试读 · · · · · ·
在世界史中,“海图”(chart)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虽然这样的说法听起来有些夸大其词,但是请仔细地想一想,那些被描绘在羊皮纸和纸片上的海图,完全改变了人类固有的以地面为基准的视角,它们是使人们意识到要从宏观角度观察地球的特殊地图。 原本诞生于陆地之上的文明,之所以无法认识整个地球,就是因为被占地表70% 的海洋所阻碍。如果不开拓海洋上的航线,就无法将遥远分离的..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大航海时代的先驱者,是毗邻大西洋的人口只有大约100万的小国葡萄牙。葡萄牙之所以如此积极地前往非洲西岸,是因为他们被长期的粮食不足所困扰。葡萄牙在1414年举全国之力向直布罗陀海峡对岸的摩洛哥都市休达发动了一次远征。休达位于横跨撒哈拉沙漠的交易路线的终点,因为聚集了大量西苏丹产出的黄金而闻名于世。被长期粮食不足所困扰的葡萄牙人,企图夺取休达的黄金。但是,他们这次远征却以失败告终。因为伊斯兰势力过于强大,所以葡萄牙人认识到想要越过直布罗陀海峡抵达摩洛哥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葡萄牙人只能沿着非洲西岸南下寻找抵达西苏丹的道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四、用波特兰海图挑战大西洋的葡萄牙 -
准确测量子午线是法国人最引以为做的成就之一。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重视理性的启蒙思想促使法国人尝试对世界进行重新认识。1791年、法国国民议会规定从极点到赤道的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为米。现在世界范围内最普及的长度计量单位“米”,就是基于法国成熟的科学地球观制定的。在1919年举办的国际航海会议上,正式确定将“米”作为标准长度计量单位采用。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科学时代与精密化的地图和海图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从航海图到世界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从航海图到世界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从航海图到世界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 条 )


远方的大海一定是最棒的天堂

下一张地图会在哪里?
> 更多书评 27篇
论坛 · · · · · ·
和2014年出版的《航海图的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 | 来自佳山 | 2019-12-12 15:21:2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中信出版社 (2014)7.7分 264人读过
-
新潮社 (2012)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9 (普照)
- 阶梯阅读书目第一期 (白宇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2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从航海图到世界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秋山雪見🍁 2023-01-19 18:26:11 福建
梳理论述顺畅的航海史+交流史,将世界海域分为三大区域,从航海图制图与航海的历史出发,联系各区域在航海技术发展中的过程与联系。但多多少少还是缺席了许多重要的因素与区域
0 有用 不惑之海 2021-01-07 23:24:29
优点是浅显易懂,缺点是缺乏深度。
0 有用 自得其乐的刺猬 2022-02-17 14:32:14
干货十足! 从航海图的角度展示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 结构清晰 故事线也很生动有趣
1 有用 ladyfolly 2022-04-03 19:54:00
本来担心自己地理知识太贫乏,不过读起来很有趣不会枯燥,提及的一些史料很有意思,比如原来罗马军队在迦太基撒盐是效仿亚历山大在腓尼基的港口推罗撒盐。一部由海图串联起来的探险史和殖民史,其中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发现和贸易往来扩张的部分最好看
1 有用 过期了 2022-12-08 01:05:40 江苏
海图多附上一些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