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民俗学(包括古代文献、历史民俗、节庆调查)【1】 (南池子)
- 雅吟斋。 (若雪)
- “时间”的概念 (ruccy)
- 人类学、历史学与中国社会 (王芳辉2013)
- 中国古典小说与历史、文化、宗教、民俗 (Lightsag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岁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琴斋书话 2019-05-05 23:11:04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我们得以保卫自己;祀,我们得以明确岁时的变化。在我们学会了度量时间之后,就可以驯服土地,发展农业,文明也因此孕育。“岁时”是中国人创造的时间分隔的独特方式,我们由此来从容面对斗转星移和日夜更替。 岁,木星也。越历二十八,宣遍阴阳,十二月一次。人们用岁来代指祭祀。时,自然季节也。把人为的祭祀和自然的时间体验结合,便成了中国人的时间体系的代名词。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我们...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我们得以保卫自己;祀,我们得以明确岁时的变化。在我们学会了度量时间之后,就可以驯服土地,发展农业,文明也因此孕育。“岁时”是中国人创造的时间分隔的独特方式,我们由此来从容面对斗转星移和日夜更替。 岁,木星也。越历二十八,宣遍阴阳,十二月一次。人们用岁来代指祭祀。时,自然季节也。把人为的祭祀和自然的时间体验结合,便成了中国人的时间体系的代名词。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我们生活中的时节感越来越弱。好在我们还有那些祖先留下来的节日。帮我们标记岁时变化。 这本《岁时》是一本讲古代中国人的时间体验的书。全书分为溯源篇和鸟瞰篇。溯源篇把中国传统社会的时间表述——岁时,置于民俗形态中,揭示了岁时观念的产生,影响和它的意义。鸟瞰篇讲述了中国的十四个传统节日的来源、演变和文化内涵 (展开)
0 有用 duckmon 2010-01-09 12:20:58
中国人的时历,中国人的风俗
0 有用 林雨 2019-03-08 15:37:47
节气节日民俗的发展与演化,薄薄的小书,内容却挺丰富的。
0 有用 鸿音 2014-01-09 23:43:30
怒赞!
0 有用 Cecilia 2018-05-24 23:46:32
中国传统节日节气的由来、历史发展,节日的世俗、娱乐性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