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孔子家语》,现存十卷四十四篇,是一部详细记录孔子与其弟子之间问答行事的典籍,保留了大量《论语》未曾收录的文献,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此次推出的《孔子家语校注》,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以同文书局本、玉海堂本、《四库全书》本、《四部备要》本、《百子全书》本为校本,除了将王肃注全部吸收外,还对一些重要人物、历史事件、疑难字词等予以简要注释。书末附有几篇重要的序跋,供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 · · · · ·
高尚举,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已经退休,长期致力于孔儒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编著有《论语歧解辑录》,点校整理有《论语义疏》《曾子辑校》等。
张滨郑,山东青州人,现为齐鲁理工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儒家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张燕,河南驻马店人,现任齐鲁理工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字学、齐鲁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目录 · · · · · ·
前言
孔子家语卷第一
相鲁第一
始诛第二
王言解第三
大婚解第四
儒行解第五
问礼第六
五仪解第七
孔子家语卷第二
致思第八
三恕第九
好生第十
孔子家语卷第三
观周第十一
弟子行第十二
贤君第十三
辩政第十四
孔子家语卷第四
六本第十五
辩物第十六
哀公问政第十七
孔子家语卷第五
颜回第十八
子路初见第十九
在厄第二十
入官第二十一
困誓第二十二
五帝德第二十三
孔子家语卷第六
五帝第二十四
执辔第二十五
本命解第二十六
论礼第二十七
孔子家语卷第七
观乡射第二十八
郊问第二十九
五刑解第三十
刑政第三十一
礼运第三十二
孔子家语卷第八
冠颂第三十三
庙制第三十四
辩乐解第三十五
问玉第三十六
屈节解第三十七
孔子家语卷第九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本姓解第三十九
终记解第四十
正论解第四十一
孔子家语卷第十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
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
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
附録
孔子家语后序
孔子家语后孔安国序
孔子家语序
孔子家语后序
毛晋题识
何孟春题识
刘世珩题识
· · · · · · (收起)
孔子家语卷第一
相鲁第一
始诛第二
王言解第三
大婚解第四
儒行解第五
问礼第六
五仪解第七
孔子家语卷第二
致思第八
三恕第九
好生第十
孔子家语卷第三
观周第十一
弟子行第十二
贤君第十三
辩政第十四
孔子家语卷第四
六本第十五
辩物第十六
哀公问政第十七
孔子家语卷第五
颜回第十八
子路初见第十九
在厄第二十
入官第二十一
困誓第二十二
五帝德第二十三
孔子家语卷第六
五帝第二十四
执辔第二十五
本命解第二十六
论礼第二十七
孔子家语卷第七
观乡射第二十八
郊问第二十九
五刑解第三十
刑政第三十一
礼运第三十二
孔子家语卷第八
冠颂第三十三
庙制第三十四
辩乐解第三十五
问玉第三十六
屈节解第三十七
孔子家语卷第九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本姓解第三十九
终记解第四十
正论解第四十一
孔子家语卷第十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
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
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
附録
孔子家语后序
孔子家语后孔安国序
孔子家语序
孔子家语后序
毛晋题识
何孟春题识
刘世珩题识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新編諸子集成續編(共33册),
这套丛书还有
《意林校释(全2册)》《新序校释》《中論解詁》《论衡校读笺识》《山海经广注》
等
。
喜欢读"孔子家语校注"的人也喜欢 · · · · · ·
孔子家语校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转】宋立林:太宰纯增注《孔子家语》校点本前言
《孔子家语》,是记载孔子及孔门弟子言行的重要典籍,但是其命运,与同类的《论语》真可谓有天壤之别。其命运可谓多舛,其身份甚至也屡遭质疑,清代尤其是民国以来的学者提到它,往往径以“伪书”视之。《家语》为伪书,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似乎是“铁板钉钉”的事,容不得任何...
(展开)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4 )
-
中华书局 (2022)7.9分 157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9)8.2分 121人读过
-
齐鲁书社 (2009)7.2分 75人读过
-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7.4分 2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购书预备役 (務-虛-眞-人)
- 我的书架之哲学、思想类书籍 (巴洛克)
- 学稗存目(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相关) (一笑阁主人)
- 古文闲观 (芮)
- 2021 (疯清扬)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孔子家语校注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阿斯特里昂的家 2021-11-17 20:19:58
槽多无口,绝不可用。
1 有用 网上冲浪爱好者 2023-03-09 04:53:30 上海
随便翻了一下,基本上没咋做注释。要读的话还是不能用。
0 有用 王敬轩 2023-09-10 00:32:54 江苏
销毁吧。
16 有用 仙林野人 2022-03-30 16:01:56
所據底本為四部叢刊本,然四部叢刊本本據黃魯曾本而來,黃本不難得見,既已參校儒藏本,為什麼不學習儒藏點校本以黃本為底本呢?又其所用校本,四庫本和四部備要本均據汲古閣本而來,兩書新增訛誤均不少,而汲古閣本今日亦不難得見,為什麼不願意以汲古閣本作校本呢?用百子全書本做校本又屬實不必,不知所用之由,而且《家語》一書清人批校不少,也應參考才是。估計作者所選底本和校本純是據手頭方便易檢而來。注就不談了,現在的... 所據底本為四部叢刊本,然四部叢刊本本據黃魯曾本而來,黃本不難得見,既已參校儒藏本,為什麼不學習儒藏點校本以黃本為底本呢?又其所用校本,四庫本和四部備要本均據汲古閣本而來,兩書新增訛誤均不少,而汲古閣本今日亦不難得見,為什麼不願意以汲古閣本作校本呢?用百子全書本做校本又屬實不必,不知所用之由,而且《家語》一書清人批校不少,也應參考才是。估計作者所選底本和校本純是據手頭方便易檢而來。注就不談了,現在的注基本都是災難,還不如拿《成書考》加古籍庫自己找更實在……(啊對,如果作者參考了《成書考》或許這書質量還能再高些?過錄一遍也行啊,感觉近年来的古籍整理是越来越灾难了) (展开)
1 有用 妄續幽冥之錄 2024-09-25 11:54:25 山东
这样的校注,不搞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