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关于法学学习与本书的若干前言说明
第1章 法学学习:既不无聊, 也非前途黯淡!/ 003
第2章 本书的理念 / 007
第二部分 法治国刑法的基础
第3章 刑法是法的局部领域 / 011
第4章 实体刑法、刑事诉讼法、刑事执行与监狱执行 / 016
· · · · · ·
(
更多)
第一部分 关于法学学习与本书的若干前言说明
第1章 法学学习:既不无聊, 也非前途黯淡!/ 003
第2章 本书的理念 / 007
第二部分 法治国刑法的基础
第3章 刑法是法的局部领域 / 011
第4章 实体刑法、刑事诉讼法、刑事执行与监狱执行 / 016
一、实体刑法 / 016
二、刑事诉讼法 / 016
三、刑事执行与监狱执行 / 019
第5章 犯罪的实证方面:犯罪学与刑事侦查学 / 021
一、犯罪学 / 021
二、刑事侦查学 / 022
第6章 刑事政策 / 023
第7章 刑法的法源 / 024
一、概览 / 024
二、《刑法典》的结构 / 025
第8章 国家刑罚的正当性 / 027
一、安全是国家的任务———保护义务理论 / 027
二、刑法是法益保护与法恢复的工具 / 029
三、刑罚的目的(刑罚理论)/ 032
第9章 制裁理论的基础 / 046
一、矫正与保安处分 / 046
二、刑罚 / 048
三、量刑 / 051
四、刑事诉讼法中的制裁 / 054
第10章 作为刑罚限制法的刑法 / 056
一、刑法是“公民刑法” / 056
二、刑法的保障功能 / 057
第11章 德国刑法的适用范围、刑法的欧洲化、国际刑法 / 062
一、德国刑法的适用范围 / 062
二、刑法的欧洲化 / 067
三、国际刑法 / 075
第三部分 犯罪要件概览
第12章 犯罪构造 / 083
一、考查阶层 / 083
二、评价阶层: 不法(构成要件符合性与违法性)与罪责之间的区分 / 084
第13章 作为行为的犯罪 / 087
一、不同的行为概念 / 087
二、行为在犯罪构造中的相关性 / 093
第14章 构成要件符合性 / 096
一、构成要件的功能 / 096
二、客观构成要件与主观构成要件的区分 / 097
三、客观的处罚条件 / 098
四、犯罪类型 / 099
第15章 违法性 / 110
一、作为容许规范的正当化事由 / 110
二、单个正当化事由(概览) / 111
三、正当化的实质原则 / 112
四、正当化事由的结构 / 113
第16章 罪责 / 115
一、罪责原则(=罪责基本原则) / 115
二、罪责概念的内容 / 116
三、罪责非难的“内在根据” / 117
四、排除罪责事由与宽恕罪责事由 / 119
第17章 处罚的其他要件 / 121
一、属人的刑罚排除事由 / 121
二、属人的刑罚撤销事由 / 122
三、诉讼程序要件 / 122
第18章 特殊量刑规定 / 124
第四部分 刑法鉴定报告
第19章 鉴定报告写作技巧 / 129
一、撰写法律鉴定报告的一般提示 / 129
二、引导性语句 / 131
三、涵摄方法(“鉴定报告文体”) / 132
第20章 对刑法条文的解释 / 137
一、文义解释 / 138
二、历史解释 / 140
三、体系解释 / 141
四、目的解释 / 142
五、合宪性解释 / 142
六、遵循法定刑的解释 / 143
第五部分 侵犯生命与身体完整性的犯罪(分论)
第21章 侵犯生命的犯罪 / 147
一、犯罪构成要件的体系 / 147
二、人的生命的起始与结束 / 151
三、杀人犯罪详解 / 154
第22章 侵犯身体完好性的犯罪 / 196
一、条文体系 / 196
二、身体伤害犯罪详解 / 198
三、承诺———《刑法典》第228条 / 219
四、医疗手术 / 222
五、参与斗殴罪(《刑法典》第231条) / 224
第六部分 刑法总论
第23章 因果关系与结果的客观归属 / 233
一、因果关系 / 235
二、客观归属理论 / 245
第24章 主观构成要件、故意与构成要件错误 / 305
一、基础 / 305
二、特殊的主观不法要素 / 306
三、故意 / 307
四、构成要件阶层中的错误情形 / 327
第25章 违法性 / 350
一、正当化事由在主权(hoheitlich)行为范围内的适用性 / 350
二、主观正当化要素 / 352
三、容许构成要件错误 / 357
四、正当化的紧急避险 / 363
五、正当化的义务冲突 / 380
六、紧急防卫(《刑法典》第32条) / 387
七、《民法典》第229条与第230条规定的自助权 / 414
八、承诺、推定承诺与假设承诺 / 416
九、惩戒权与教育权 / 434
十、拘捕权(《刑事诉讼法》第127条第1款) / 438
第26章 罪责 / 443
一、罪责能力 / 443
二、不法意识(《刑法典》 第17条) / 462
三、宽恕罪责的紧急避险(《刑法典》第35条) / 469
四、紧急防卫过当(《刑法典》第33条) / 481
五、法律没有规定的宽恕罪责事由 / 490
第27章 正犯与共犯 / 495
一、正犯与共犯的界分 / 495
二、正犯的形式 / 502
三、共犯 / 535
第28章 可罚的预备、未遂与中止 / 573
一、可罚的预备行为(《刑法典》第30条及以下) / 573
二、未遂 / 584
三、中止(《刑法典》第24条) / 625
第29章 不真正不作为犯 / 667
一、基础与构造 / 667
二、真正不作为犯与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区分 / 668
三、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分 / 670
四、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 / 674
五、不真正不作为犯中的违法性 / 704
六、不真正不作为犯中的罪责 / 705
七、不真正不作为犯中的正犯与共犯 / 706
八、不真正不作为犯中的未遂与中止 / 713
第30章 过失犯罪 / 722
一、基础 / 722
二、过失可罚性的要件 / 724
第31章 竞合理论 / 736
一、竞合理论的意义与目的 / 736
二、犯罪单数(第52条)、犯罪复数(第53条)与法条单数 / 737
三、竞合考查的定位与构造 / 738
四、行为单数与行为复数的区分 / 740
五、犯罪单数与犯罪复数 / 758
六、法条单数 / 759
七、竞合考查概览 / 770
八、犯罪事实不清时发生竞合的犯罪构成要件 / 771
“案例与问题”的答案提示 / 781
关键词目录 / 810
· · · · · · (
收起)
6 有用 治世之能臣 2023-12-30 13:36:49 北京
拿来当本科生教材,至少会比罗克辛的好一点
4 有用 VoyagerBB 2023-12-31 14:33:58 河南
本书的特点是:(1)资料新;(2)在立场上偏向通说;(3)在内容上更为全面;(4)按照基本理念-犯罪构造概览-杀人罪和伤害罪-总论各问题详解的顺序安排结构;(5)在文字上流畅、易懂。就个人而言,我倾向于把本书看成一部针对中国读者的德国刑法学知识地图。目前被翻译成中文的德国刑法著作,因为出版时间整体较早,加上术语译法的不统一,或多或少存在语句晦涩、内容抽象的特点,以致研习德国刑法学——至少相对于日本... 本书的特点是:(1)资料新;(2)在立场上偏向通说;(3)在内容上更为全面;(4)按照基本理念-犯罪构造概览-杀人罪和伤害罪-总论各问题详解的顺序安排结构;(5)在文字上流畅、易懂。就个人而言,我倾向于把本书看成一部针对中国读者的德国刑法学知识地图。目前被翻译成中文的德国刑法著作,因为出版时间整体较早,加上术语译法的不统一,或多或少存在语句晦涩、内容抽象的特点,以致研习德国刑法学——至少相对于日本刑法学而言——可能要更加艰难,甚至需要借助我国台湾地区的教科书。本书的出版,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白。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们可以体系性地了解德国刑法学在过去150年里,在刑法总论的各个问题上有哪些主要的讨论、形成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和判例,以及近年来的新动向,进而修正过往学习中的误解和盲区。 (展开)
7 有用 张俊杰 2023-08-01 14:47:25 湖北
7月30日拿到书。精装本厚厚的(不知道编辑本意如此,还是我向李昊反馈后改的)。非常粗略地浏览一遍。说点个人不成熟的感受。惊艳度不如预期。看过了林钰雄、许泽天、蔡圣伟的书,就觉得译本的语言太生硬。作为参考书吧。
0 有用 持冠耀世 2023-12-01 11:03:23 北京
(100/100)
2 有用 Strafzumessung 2023-12-31 15:20:34 德国
这本书的德语版本(德语第一版)在2013年时候读到过~基本上就是Vorlesung上听到的内容~Murmann教授的刑法课是非常好的~如果大家想知道Murmann教授上课的大致内容(德国法学院学生听到的内容)就看这本书就可以了~原汁原味德国刑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