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就近代中国国内学堂学生的历史而论,对五四以前的数十年,此前只有寥寥数笔轻描淡抹。作为学堂学生研究的奠基之作,本书从大量报刊图书文献中爬梳史料,重现晚清国内学生群体活动的史实,展示这一新兴群体的思维和行为倾向。在注视学生参与爱国民主运动的群体表现的同时,着重考查他们的社会联系及其在社会变迁各方面的角色、功能和作用,使得学术界对近代学生群体的认识增加了五四以前的重要一段,并拓展了研究的层面。
桑兵,河北威县人,历史学博士。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浙江大学资深教授。出版《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国学与汉学 :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治学的门径与取法》《交流与对抗 :近代中日关系史论》《历史的本色 :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学术江湖 :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等专著。主编《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及同名丛书等。合编《戴季陶集》《近代中国学术批评》《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国学的历史》《读书法》等。
尽管有时代痕迹 但下了绝大功夫 富矿一座
原书初版于九十年代,其问题与回应也与当时的论题密切相关。一条讲革命线索,发掘国内学堂学生在辛亥前的形成、与其他阶层之区别;一条从文化思想视角讲学堂学生在东西文化调适中的作用。 桑老师文笔极扬溢,史料功底亦不落笔风,非常精彩。
目前为止研究近代学堂最好的一本书,就是将来待它成名鹊起时,你想买时就断货的那种,哈哈。
语言跟后期差的比较大,这本书的桑兵老师很有激情,甚至有些地方隔山打牛
清末以来,新式学堂教育突飞猛进,三百万学生取代了童生士子,引起传统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动,成为中国进步变革的群体力源,并逐渐由以退学为主变以罢课为主,风潮逐步突破学堂的狭小空间,日益发展为反对地方官绅、爱国救亡甚至抵制清廷国策的社会性斗争,形成学堂-学界-各界的趋势。同时,学堂风潮并非学生活动的主要方面,从抵制美货到收回利权、保路运动,学生始终是积极的鼓动倡导者和中坚激进力量,以此向广大民众灌输近代国... 清末以来,新式学堂教育突飞猛进,三百万学生取代了童生士子,引起传统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动,成为中国进步变革的群体力源,并逐渐由以退学为主变以罢课为主,风潮逐步突破学堂的狭小空间,日益发展为反对地方官绅、爱国救亡甚至抵制清廷国策的社会性斗争,形成学堂-学界-各界的趋势。同时,学堂风潮并非学生活动的主要方面,从抵制美货到收回利权、保路运动,学生始终是积极的鼓动倡导者和中坚激进力量,以此向广大民众灌输近代国民意识,激发其潜在爱国热忱。而大批内部实行民主准则的学生自治团体的存在与发展,促使社会产生与中央专制集权相抗衡,并以罢课、静坐、示威等形式有力地冲击了专制权威。但他们对民主与科学了解的模糊片面,在传统权力中心社会的制约下,容易产生民主倒错意识。自治团体的初级训练,也不能适应高层次民主化社会的要求 (展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2篇
> 7人在读
> 37人读过
> 238人想读
订阅关于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时间与玫瑰 2020-04-24 22:05:52
尽管有时代痕迹 但下了绝大功夫 富矿一座
0 有用 李在宥 2021-12-05 18:54:10
原书初版于九十年代,其问题与回应也与当时的论题密切相关。一条讲革命线索,发掘国内学堂学生在辛亥前的形成、与其他阶层之区别;一条从文化思想视角讲学堂学生在东西文化调适中的作用。 桑老师文笔极扬溢,史料功底亦不落笔风,非常精彩。
0 有用 momo 2021-10-28 12:18:08
目前为止研究近代学堂最好的一本书,就是将来待它成名鹊起时,你想买时就断货的那种,哈哈。
0 有用 咕国人民 2023-05-18 09:34:08 广东
语言跟后期差的比较大,这本书的桑兵老师很有激情,甚至有些地方隔山打牛
0 有用 优雅骑士 2023-04-05 16:44:06 安徽
清末以来,新式学堂教育突飞猛进,三百万学生取代了童生士子,引起传统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动,成为中国进步变革的群体力源,并逐渐由以退学为主变以罢课为主,风潮逐步突破学堂的狭小空间,日益发展为反对地方官绅、爱国救亡甚至抵制清廷国策的社会性斗争,形成学堂-学界-各界的趋势。同时,学堂风潮并非学生活动的主要方面,从抵制美货到收回利权、保路运动,学生始终是积极的鼓动倡导者和中坚激进力量,以此向广大民众灌输近代国... 清末以来,新式学堂教育突飞猛进,三百万学生取代了童生士子,引起传统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动,成为中国进步变革的群体力源,并逐渐由以退学为主变以罢课为主,风潮逐步突破学堂的狭小空间,日益发展为反对地方官绅、爱国救亡甚至抵制清廷国策的社会性斗争,形成学堂-学界-各界的趋势。同时,学堂风潮并非学生活动的主要方面,从抵制美货到收回利权、保路运动,学生始终是积极的鼓动倡导者和中坚激进力量,以此向广大民众灌输近代国民意识,激发其潜在爱国热忱。而大批内部实行民主准则的学生自治团体的存在与发展,促使社会产生与中央专制集权相抗衡,并以罢课、静坐、示威等形式有力地冲击了专制权威。但他们对民主与科学了解的模糊片面,在传统权力中心社会的制约下,容易产生民主倒错意识。自治团体的初级训练,也不能适应高层次民主化社会的要求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