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迪特·亨利希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启真馆
原作名: Denken und Selbstsein
译者: 郑辟瑞
出版年: 2013-7-1
页数: 220
定价: 43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外国人文学术译丛
ISBN: 9787308117517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启真馆
原作名: Denken und Selbstsein
译者: 郑辟瑞
出版年: 2013-7-1
页数: 220
定价: 43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外国人文学术译丛
ISBN: 9787308117517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学术、思想 (北京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 ❸·❸书单:让阅读成为习惯(豆评≤7.9) (无心恋战)
- zhouyuph的西哲书单 (zhouyuph)
- 影响深远的书 (yjgg)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6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思想与自身存在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一行(王凌云) 2014-02-02 23:43:56
译者是个专业研究者,不理解为什么会译成这样。
1 有用 Augenblick_ 2024-02-14 19:05:16 北京
从《自身关系》到《思想与自身关系》,译者还是没学会说好中国话。 通读下来,亨利希在这五个系列讲座里面,要么没有对主题充分展开,要么就是有些过分冗长,前两讲就已经给出了全书的基本框架,然后深入到后三天,私心觉得有些不满足,语绕且意杂。
0 有用 zbe599 2023-07-07 17:44:42 上海
翻译。
1 有用 aschenglorie 2022-06-18 13:22:14
反思之反并不单纯指对已经历或已思考对象的再认识;反是精神走出思维的活动,更进一步说是一种原初认识的运行结构;我们往往在对象性思维的正的道路追问自身根据,但由于这种自以为对自身的思考总是预设了整体和存在:在认识之前已存在,在反思之前已认知,从而总是被给予了导致追问的结果只能是循环式或无休止的递推;一种思辨必须沿着思维之反的道路回溯,自身的确定性与认知困境,也无不因身处复杂的关联凭依着肉身;事实是确定... 反思之反并不单纯指对已经历或已思考对象的再认识;反是精神走出思维的活动,更进一步说是一种原初认识的运行结构;我们往往在对象性思维的正的道路追问自身根据,但由于这种自以为对自身的思考总是预设了整体和存在:在认识之前已存在,在反思之前已认知,从而总是被给予了导致追问的结果只能是循环式或无休止的递推;一种思辨必须沿着思维之反的道路回溯,自身的确定性与认知困境,也无不因身处复杂的关联凭依着肉身;事实是确定性和确定之物的遮蔽状态并行不悖,我们在生存中时刻都照临着深渊;这一状况要求一种不同于“在磨砺对象认识手段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这一双重必要性说明,人不能放弃敞开一种思想的维度,此思想摆脱了他的世界展开的理智组织,但仍然与世界展开相关。如果这种思想要从属于某种哲学学科,我们就只能称这种学科为形而上学” (展开)
0 有用 Thomas Torino 2015-08-04 21:50:08
看了两遍,还是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