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机动学院 研究生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日光)
- 书单|大数据相关可读书籍 (半斤豆芽菜)
- 数据科学 (一只四喜丸子)
- 书单|数据治理书单 (王丁)
- 大学读过的传播学专业书目~ (后戏)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9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从大数据到智能制造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lincq503 2019-11-23 06:45:02
精华在于前半部分工业发展历程的分析,以及中美日德制造业“思想”的侧重和异同。 美国重数据,用历史数据和过程数据预测和控制,6西格玛是代表。 日本人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强,终身雇佣制也有它的好处(易于人员的控制和管理),所以日本更多强调流程,培训,防呆,自检等精益思想。 德国会把各种可预见制程制程偏差在设计设备时就考虑进去,给予补偿,从而减少人在整个生产流程中的重要性,简单讲就是:我宁愿靠设备,不靠... 精华在于前半部分工业发展历程的分析,以及中美日德制造业“思想”的侧重和异同。 美国重数据,用历史数据和过程数据预测和控制,6西格玛是代表。 日本人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强,终身雇佣制也有它的好处(易于人员的控制和管理),所以日本更多强调流程,培训,防呆,自检等精益思想。 德国会把各种可预见制程制程偏差在设计设备时就考虑进去,给予补偿,从而减少人在整个生产流程中的重要性,简单讲就是:我宁愿靠设备,不靠人。因此德国的装备制造业全球领先。 中国没有自己的独创,美日德各学一点。但总体会偏日本,可能国民性格更相似。也可能日本这一套相对好学,美国的数据分析枯燥且周期长,德国的装备制造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 (展开)
4 有用 monkey 2016-11-29 12:15:22
这本书写得非常好,让我对工业大数据和智能制造的认识提升了一个层次。全书分三部分,1是分析了工业数据和分析的演进,美国德国和日本在这一领域各自的情况,2是他们处理过或参与的案例分析,3是对国内教授和业界人士的访谈。其中案例部分让我看到这些学者或者说研究机构是如何分析处理业务问题的,他们基本使用数学建模的方式来分析原因,让我大开眼界。我们虽然也处理数据,可是偏向于IT技术范畴,当然感觉也low很多,当... 这本书写得非常好,让我对工业大数据和智能制造的认识提升了一个层次。全书分三部分,1是分析了工业数据和分析的演进,美国德国和日本在这一领域各自的情况,2是他们处理过或参与的案例分析,3是对国内教授和业界人士的访谈。其中案例部分让我看到这些学者或者说研究机构是如何分析处理业务问题的,他们基本使用数学建模的方式来分析原因,让我大开眼界。我们虽然也处理数据,可是偏向于IT技术范畴,当然感觉也low很多,当然我们是起步阶段,自然就用熟悉的工具和现有的知识来解决。他们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展开)
0 有用 智慧火 2022-10-22 09:16:12 上海
高手就是深入浅出,不故弄玄虚。能够把整个智能制造的全球格局和脉络讲的如此清晰,真好。
0 有用 sogetsu 2022-01-27 21:08:39
基于数据分析及智能技术,从提供产品到提供整体方案的战略转型
0 有用 龙吟九天 2016-10-07 19:28:38
囫囵吞枣地看了,当作科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