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一家名为“鑫城财富”的公司为背景,以主人公杨晓波的视角,讲述了这家公司在金融街上的繁荣与衰落,也解答了人们对金融街及金融行业的种种疑问。这或许只是金融街无尽浮华背后一个平凡的故事,因为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金融机构和“影子私募”当中;但这又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故事,因为它是代表这个时代金融从业者的“忏悔录”。
书中对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描述时而辛辣有趣,时而发人深省,作者以其独到的笔触,讲述了金融街浮华背后的残酷,金钱世界中的冷漠,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人性中的伪善与真诚。
作者简介 · · · · · ·
梁成,80后,毕业于中国著名高校,曾供职于地方政府及多家金融机构。在金融街五进五出,具有十年金融工作经验。
目录 · · · · · ·
引 子 / III
第一章 / 001
第二章 / 019
第三章 / 049
第四章 / 079
第五章 / 107
第六章 / 137
第七章 / 167
第八章 / 201
第九章 / 233
第十章 / 265
第十一章 / 299
第十二章 / 335
· · · · · · (收起)
第一章 / 001
第二章 / 019
第三章 / 049
第四章 / 079
第五章 / 107
第六章 / 137
第七章 / 167
第八章 / 201
第九章 / 233
第十章 / 265
第十一章 / 299
第十二章 / 335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说来真是奇怪,在职场里绝大多数人似乎都具备一项特异功能:在一个人要倒霉的前夕本能地疏远他,好像一个鱼群里突然出现一条病鱼,其他鱼都躲开它游动,生怕传染给自己。 在一家公司里不怕有分歧和争吵,那是正常经营的有机组成部分;怕的是大家明明意见不合或心怀成见,却没有光明正大地公开表达,而是相互闪躲甚至暗中下绊。这样一来,人心会很快开始涣散,各种帮派或小团体开始出现,浪费大量公司资源在无谓的内耗上。 一个公司赚钱并不代表风平浪静,反而可能引起各方对利益的角逐,恰恰是麻烦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矛盾,有时甚至连赚钱都不再是焦点,人与人互相争斗的原因变成了控制权、荣誉、面子或者感情等。 在职场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升迁,每一个进步都需要付出代价——有时是苦与汗,有时是血与泪,还有时是灵与肉。有的人总自以为劳苦功高,却没有想想老板的要求是什么、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一是正规直接融资僧多粥少。沪深两市有25年历史了吧,算上零星退市的,到今天也就3000家上市公司。可是咱们国家有多少中小企业呢?4300万家!美国的中小企业只有2600万家,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现在有4000家上市公司,而且人家曾经退市的有上万家呢!再看看邻居印度,同样是新兴大国,上市公司也有一万多家。 二是间接融资倾向国企,民企从正规金融渠道融资困难。中国绝大多数大型金融机构是国有的,资金投放上也明显偏心。很多国企明明盈利能力不强、运转效率低下,却能够依靠金融机构源源不断的信贷资金输血存活,而民企想贷款却难如登天!还有些类金融企业(指业务具有金融属性但并未获得金融许可证,也非由“一行三会”直接监管的企业,包括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典当公司等)可以作为补充,但是总量太小了。比如融资担保全行业在保余额大概接近3万亿元,也就相当于交通银行一家的对公贷款余额而已。 紧接着第三条与前两条是相辅相成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学会保护自己,与人为善,能忍则忍,得过且过;切莫一时冲动,后悔莫及!能在金融街工作,我们已经属于这个社会里境遇不错的人群,应该有一颗感恩和知足的心,而不是处处与人计较。逞一时之勇,胜口舌之争,与我何益?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金融街"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金融街"的人也喜欢 · · · · · ·
金融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金融街:一个影子私募基金经理的自白》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90后新人进入新创私募基金公司后,见证公司从初创、繁荣到灭亡的过程。 私募基金,又称私人股权投资,用来指称对任何一种不能在股票市场自由交易的股权资产的投资,分为以下种类:杠杆收购、风险投资、成长资本、天使投资和夹层融资以及其他形式。私募基金是私... (展开)>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x大佬 | 来自yinchu | 2 回应 | 2021-05-02 15:44:13 |
亦山哥这么完美的形象是否真能存在? | 来自光头JACK2021 | 2019-10-25 07:50:19 | |
开篇费总,后来没有再出现 | 来自王贵良 | 2018-06-11 14:22:34 | |
杨晓波老妈到底是财政部还是发改委的领导? | 来自An | 1 回应 | 2018-05-28 20:06:36 |
大家印象最深的话是什么? | 来自抗议冻结老号 | 3 回应 | 2017-09-10 13:15:4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海无涯 (佾云)
- 37°暖书单(二) (37°暖)
- 中国股市特色 (行之)
- 【刺猬公会阅读史】1-800 (小R_优雅de刺猬)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金融街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严肃活泼王十一 2018-07-11 01:16:12
资源套资源,人脉换人脉,可以撕破脸,但是利益又可以一起喝酒。还有一点,就算有大股东压着,这公司的DD是摆设吧。
1 有用 笨蛋 2019-09-17 21:06:04
金融乱象,作者投胎比较好,金融机构,骗吃骗喝,骗子满街跑。适合初学者读读,没必要深究,当个小说看就行。
14 有用 达摩流浪者 2017-04-27 00:50:42
做金融的真的应该看看,影子私募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同时在监管缺失的时代中存在相当大的风险隐患,我国的金融危机很可能从此类机构中爆发,产生系统性风险,但另一方面,私募行业也是我国投行发展的一个雏形。此书意味深长,值得回味。PS:金融行业是最接近人性的一个行业,诱惑在这个领域中被无限的放大,对从业人员的能力和自律要求极高。冷漠、自私无处不在,想起我崇拜的一个投机大师的一句话,在金融行业中交... 做金融的真的应该看看,影子私募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同时在监管缺失的时代中存在相当大的风险隐患,我国的金融危机很可能从此类机构中爆发,产生系统性风险,但另一方面,私募行业也是我国投行发展的一个雏形。此书意味深长,值得回味。PS:金融行业是最接近人性的一个行业,诱惑在这个领域中被无限的放大,对从业人员的能力和自律要求极高。冷漠、自私无处不在,想起我崇拜的一个投机大师的一句话,在金融行业中交友,你还不如去养条狗 (展开)
1 有用 小李李哩 2019-03-11 10:58:38
算是一本令我印象深刻同时也有所正面启发的书了(虽然文章的文笔和对人物的刻画实在是不喜欢)
0 有用 K 2020-06-27 17:04:48
职场部分还挺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