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系钱穆先生在一九六九至一九七〇、一九七〇至一九七一这两年内为博士生所开“中国史学名著”课程之讲课实录。每讲举出历代有关史学之代表著作一二种,标为讲题,详细讲述,凡二十余讲,旨在指引学生研究史学之门径。
中国史学名著的创作者
· · · · · ·
-
钱穆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钱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宾四, 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10月,钱穆先生移居台北,被选为中研院院士,台北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目录 · · · · · ·
自序
尚书
春秋
春秋三传
左传(附国语、国策)
史记(上)
史记(中)
史记(下)
范晔后汉书和陈寿三国志
综论东汉到隋的史学演进
高僧传 水经注 世说新语
刘知几史通
杜佑通典(上)
杜佑通典(下)(附吴兢贞观政要)
欧阳修新五代史与新唐书
司马光资治通鉴
朱子通鉴纲目与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郑樵通志
马端临文献通考
黄梨洲的明儒学案 全谢山的宋元学案
从黄全两学案讲到章实斋文史通义
章实斋文史通义
· · · · · · (收起)
尚书
春秋
春秋三传
左传(附国语、国策)
史记(上)
史记(中)
史记(下)
范晔后汉书和陈寿三国志
综论东汉到隋的史学演进
高僧传 水经注 世说新语
刘知几史通
杜佑通典(上)
杜佑通典(下)(附吴兢贞观政要)
欧阳修新五代史与新唐书
司马光资治通鉴
朱子通鉴纲目与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郑樵通志
马端临文献通考
黄梨洲的明儒学案 全谢山的宋元学案
从黄全两学案讲到章实斋文史通义
章实斋文史通义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钱穆先生著作(简体精装)(共31册),
这套丛书还有
《庄老通辨》《文化学大义》《墨子 惠施公孙龙》《学籥(简体精装)》《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等
。
中国史学名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7 条 )
【转】胡宝国:通者的气象
原载《读书》2006年7期 几年前,我撰写《汉唐间史学的发展》时,翻阅最多的就是钱穆先生的《中国史学名著》(三联书店二〇〇〇年出版)。我也常常向别人推荐这本书,但是,若问我这本书究竟好在哪里,似乎一时间又回答不上来。 这本书是根据钱穆给学生讲课的内容整理而成的。因...
(展开)
《中国史学名著》读书笔记
看完本书,我首先有两个粗浅的直观感受:一、本书应该是钱先生的讲演集子,其中不少口语化的演绎,以及即兴发挥,有如席地而坐,平易处侃侃而谈——相对而言并不如《国史大纲》等书一般严整,其中少不了许多钱先生对当时(1950~1970年台湾)风气的批判,或者说是钱先生对五...
(展开)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一直以来很喜欢钱穆先生,其文章通俗易懂,其学问博大精深,其思想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可以学自民国以后,中国史学领域少有出其右者,但是就这样一位大师,他的文章却又非常通俗,这当然与他的出身有关,但也正合我的口味。 这几年读了几本史书,之后就想深度的了解一下...
(展开)
这是一本能引导读之者,于思想启悟开智,于史学初扼輗軏的好书。
我从未想成为一名史家,恐怕也不会去撰一部史籍。但这并不即可以说,史学就此和我无干。人的一切知识和经验源于历史,人也在用着这些知识和经验改造着现在。此时之现在,即是下刻之历史,所以不知史,则不知现在、未来,若无现在、未来,则世界安在;不知史学,则不明人伦...
(展开)
脉络分明的通儒气象,我们也须多一些“同情之理解”
同老曾评价此书道:“我撰写《汉唐间史学的发展》时,翻阅最多的就是钱穆先生的《中国史学名著》。我也常常向别人推荐这本书,但是,若问我这本书究竟好在哪里,似乎一时间又回答不上来。”确实,若说是作为参考书,这本书中东拉西扯的牢骚话都比对这些史学名著的详细介绍多得...
(展开)
中国的史学传统——读钱穆《中国史学名著》
公元前548年,大臣崔杼杀了当朝的齐庄公。国君杀得,就没有什么人杀不得。一时间,齐国血雨腥风、人人自危。齐国史官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二话没说,杀了这个史官。继任的是死者弟弟,他再书:"崔杼弑其君!"崔杼便再杀。三弟继任还书:"崔杼弑其君!"同时,齐国南部有...
(展开)
> 更多书评 4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8.7分 790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9.0分 1727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9.2分 376人读过
-
九州出版社 (2012)8.9分 22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好书推荐 (九州出版社)
- 钱穆 (一块合金)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国史 (Jesse Chou)
- 箱6 (Roge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史学名著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草蟲 2021-03-11 00:30:54
若就内容而言,不过三星。但近来备考,所看书多使人昏昏,唯钱书最有生气,能给人一振。 汉唐间好看,《史》《汉》部分最好看(好看不必正确)。
0 有用 中世与近世之间 2020-08-30 19:24:06
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好,钱穆对于疑古与信史的分寸感拿捏的很好。但宋代以下的评论多不敢苟同,钱穆对刘知幾也批判的厉害,感觉其言论多有所指,用他的话说:你们都说坏,我自然要多说好。反过来也一样。不过凡是涉及对西方的评论与中西对比,就选择性眼瞎好了,不然没法看,理解但不支持。
0 有用 宁钦遥 2022-02-19 19:09:52
知史通,知通之真义、史何以通、知几之通,这样读经典有方向。沉下去去读获益颇大。
0 有用 听风听雨入夜眠 2024-04-18 22:15:53 浙江
鸡汤混杂民族主义,怎奈钱穆对古代史籍源流的梳理实在精妙,更加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