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槐园梦忆》是梁实秋写给他的亡妻程季淑女士的悼文。梁实秋晚年与元配妻子程季淑客居美国。1974年,一起意外夺去程季淑的生命,悲伤不已的梁实秋遂写下这篇记录二人五十年恩爱岁月的《槐园梦忆》。文章以时间为经,以夫妇之情为纬,用五十年相偕相行、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织就了一幅夫妻聚散、阴阳阻隔的哀乐图,亦将五十年来的时代变迁娓娓道来,笔触细腻,感人至深,堪称是梁实秋怀人作品中的精品。
槐园梦忆的创作者
· · · · · ·
-
梁实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中国著名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1915年就读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1926年回国后任大学教授、报刊主编等。1949年6月迁居台湾。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幽默机智。代表作有《雅舍小品》、《偏见集》、《秋室杂文》、《英国文学史》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
况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的宽线条铅笔画被业内外人士公认为最能表达出真正的老北京胡同感觉。多次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云峰画苑等地举办画展。作品《京都纪事》入选中国美协第十三届新人新作展;《城市变迁》组画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人人健身迎奥运》入选第五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拆迁之前》入选《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作品奖,同时入选第十届全...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中国著名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1915年就读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1926年回国后任大学教授、报刊主编等。1949年6月迁居台湾。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幽默机智。代表作有《雅舍小品》、《偏见集》、《秋室杂文》、《英国文学史》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
况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的宽线条铅笔画被业内外人士公认为最能表达出真正的老北京胡同感觉。多次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云峰画苑等地举办画展。作品《京都纪事》入选中国美协第十三届新人新作展;《城市变迁》组画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人人健身迎奥运》入选第五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拆迁之前》入选《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作品奖,同时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出版有《留住胡同——况晗宽线条铅笔画作品选》、《消失的胡同——铅笔画中的北京面貌》等书。
目录 · · · · · ·
——悼念故妻程季淑女士
附录
怀念先父梁实秋(梁文茜)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北京饭馆跑堂都是训练有素的老手。剥蒜剥葱剥虾仁的小利巴,熬到独当一面的跑堂,至少要到三十岁左右的光景。对待客人,亲切周到而有分寸。在这一方面东兴楼规矩特严。我幼时侍先君饮于东兴楼,因上菜稍慢,我用牙箸在盘碗的沿上轻轻敲了叮当两响,先君急止我曰:“千万不可敲盘碗作响,这是外乡客粗卤的表现。你可以高声喊人,但是敲盘碗表示你要掀桌子。在这里,若是被柜上听到,就会立即有人出面赔不是,而且那位当值的跑堂就要卷铺盖,真个的卷铺盖,有人把门帘高高掀起,让你亲见那个跑堂扛着铺盖卷儿从你门前疾驰而过。不过这是表演性质,等一下他从后门又转回来的。”跑堂待客要殷勤,客也要有相当的风度。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0页 -
这时节孝子贤孙叩头如捣蒜,其实亦不知所为何来,慎终追远的意思不能说没有,不过大家忙的是上供、拈香、点烛、磕头,紧接着是撤供,围着吃年夜饭,来不及慎终追远。 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年菜是标准化了的,家家一律。人口旺的人家要进全猪,连下水带猪头,分别处理下咽。一锅炖肉,加上菇是一碗,加上粉丝又是一碗,加上山药又是一碗,大盆的芥末墩儿、鱼冻儿、肉皮辣酱、成缸的大腌白菜、芥菜疙瘩一一管够,初一不动刀,初五以前不开市,年菜非囤集不可,结果是年菜等于剩菜,吃倒了胃口而后已。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乡下人说的话,北平人称饺子为“煮悖悖”。城里人也把煮悖悖当作好东西,除了除夕消夜不可少的一顿之外,从初一至少到初三,顿顿煮悖悖,直把人吃得头昏脑涨。这种疲劳填充的方法颇有道理,可以使你长期地不敢再对煮饽饽妄动食指,直等到你淡忘之后明年再说。除夕消夜的那一顿,还有考究,其中一只要放进一块银币,谁吃到那一只主交好运。家里有老祖母的,年年是她老人家幸运地一口咬到。谁都知道其中做了手脚谁都心里有数 孩子们须要循规蹈矩,否则便成了野孩子,唯有到了过年时节可以沐恩解禁,任意地作孩子状。除夕之夜,院里酒满了芝麻秸儿,孩子们践踏得略吱咯吱响,是为“踩岁”。闹得精疲力竭,睡前给大人请安,是为“辞岁”。大人摸出点什么作为赏赍,是为“压岁” 新正是一年复始,不准说丧气话,见面要道一声“新禧”。房梁上有“对我生财”的横批,柱子上有“一人新春万事如意”的直条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槐园梦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槐园梦忆"的人也喜欢 · · · · · ·
槐园梦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昨天,我在西雅图找到了程季淑的墓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昨天,我们去拜谒一位女士的长眠之所。 在西雅图的Acacia墓园,寻找一块四十余年前立下的中国人的墓碑。 这位女士在一九七四年逝世。 我从未与她谋面,也未曾和她有任何渊源。 但透过一部悼亡之作《槐园梦忆》,我知晓了她悲欢离合、坎坷波折的一生。 她勇敢、聪慧、坚韧、宽容... (展开)
我对于梁实秋的两次恋爱的看法
> 更多书评 2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6)8.8分 973人读过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9.0分 60人读过
-
中国盲文出版社 (2009)9.1分 193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2002)8.0分 4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若我窮苦,皆賴迷書 (豬貓虎六郎)
- 终余一生,也不能读完的书籍(精华) (Deffrro-ZI)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37°暖书单(一) (37°暖)
- 我是先森的跟屁虫。 (玉面小飞肠。||我恨内裤、)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槐园梦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乌鸦嘴事务所( 2014-05-28 07:47:00
文字平實,卻是情深意篤。相濡以沫,勝過轟轟烈烈。大概是反感潘岳為人,終不喜歡他的悼亡詩,說到庭院植株,腦海里徘徊的是歸有光那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0 有用 口口 2013-06-26 23:12:52
朴实有力
1 有用 衣衣 2015-06-27 14:01:44
可能是因为提前知道了结局,所以当时的好再怎么浓也总有点虚伪的嫌疑
0 有用 玉面小飞肠。||我恨内裤、 2013-08-02 10:06:36
不矫情,对年轻时的细节记忆如此之深,可见年轻时的相濡以沫,好看。
0 有用 红果子酒本酒 2014-10-24 08:30:45
情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