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人的修养》主要收录了蔡元培先生的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中学修身教科书》等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中国人的修养》实为公民必读的一部道德实践之书。
作者简介 · · · · · ·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汉族,原籍浙江诸暨,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汉族,原籍浙江诸暨,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认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的专题”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如“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它们的美感,不可枯燥的算法与语法。”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目录 · · · · · ·
德育三十篇
合群
舍己为群
注意公众卫生
爱护公共之建筑及器物
尽力于公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责己重而责人轻
勿畏强而侮弱
爱护弱者
爱物
戒失信
戒狎侮
戒谤毁
戒骂詈
文明与奢侈
理信与迷信
循理与畏威
坚忍与顽固
自由与放纵
镇定与冷淡
热心与野心
英锐与浮躁
果敢与卤莽
精细与多疑
尚洁与太洁
互助与倚赖
爱情与淫欲
方正与拘泥
谨慎与畏葸
有恒与保守
智育十篇
文字
图画
音乐
戏剧
诗歌
历史
地理
建筑
雕刻
中学修身教科书
例言
上篇
第一章 修己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体育
第三节 习惯
第四节 勤勉
第五节 自制
第六节 勇敢
第七节 修学
第八节 修德
第九节 交友
第十节 从师
第二章 家族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子女
第三节 父母
第四节 夫妇
第五节 兄弟姊妹
第六节 族戚及主仆
第三章 社会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生命
第三节 财产
第四节 名誉
第五节 博爱及公益
第六节 礼让及威仪
第四章 国家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法律
第三节 租税
第四节 兵役
第五节 教育
第六节 爱国
第七节 国际及人类
第五章 职业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佣者及被佣者
第三节 官吏
第四节 医生
第五节 教员
第六节 商贾
下篇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良心论
第一节 行为
第二节 动机
第三节 良心之体用
第四节 良心之起源
第三章 理想论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快乐说
第三节 克己说
第四节 实现说
第四章 本务论
第一节 本务之性质及缘起
第二节 本务之区别
第三节 本务之责任
第五章 德论
第一节 德之本质
第二节 德之种类
第三节 修德
第六章 结论
国民修养散论
世界观与人生观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思想自由
科学之修养
义务与权力
怎样才配做一个现代学生
黑暗与光明的消长
非宗教运动
中国的文艺中兴(节选)
在清华学校高等科演说词
孔子之精神生活
· · · · · · (收起)
中国人的修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平天下,修身始———读《中国人的修养》有感
人格决定国格 重塑一个国家的品格,从自我修养开始
一部优秀的公民道德建设教科书
> 更多书评 1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台海出版社 (2016)7.6分 39人读过
-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8)8.3分 295人读过
-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2)8.0分 43人读过
-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0)8.7分 3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人的修养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渔樵 2023-11-07 13:23:11 北京
浅易实用
0 有用 风居住的街道 2019-12-15 00:52:05
民国思想品德课本?
0 有用 苏德正寒 2018-03-15 16:50:46
没有读《(现代)伦理学《教程》》的社会意义大。但是这也曾经是我们的进步文化的一部分。
0 有用 _心戚/7 2020-07-02 12:51:49
📥说教😴boring
0 有用 Beyond世 2020-12-30 15:48:33
现代学生需要拥有自爱,爱人的美德,崇好美术的素养,骆驼样的精神,猴子样的敏捷,狮子样的精力(体力)。 社会人需再加上至少一项专业技能。 古时文士于礼、乐、书、数之外,尚需学习射、御,为尝不寓武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