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B·格林是当今世界领先的弦理论家之一,他十分精妙地把科学思想与写作融合起来。本书撩开了弦理论的神秘面纱,揭示了一个十一维的宇宙。那里,空间的纤维撕裂了又自己缝合起来,一切物质——从最小的夸克到最巨大的超新星——都在微观的小能量环的振动中产生。
本书荣获2000年安万特科学图书奖。从愉快的园中漫步到浇花龙头上的蚂蚁,为了说明现代物理学正在揭示的美妙而困惑的实在,格林用了很多例子。 本书的才情令人眩晕,也没有哪本书像它那样启迪思想,愉悦读者。它真是一部科学的杰作——一次愉快清心的现代物理学旅行,让我们比以前离宇宙更近了……
宇宙的琴弦的创作者
· · · · · ·
-
布赖恩·格林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B·格林,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是罗德学者(Rhodes Scholars)。1990年,他来到康奈尔大学物理系,1995年被聘为教授,1996年到哥伦比亚大学任物理学和数学教授。他曾在20多个国家开过普及和专业讲座,公认在超弦理论中有过许多开拓性的发现。他现在住纽约绮色佳。
目录 · · · · · ·
序
第一篇 知识的边缘
第1章 绷紧的弦
第二篇 空间、时间和量子的困境
第2章 空间、时间和观者的眼睛
第3章 卷曲与波澜
第4章 奇异的微观世界
第5章 渴望新理论: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
第三篇 宇宙交响曲
第6章 只有音乐:超弦理论基础
第7章 超弦“超”在哪儿
第8章 看不见的维
第9章 证据:实验信号
第四篇 弦与时空结构
第10章 量子几何
第11章 空间结构的破裂
第12章 超越弦:寻找M理论
第13章 从弦/M理论看黑洞
第14章 宇宙学沉思
第五篇 统一在21世纪
第15章 远望
科学名词解释
推荐读物
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译后记
重印后记
· · · · · · (收起)
第一篇 知识的边缘
第1章 绷紧的弦
第二篇 空间、时间和量子的困境
第2章 空间、时间和观者的眼睛
第3章 卷曲与波澜
第4章 奇异的微观世界
第5章 渴望新理论: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
第三篇 宇宙交响曲
第6章 只有音乐:超弦理论基础
第7章 超弦“超”在哪儿
第8章 看不见的维
第9章 证据:实验信号
第四篇 弦与时空结构
第10章 量子几何
第11章 空间结构的破裂
第12章 超越弦:寻找M理论
第13章 从弦/M理论看黑洞
第14章 宇宙学沉思
第五篇 统一在21世纪
第15章 远望
科学名词解释
推荐读物
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译后记
重印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然而,美学的认识并不是科学进程的裁判。理论的最终判决是看它们如何经历和面对冷酷、严峻的实验事实。不过,这话必须满足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一个理论在形成之初总是不完全的,很难评价实验结果。但物理学家还是必须判断和抉择应该往那些方向发展那个不完全的理论。有些抉择是靠内在的逻辑一贯性;我们自然不想一个合理的理论在逻辑上是模糊的。另一些抉择依靠我们对定性实验结果的感觉,看它对不同的理论概念有什么意义;我们感兴趣的理论总该与现实世界的某些事物发生联系。不过,当然,还有一种情况,理论物理学家的抉择是依据美学趣味做出的——那样的理论有跟我们经历的世界一样精妙美丽的结构。当然,美的不一定是真的。也许,我们会发现今天的美学标准在我们感到陌生的地方需要更精确的认识。但不管怎么说,当我们走进这个陌生的时代,理论描写的那片天地越来越难以靠实验去探索时,物理学家更是特别需要依靠美学来帮助他们避免可能走进的死胡同。现在看来,美学的方法确实带来了力量和光明。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0页 -
爱因斯坦描绘了一个清晰的引力作用图景,空间和时间在那里也成了动力学的参与者。不过,关键的问题是,这个新建的引力理论的框架能不能解决困扰着牛顿引力理论与狭义相对论的矛盾?回答是,它真解决了这个矛盾。我们在前面曾讨论过一个假想的例子,太阳熄灭了,通过引力的改变影响地球——现在我们知道,那影响不会瞬间传到地球。实际上,当物体改变位置或甚至被风吹动时,都会使时空结构的扭曲形态产生扰动,扰动以光速向外扩张,这满足了狭义相对论以光速为宇宙极限速度的要求。所以,在太阳爆炸8分钟以后,地球上的我们才知道太阳熄灭了,而在这同一时刻我们也感到太阳的引力消失了。爱因斯坦的新理论就这样解决了矛盾;引力扰动与光同步,却总也超不过它。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第一推动丛书(共72册),
这套丛书还有
《四维旅行》《时间简史》《亚原子粒子的发现》《宇宙的轮回》《新量子世界》
等
。
喜欢读"宇宙的琴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宇宙的琴弦"的人也喜欢 · · · · · ·
宇宙的琴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5 条 )

绝佳的一本物理学科普书,疯狂做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现代物理学的一个核心难题就是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存在根本性的理论冲突,而弦理论或许是条出路,能够将两者统一。依照弦理论,所有物质和力都来自于同一个基元:振动的弦,而非标准模型所假设的点粒子。而一个基本“粒子”的性质(它的质量和不同的力荷)是由它内部的弦产生... (展开)> 更多书评 75篇
论坛 · · · · · ·
老实说,浅显易懂 | 来自哗呀哩呜 | 11 回应 | 2025-01-09 11:23:04 |
作为数学物理生,确实不适合一般人阅读,大家没有... | 来自phyix | 2025-01-09 11:22:27 | |
The Elegant Universe | 来自达不溜博士 | 2 回应 | 2020-02-26 10:54:06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Vintage Books (2000)8.9分 166人读过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9.2分 1345人读过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9.0分 177人读过
-
台灣商務 (2003)9.0分 3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科学】 (爱玛·包法利)
- 第一推动丛书 (RMR)
- 欣频老师创意书单 (蓝蓝的紫)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头顶的星空,我的书架宇宙指南 (海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宇宙的琴弦的评论:
feed: rss 2.0
23 有用 子文东🤪👻 2015-04-11 12:52:40
虽然很多地方还是读不懂,但终于大概看到了十一维的意义,以及那个更抽象却也更精彩的宇宙图景。虽然涉及到许多晦涩的概念,但作者很擅长用一些让人脑洞大开的例子把它们化解,所以读起来一点儿也不乏味,有时还很搞笑。懂得如何将复杂的概念用有趣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聪明人实在太酷了,这样的科普比科幻小说更有意思啊~
1 有用 风之子 2016-05-20 14:41:03
后半部分基本没看懂,不过对于相对论的解释实在是太棒了。
12 有用 Adiósardour 2011-12-19 18:20:52
先说明了这一切都来源于矛盾,弦理论也一样,来源于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水火不容。物质粒子被分为三族,每一族包括2个夸克和1个电子,以及1个相应的中微子。3族中同一行相应的粒子除了质量依次 增大而不同外作者先介绍了所有的粒子实际上是振动着的一根闭和的弦,然后解释了观测到的粒子的性质反映了弦有多少种不同的振动方式,接下来解释了终极理论与科学的终结的问题,一个“包罗万象的理论”并不是说要把心理学,生物学... 先说明了这一切都来源于矛盾,弦理论也一样,来源于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水火不容。物质粒子被分为三族,每一族包括2个夸克和1个电子,以及1个相应的中微子。3族中同一行相应的粒子除了质量依次 增大而不同外作者先介绍了所有的粒子实际上是振动着的一根闭和的弦,然后解释了观测到的粒子的性质反映了弦有多少种不同的振动方式,接下来解释了终极理论与科学的终结的问题,一个“包罗万象的理论”并不是说要把心理学,生物学,地质学,化学,哪怕是物理学的问题全部囊括近来解决。宇宙如此丰富多采,变化万千,我们所谓的终极理论,决不是科学的终结。恰恰相反,发现T.O.E在最微观水平上解释宇宙,而不需要任何更深层次的理论解释它自己,将为我们建立宇宙的新认识提供最坚实的基础。它的发现将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展开)
1 有用 海若 2006-05-21 16:31:23
把相对论和弦论讲得很通俗,弦论讲得比李淼老师那本好多了,李淼老师那本太专业。这本书配套的科普片拍得还不够好,但是内容和想要表达的东西都讲的很清楚了。不过仍然不推荐非物理专业阅读或推荐粗读。
5 有用 Bibliomania3.0 2015-11-03 00:31:04
优秀的弦论科普著作,作者真的很努力的用普通的语言讲这世上最难的理论。而且大部分是成功的。尽管从第十章开始,作者的科普也感觉到了吃力。这不禁让人思考,当你试图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的时候,范式,长度和结构是不是也限制着可传递信息的最高量。科普也可能存在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