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李劫人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囊括了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社会自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十余年间的人际悲欢、思潮演进和政治风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
《暴风雨前》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十二月由中华书局初版;1949年后作者进行过局部的修订。本卷系据初版整理。
本卷系据初版整理,部分文章据手稿整理,为忠实于作者原意,体现其原貌,辨识不清者不臆断,或“□”示之,或加注释。原版将作者注释置于每章末尾,今一律处理当页脚注,并由编著适当增写了部分新的注释。
暴风雨前的创作者
· · · · · ·
-
李劼人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现代作家李劼人,一八九一年生,四川成都人。一九三六年春,日军飞机轰炸成都,李劼人从城内疏散到郊外沙河堡乡间,后在一菱角堰边建筑了自己以黄泥筑墙、麦草为顶的栖身之所,他在门楣上还题了“菱窠”匾额。菱是一种生在池沼中,根扎在泥土里的草本植物;窠即鸟虫的巢。作家将自己的家以“菱窠”名之,颇有竹篱野舍的逸趣,或许也蕴涵了这位被誉为乡土小说作家植根民间的文学理想。一九五九年,李劼人用稿费将故居翻建成今天这个一正一厢带阁楼的样子。他在此一共生活了二十四年,直至一九六二年去世。其间,他创作了反映解放前夕畸形经济和畸形人性的长篇小说《天魔舞》,修改重版了长篇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它们以成都为背景,真实而深刻地描写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二十年间广阔的社会生活及历史巨变。一九八六年十月,巴金重访“菱窠”,他曾感喟道,要保护好李劼人的故居,因为,...
现代作家李劼人,一八九一年生,四川成都人。一九三六年春,日军飞机轰炸成都,李劼人从城内疏散到郊外沙河堡乡间,后在一菱角堰边建筑了自己以黄泥筑墙、麦草为顶的栖身之所,他在门楣上还题了“菱窠”匾额。菱是一种生在池沼中,根扎在泥土里的草本植物;窠即鸟虫的巢。作家将自己的家以“菱窠”名之,颇有竹篱野舍的逸趣,或许也蕴涵了这位被誉为乡土小说作家植根民间的文学理想。一九五九年,李劼人用稿费将故居翻建成今天这个一正一厢带阁楼的样子。他在此一共生活了二十四年,直至一九六二年去世。其间,他创作了反映解放前夕畸形经济和畸形人性的长篇小说《天魔舞》,修改重版了长篇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它们以成都为背景,真实而深刻地描写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二十年间广阔的社会生活及历史巨变。一九八六年十月,巴金重访“菱窠”,他曾感喟道,要保护好李劼人的故居,因为,“只有他才是成都的历史家,过去的成都都活在他的笔下。要让今天的旅游者知道成都有过这样一位大作家。” ------来自百度百科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王奶奶道:“我们这里,以前还不是多随便的,自从周秃子办了警察,才弄成这样。水也不准向街上乱泼,渣滓也不准乱倒,警察兵处处来管你。就像前个月一天夜里,隔壁张家门道里一个病人,病得多轧实的,喊了几个端公打大保符,才打到三更过,法事做了一半,警察兵就走上门来,不许打,说是扰了人家的瞌睡。张家不答应,还把主人家抓了一个到局上,罚了五块钱,第二天才放回来,这个就不对……”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部分 下莲池畔 -
……他又说,四川有的是哥老会,也和三点会、天地会差不多远。说起它的历史根源,都是从明末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一脉相传下来的排满复汉的秘密结社。在太平天国时,它虽没有起过作用,到底势力很大。假使我们能够多费点力,把佘竟成这样有志趣的袍哥,多多联络几个,我们一定可以起事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部分 歧途上的羊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暴风雨前"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暴风雨前"的人也喜欢 · · · · · ·
暴风雨前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 更多书评 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8.4分 317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4)8.5分 289人读过
-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0)7.9分 132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8.6分 1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李劼人著作 (Tyger Tyger)
- 每日一读(一中国篇) (37°暖)
- 2018年收入图书 (苏木)
- 自用2015 (cruyff)
- 已购书单 (南方的北瓜)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暴风雨前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花生油 2022-08-14 11:15:53
没有死水微澜那么精巧,故事性不强也不完整,倒像借角色的口长篇累牍直接叙述现状。但郝又三这个角色很好,是非常典型的中国人。
4 有用 金今 2020-01-22 21:54:37
1936年版和1956年版还是有不少区别,的地得和标点运用自然不能苛责,但是断句emmm确实不敢恭维,句子切得过碎了。56版删减了尤铁民和郝香芸的感情线和越轨行为,我说怎么看着两人怪怪的,但尤铁民依旧是我最讨厌的人物没有之一,夸夸其谈,自以为是,好大喜功……,香芸前后倒更统一一些。36版的葛寰中更像一个爱做官会钻营的人,56版的葛寰中更有人情味。56版加的尤铁民回国细节和斑竹园事件并没有太多内容,... 1936年版和1956年版还是有不少区别,的地得和标点运用自然不能苛责,但是断句emmm确实不敢恭维,句子切得过碎了。56版删减了尤铁民和郝香芸的感情线和越轨行为,我说怎么看着两人怪怪的,但尤铁民依旧是我最讨厌的人物没有之一,夸夸其谈,自以为是,好大喜功……,香芸前后倒更统一一些。36版的葛寰中更像一个爱做官会钻营的人,56版的葛寰中更有人情味。56版加的尤铁民回国细节和斑竹园事件并没有太多内容,但让前后节奏不至于过于紧凑(以及还是让我更讨厌尤铁民)。36版语言更文一些,56版更像方言写作,不知为什么一些方言词前后注释略有不同。但就我的阅读看,需要加注释的方言词还有不少,方言文学作品读上去究竟会有多少障碍呢? (展开)
0 有用 libre 2019-06-07 10:25:01
感觉没有前一部有趣
4 有用 ⍨ 2019-06-22 16:07:44
偶像,我的神,我的目标,,中国现代小说真正的开端,无人超越的文体家
0 有用 香蕉鱼垂钓带师 2020-04-22 21:22:37
读过《死水微澜》,再读《暴风雨前》,新鲜感有所消退,也感觉《暴》没有《死》那么多的鲜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