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土豆的那些秀色可餐温润可人的小书儿们 (憤怒的土豆™)
- 一个文科生的必读书目 (雲在青天)
- 博士论文写作 (童年的消逝)
- 北京贝贝特大众馆 (QBY)
- ❸·❸书单:让阅读成为习惯(豆评≤7.9) (无心恋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流光如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憤怒的土豆™ 2009-03-18 14:52:55
都是回忆。
1 有用 m89 2011-12-21 20:56:07
前半部偏叙,多八卦野史;后半部偏评,多学术讨论。大量地引用网络资料,似乎署名“编著”更为恰当。
0 有用 陈小二 2011-11-30 17:11:45
不属于严格的大众文化史,说深度就真没有,但二十个主题的确从多个方面描绘了一幅三十年来大众文化各个领域此起彼伏的图景。从所有文化产品都产生自国家意志和体制运作到纵身跃入市场经济的逻辑中,无论在哪种社会环境中,人的天性中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依然会固执生长,即使在极端单调的文化状况中,人也会从一些匪夷所思的活动中去获取满足,比如文革中看别人被批斗、剃阴阳头等,对正常时代根本不可能出现的荒谬场景的“观赏”... 不属于严格的大众文化史,说深度就真没有,但二十个主题的确从多个方面描绘了一幅三十年来大众文化各个领域此起彼伏的图景。从所有文化产品都产生自国家意志和体制运作到纵身跃入市场经济的逻辑中,无论在哪种社会环境中,人的天性中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依然会固执生长,即使在极端单调的文化状况中,人也会从一些匪夷所思的活动中去获取满足,比如文革中看别人被批斗、剃阴阳头等,对正常时代根本不可能出现的荒谬场景的“观赏”或参与,竟也把失去基本文化生活的人们的精神生活填充起来。看这本书时普及了很多常识,我们无法想象,在一张电影票一两毛钱的情况下,《少林寺》竟创造了一个亿的票房收入;而《西游记》仅11集就拍了五年,体制的束缚有时却可以带来不计成本的艺术。还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但本书最大的缺点是作者个人色彩太浓,混淆视听。 (展开)
0 有用 椰岛娱乐 2023-01-04 14:10:11 重庆
挺好玩的,不深。但是你不知道的话可以扫盲,挺好的
0 有用 Tto 2014-01-01 11:16:44
常识性了解。大体没什么新鲜观点,有些细节地方之前不知道,很好玩。好像是考研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