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人间有味》是汪曾祺写美食与爱的经典散文集,在他的文字里,生活是很有意思,有滋有味的。在他的笔下,简单的一茶一饭,一人一事,都洋溢着情趣。汪曾祺先生说自己是很爱逛菜市场的。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人间有味》前两辑尽写吃食,譬如:《昆明的吃食》中,写到过桥米线、汽锅鸡,干巴菌、牛肝菌、青头菌,护国路白汤羊肉,玉溪街蒸菜,葱油饼、锅贴、片儿汤,火腿月饼、酥皮包子,玉麦粑粑,洋芋粑粑,摩登粑粑;《五味》中说到山西人能吃醋,辽宁人爱酸菜白肉火锅,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南方爱吃甜,四川人口味偏爱麻辣等让人不由在心中勾画起一张美食地图;《故乡的食物》中,写到炒米和焦屑,淌着红油的鸭蛋,咸菜慈姑汤,各种河鲜、野味和田间地头的野菜;《食道旧寻》中写老舍先生的好客、沈从文经...
《人间有味》是汪曾祺写美食与爱的经典散文集,在他的文字里,生活是很有意思,有滋有味的。在他的笔下,简单的一茶一饭,一人一事,都洋溢着情趣。汪曾祺先生说自己是很爱逛菜市场的。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人间有味》前两辑尽写吃食,譬如:《昆明的吃食》中,写到过桥米线、汽锅鸡,干巴菌、牛肝菌、青头菌,护国路白汤羊肉,玉溪街蒸菜,葱油饼、锅贴、片儿汤,火腿月饼、酥皮包子,玉麦粑粑,洋芋粑粑,摩登粑粑;《五味》中说到山西人能吃醋,辽宁人爱酸菜白肉火锅,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南方爱吃甜,四川人口味偏爱麻辣等让人不由在心中勾画起一张美食地图;《故乡的食物》中,写到炒米和焦屑,淌着红油的鸭蛋,咸菜慈姑汤,各种河鲜、野味和田间地头的野菜;《食道旧寻》中写老舍先生的好客、沈从文经常吃米线,陶重华、吴宓、张宗和、孙凤竹、崔芝兰、沈有鼎、吴征镒诸先生在牛肉面馆的定期聚会;写冰西瓜的技巧,写豆腐的各种做法……让人不由觉得垂涎三尺,美味藏在街巷和普通人的厨房里。后两辑写亲情、友情、街巷之情和乡情,充满着浓浓的回忆。那种淡泊、洒脱、释然的心境透过纸被,直抵人心。
人间有味的创作者
· · · · · ·
-
汪曾祺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D代**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J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目录 · · · · · ·
01 昆明的吃食
02 故乡的元宵
03 昆明年俗
04 五味
05 故乡的食物
06 鱼我所欲也
07 肉食者不鄙
08 鳜鱼
09 贴秋膘
10 四方食事
辑二 至味在人间
01 吃食和文学
02 食道旧寻
03 宋朝人的吃喝
04 《吃的自由》序
05 国风文丛总序
06 《旅食与文化》题记
07 家常酒菜
08 面茶
09 炸弹和冰糖莲子
10 豆汁儿
11 寻常茶话
辑三 吾家小史
01 我的家乡
02 我的祖父祖母
03 我的父亲
04 多年父子成兄弟
05 我的母亲
06 我的家
07 大莲姐姐
辑四 那时巷情
01 草巷口
02 踢毽子
03 胡同文化
04 北京人的遛鸟
05 午门忆旧
06 泡茶馆
07 罗汉
08 城隍 土地 灶王爷
09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10 老舍先生
11 才子赵树理
12 齐白石的童心
13 晚岁渐于诗律细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的祖父名嘉勋,字铭甫。他的本名我只在名帖上见过。我们那里有个风俗,大年初一,多数店铺要把东家的名帖投到常有来往的别家店铺。初一,店铺是不开门的,都是天不亮由门缝里插进去。名帖是前两天由店铺的“相公”(学生)在一张一张八寸长、五寸宽的大红纸上用一个木头戳子了墨汁盖上去的,楷书,字有核桃大。我有时也愿意盖几张。盖名帖使人感到年就到了。我盖一张,总要端详一下那三个乌黑的欧体正字——汪嘉勋,好像对这三个字很有感情。 (汪曾祺的祖父算是家族创业者,在高邮当地有田产,还开了两家药铺,故也是店铺东家) 我弄不清祖父的“思想”是怎么回事。他是幼年读孔孟之书的,思想的基础当然是儒家。他是学佛的,在教我读《论语》的桌上有一函《南无妙法莲华经》。他是印光法师的弟子。他屋里的桌上放的两部书,一部是顾炎武的《日知录》,另一部是《红楼梦》!更不可理解的是,他订了 份杂志:邹韬奋编的《生活周刊》。 我的祖父本来是有点浪漫主义气质、诗人气质的,只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使他的个性不可能得到发展。有一年,为了避乱,他和我父亲这一房住在乡下一个小庙里,即我的小说《受戒》所写的菩提庵里,就住在小说所写“一花一世界”那间小屋里。这样他就常常让我陪他说说闲话。有一天,他喝了酒,忽然说起年轻时的一段风流韵事,说得老泪纵横。我没怎么听明白,又不敢间个究竟。后来我问父亲:“是有那么一回事吗?”父亲说:“有!是一个什么大官的姨太太。”老人家不知为什么要跟他的孙子说起他的艳遇,大概他的尘封的感情也需要宣泄宣泄吧。因此我觉得我的祖父是个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页 -
我的孩子有时候叫我“爸”,有时候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儿女是属于她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人间有味"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人间有味"的人也喜欢 · · · · · ·
人间有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 更多书评 2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3)8.3分 66人读过
-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7)8.3分 1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悦·读】(一) (Odair)
- 美食收集地 (庞胖~)
- 不如躺平读书吧 (艾斯苔尔1994)
- 私の本棚その1.2 中国文学 (喵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人间有味的评论:
feed: rss 2.0
56 有用 ʕ•ᴥ•ʔ 2017-07-17 14:59:53
从文笔、内容、生活态度来说,没得说,非常值得一读。但是排版惨不忍睹,很多地方内容重复了编辑是不过脑子吗?从报刊杂志上摘录下来的还好说,没有注出来源的简直是从汪的文章里面抠出来凑字数的....
2 有用 蜜桃精 2019-02-03 11:19:50
坐月子期间读的,作者的受戒和大淖记事里有一种人间至美的情感,原来和他热爱生活,心思细腻有关,这书里开始讲的美食,后来讲自己的过去和友人,中间夹杂着对文化文学的认识和看法,还是那种淡淡的至美的情感,还有自己的真性情,行文自如没有刻意的华丽辞藻,天真的有这样的句子“对不起,全忘了”显得实在可爱。很美好的书
6 有用 波比跳要老命了 2021-05-11 03:13:20
敢情西南联大周围的茶馆就是美国的Starbucks,大学生们就喜欢拿着作业钻进去一边喝东西一边写作业。
1 有用 ¶:-') 2018-07-22 22:19:35
读汪曾祺先生的书,不管是饱肚还是饿肚都会嘴馋。 发自内心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写出这样的书来。
3 有用 melody 2019-05-24 23:17:41
“人生忽如寄,莫负茶汤和好天气。”——望能常怀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