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院遇见弗洛伊德》的原文摘录

  • 弗洛伊德说过,对于通灵等神奇力量的向往,是对这个世界价值失落的一种表达。 对于魔幻力量的向往和追求,贯穿着整个文明的历史。 魔力的核心在,对外界的控制力。 人类会使用三种途径来获得这种控制力:魔力(巫术)、宗教和科学。 魔力的特征在于,这种控制力来自于个人自身。 在宗教中,这种对自身的夸大唤醒得到了中和,人们开始把这个控制力投射到一个宗教形象中,通过对神灵的祈求和祈祷从而期望或者拥有这种力量。 在科学中,人类开始承认这种控制力仅仅来自于了解自然的规律并且顺从自然规律。 进入现代,科学被不断地魔幻化和宗教化,这似乎是科学不可避免的命运。就像诸多科幻电影如《黑客帝国》《蜘蛛侠》所展示的。 在科学宗教化的过程中,“科学”变成了麻醉和控制人的工具。 (查看原文)
    石竹 1赞 2012-12-02 18:22:41
    —— 引自第144页
  • 消费社会的人异化的一个典型特性就在于人类的“业余时间”被异化了。所以有学者认为现代人受到的奴役甚至超过古罗马的斯巴达克斯们,这些罗马的奴 隶们要是每天晚上都热衷于看电视,绝对不会想起要去闹起义的。 媒体必须不断制造新的文化产品,才能产生利润——报纸和电视要每天都有新闻,杂志要每个月都出版。电影、音乐、书籍、网络也要不断制造出新的产品。 而实际上,真正有品位、有深度、有意义的作品往往几百年才产生一个。在人类的内化社会时期,整个人群只会集中注意力于少数创作者。 其原因也在于那个时候并不广泛存在需要不断制造产品不断制造利润为生的媒体工业。 现代媒体严格遵照着“严禁思考!严禁深入!严禁反省!”的无意识指令进行着文化产品的生产。 这是因为,首先思考性作品无法批量生产:其次,思考性作品会长时间占据人类的注意力,这对以制造购买欲为生的消费产业是致命伤:第三,思考性作品是工业化批量生产作品的最大竞争者。 (查看原文)
    石竹 2赞 2012-12-06 19:10:00
    —— 引自第176页
  • 历代一直不乏调情者表象如宋玉、唐伯虎等以供人们认同。 《红楼梦》中宝玉向黛玉借《西厢记》调情一段,看得很多人荡气回肠,完全忘记了由色悟空的主题思想和段落大意。 这正充分说明了一个发展心理学的原理——借助着对张生和莺莺的角色认同,宝黛二人才可以顺利地走向成人。 爱情—色情作品的主要功能就在于提供理想化调情者和调情手段。 而最有效的调情手段当然莫过于音乐和诗歌,如宋词绝大部分都是才子们用来和妓女们调情的。 在古旧时代,色情作品的产出都是个体自发的,而且一个调情作品往往延续几代人,如《红楼梦》《西厢记》《罗密欧与朱莉叶》。 色情作品的稀有性和个体性保证了:一个稳定的调情者表象就这样代代相传。 第二,继承者具有很大自主想象和创造空间。稳定的调情者和调情关系模式如宝玉-黛玉,加上青少年的主观想象,形成了青少年的“核心手淫幻想”,正式核心手淫幻想投射,帮助青少年走向成人。 但是今天,这种成人化过程产生了重大障碍。 这是因为消费社会中调情者意象和调情手段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它们被工业化、商业化、消费化了。 以流行音乐为例。 流行音乐相当于当年的宋词。但是流行音乐的特点在于多变性、重复性、可视性。这三点和其消费本质是一脉相承的。 多变性破坏了调情者意象认同,歌手在每盘录影带中都在变化个性,无法提供贾宝玉那样稳定的可认同性。 可视性则完全打消了受众主动想象的空间,这里提供的是直接的、可见的、无从更改和变换的幻想内容,而不像诗词或《红楼梦》一样提供自己想象的空间。 消费社会青少年面对的问题是,他们连性幻想都不用自己操心了,他们从肉体到精神,一切的一切,统统都有人打理。 至于重复性、则是... (查看原文)
    石竹 2赞 2012-12-06 19:10:00
    —— 引自第176页
  • “让一个6岁的孩子来选择,他会选择父亲不要缺席做一个‘好爸爸’,可是到他16岁,他发现父亲是个穷鬼、是个软蛋,事情就不一样了。“ (查看原文)
    Dark 2012-11-11 13:42:36
    —— 引自第82页
  • 一个人要具备这样的品质,他必须具有以下能力: 第一,他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自己的情感。而自己不仅仅是权力——符号的一个零件,一个工具而已。 第二,这个人必须能够反观自己的行为,具有反思的力量和机会。 (查看原文)
    风子 2013-01-16 11:25:56
    —— 引自第95页
  • 以前的工人被捆绑在生产线上,成了资本社会的努力。而今天的工人们白天被捆绑在公司,下班被捆绑在手机、电视和网络上,成了消费社会的努力的时候还错以为自己是这个社会的主人。 (查看原文)
    林雨飞 2013-04-24 17:39:59
    —— 引自第178页
  • 同样,对成功的强迫性欲望也不是来自于追逐成功者本人,但是他并不知道这一点,围绕在成功者四周品头论足的人也不知道这点。 当你奔忙于公交与地铁,公司与公寓间,奔忙于股票与房贷间,大片与cd间,你是否知道自己这么多的欲望从何而来?自己为何要为这些欲望东奔西走?你是否知道人们为何四处奔走拼命赚钱,为何考博出国嫖娼赌博? (查看原文)
    ナツミ 2013-08-05 15:48:53
    —— 引自第148页
  • 成功是一种人性的失败。 (查看原文)
    ナツミ 2013-08-05 15:48:53
    —— 引自第148页
  • 神经系统天生就是用来不断寻求重复体验和新奇体验的,且会在其可耐受的范围内保持其兴奋性,然后不断地寻求快乐,避免痛苦。在音乐中,你会不断遇到主旋律的重复,但是每次又会有所不同。音乐就是为人类的神经系统准备的,它会带给神经系统不断的兴奋感,然后带来快感和掌控感。 (查看原文)
    ナツミ 2013-08-05 16:13:53
    —— 引自章节:立春
  • 人类最大的恐惧,不在于,你知道你会死,而在于发现,原来你的死,毫无意义。 (查看原文)
    2014-01-17 09:04:06
    —— 引自第1页
  • 理想而完整的伴侣关系会经历三个时期:浪漫幻想期、权力争夺期和整合承诺期。 (查看原文)
    1回复 2014-01-17 09:05:28
    —— 引自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