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寺/潮骚的书评 (17)

Bingshu 2008-10-09 00:00:24

《金阁寺》——荫翳的倒错美学

这样一本书,这样一个阴冷的故事。我无法在夏日里感到裹覆的热浪滚滚,而总是迎面撞上袭来的阵阵凛冽。它顺着缺口探入我的身体,然后在里面结霜。幸好借来的是合订本,《潮骚》的古朴纯净又不失时机地重新暖和我的体温,以至于我还会思考。 一直不喜欢日本文学。不知...  (展开)
Clarke 2007-03-11 22:34:27

三岛三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觉得好的小说都是清澈的镜子,我们看进去,遇见自己的影子,于是沉醉其中。   第一次看三岛是在高中。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考试,青春,时光,爱情,全都让我不知所措,这些美丽的东西。拿到一本《金阁寺》。当时也不知道关于这个作者的种种。只是想找样东西,把自己与这...  (展开)
鲲儿 2009-07-08 14:58:30

世上人间厌凋零 晚风催花率先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完《金阁寺》就不难明白为何有人如此执迷于三岛。的确,三岛的文字间蕴含着天才的感受力,既让人着迷又夹杂着恐惧,一如南泉斩猫,自我的迷妄虽去除了但执于手中的却是“杀人刀”。   所有人在希冀美好被留存时,故事的主人公沟口却结结巴巴地说:“美......美的东西...  (展开)
语辕 2015-06-05 16:59:19

金阁寺:回荡不息的本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金阁寺1956年出版,沟口口吃,语言不能表达他,心里藏着金阁寺,是从父亲的反复描述那里继承来的,觉得金光闪闪,特别美。 金阁不光外形美,还在时间的流逝中显出不能毁灭可以永存的印象,不像音乐的美,美而短暂,结束了就完,既不占空间,时间中也有结束,即便绕梁三日,也...  (展开)
tiiiiin 2007-08-12 20:21:03

总是相识的桥段

这本书看过很长时间了,甚至连主人公的名字都记不得了.但是始终有一种感觉就是这部小说真是小的太美了,文笔美,情节美,立意也美.尤其是它是和《金阁寺》收录在一本书中,这前后的反差更让人深深的迷恋书中的是是非非.虽然相较而言,前者要算得上更有名气和代表性,但是后者却始终让...  (展开)
麟云直進 2010-07-28 09:43:23

看得我半夜惊醒

最近心情不好,于是有意识地先看的《潮骚》。挺清淡的一个故事,而且看了开头,就觉得这俩孩子最后会在一起。 我个人是有身体崇拜的。我从不觉得身体的美需要掩饰。因此文中那些对乳房的描写看的我很受用。我觉得作者着力在显示女人的身体美,但也仅此而已。看的我没有不适感罢...  (展开)
之龢 2010-04-22 00:05:50

潮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金阁寺》,再读《潮骚》,很难想象两部小说出自同一位作家之手。正如译者唐月梅在序言中所说的,“三岛由纪夫开展战后文学活动的时候,面对着重大转折的复杂现实,他的意识深层折射出多重的阴翳和二律背反的感情,这种感情将他推向两种极端相反的观念,一是死与颓废,一...  (展开)
蜜虎 2008-12-08 16:29:56

影响

金阁寺 读过两遍 里边颓废 破裂 肮脏 颓废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冲突描写影响了我的写作和甚至思想 让我写的东西默默唧唧又悲观 太注重内心体验和细节描写 喜欢钻牛角尖 让我的头脑变得焦虑 自闭 悲观 把自己丢在悲伤的海底 变成孤独寒冷的石头 不适合高中 或者更年轻的小孩看 需...  (展开)
恺风自喃 2020-11-06 21:23:47

绝望与希望之美

《金阁寺》与《潮骚》放在一起不得不说一声妙极!《金阁寺》的绝望,因绝望而产生毁灭的美;和《潮骚》大海里包容的爱情,海平面上升起,灯塔里照耀出来的希望的美,是如此的不同,却又殊途同归,有人说唐译不好,可我却甘之如饴,也可能是我比较喜欢读鲁迅先生的书吧,这种古...  (展开)
藏马 2017-03-05 16:59:08

伟大的行列

作者的思维太发散,读起来有一点吃力。不过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缺陷的身体必然有缺陷的灵魂,但艺术的魅力不正是把缺陷展示给你看吗?所谓的美,不过是一面镜子,映照的正是自己的丑陋。柏木和我都是明白所谓的美都是短暂的,是注定要毁灭的,所以他们憎恨或是蔑视建筑和文学...  (展开)
浅草-行 2016-07-17 12:47:46

美之毁灭

初读这本书,真的有点无感。一方面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作者铺设大量笔墨于细节描写,却由于语言的转换失掉韵味。但读过之后细细品味回忆,将整个故事串联方明白个中深意。 能看出三岛由纪夫必定是心思非常细腻之人,能把一花一木,每一帧每一秒刻画得如...  (展开)
GHenry 2014-06-23 12:26:31

三岛由纪夫对力与美的塑造

此书《金阁寺潮骚》由三岛由纪夫的2篇小说,即《金阁寺》与《潮骚》组成。 《金阁寺》描写青年沟口素来因自己的生理缺陷而自卑并甚而失去生活的信心和乐趣,唯一的精神支柱是寄托于名胜古迹金阁寺的对美的追求,在相当程度上面是作者自己某种内心骚动的反应;《潮骚》则通过一...  (展开)
月冴 2010-07-03 08:59:13

何处是归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三岛创作的颠峰时期,他写了大量关于美的本质的作品,用时而冷酷的评述美的弊端,又用时而形容癫狂的激情创造美后又毁灭它,崇尚如古希腊超脱精神般的力量与残缺的美在肉体上的体现。混乱如狂躁呓语的背后,隐隐闪耀着的三岛本人在古典与现代转折点上,在大日本帝国毁灭与重...  (展开)
之龢 2010-04-22 00:05:00

美得令人不安的金阁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三岛由纪夫取材于小和尚林承贤焚毁鹿苑寺(通称为“金阁寺”)的真实事件,写成《金阁寺》一书。 小说中以林承贤为原型的是严重口吃的小和尚沟口。小说以沟口自述的方式依时间先后展开。 沟口的父亲是老家一座寺庙的住持,却有着非常世俗的思想。他将沟口引荐给自己在京都鹿...  (展开)
三花聚顶 2009-12-08 19:08:16

金阁寺:关于毁灭,关于重生

沟口的世界毁灭了,然后就象凤凰涅磐一般,在金阁寺的熊熊烈火中,他得到了重生,扔掉小刀和安眠药,抽一支烟,然后活下去.这就是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 金阁寺首先是个关于毁灭的故事.有为子的死,父亲的死,鹤川的死,猫的死以及金阁寺的被烧,在沟口的身边是一连串的毁灭,还有战...  (展开)
龙蛇 2009-01-13 11:52:44

菊花与刀

三岛由纪夫实在的证明了本尼迪克特的观点:小日本幽雅如菊,凶残如刀。 一部压抑阴暗扭曲到了极致,一部清新自然唯美到了极致! 将这两部作品放到一起出版的人,也是个天才!  (展开)
Rubanth 2008-07-15 15:45:42

小说还是自传?

看得可真累,一个小和尚一边生活着一边大段的思考有关人生美丑之类的问题。看着别扭又辛苦。 这故事怎么就不让人相信呢?  (展开)

订阅金阁寺/潮骚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