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史纲(上中下)的书评 (136)

荃玖 2006-05-04 14:52:27

以生命保护你说的权利

柏杨先生当年的《丑陋的中国人》着实让国人郁闷自醒了一番。 数十年后,柏杨先生的旧作的再次于大陆面市(此书曾于1986年在“未经柏杨先生授权,也分毫未取”的情况下出版,不过柏杨先生还是“衷心感谢”的。此等行为余秋雨先生的态度则不然,即使说有好话,也是反话大于正话...  (展开)
阳朔赤壁 2006-09-12 11:45:03

有智慧的中国历史读本

这本书是七月份在北京时一位朋友推荐的,我当时在饭桌上大谈“自由意志”和“挺立道德主体”,朋友在桌子的另一边马上反驳:中国积弱积贫都是儒家惹得祸。我当时大为诧异:打倒孔家店这么多年后,也没见得中国就怎么样了亚?我当时就质问:你的观点从何而来,他答曰:中国人史...  (展开)
小艇 2006-06-13 10:14:27

意难平

《中国人史纲》读完,之前的畅快体验在看到最后一章时,被硬生生拗断。早料到,当涉及到国共历史这样敏感的话题时,内地版本必定会有删减保留,但没有料到这个幅度会大到如斯的地步,最后一章——第三十三章 二十世纪,居然只到了第一节八国联军便嘎然而止,全书完毕,之后的辛...  (展开)
channel 2008-06-03 21:02:02

不一样的历史

买这本书的动因,纯粹为了纪念柏杨先生的逝世之故。 虽然有折扣,但我觉得其价格仍是偏贵。与其装订、纸张、印刷,更觉得物质上不值得。 幸亏内容精彩,心里多少取得了平衡。 有人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是经柏杨先生打扮的小姑娘,是柏杨先生眼中的历史。 在不少的...  (展开)
临渊羡鱼 2005-11-26 22:09:09

好书必读

从不同于我们在学校教育的所知的角度讲述了中国历史。 播扬对一个王朝好坏的评价标准: 1 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疆土; 2 是否用儒术治国,在柏扬的眼中儒术是中国的毒瘤; 3 政治是否清明; 缺点:对历史不是如数家常的人可能有一点不习惯。 1 我们习惯以帝号来指称一个帝王,这...  (展开)
ys 2007-12-27 01:48:55

下次继续写,,,

我有时候会想,我何苦去读什么历史呢 我既记不住年份,可以随口报出炫耀 也得不到教训,以屎为鉴的那是李世民 历史有时很荒谬,却大多不精彩 因为人物实在太多,平均登场不超过20字,并且永远不会有二次登场的可能性 情节则雷同得让最低劣得网络小说家汗颜 商荮王每次玩的女人...  (展开)
Zou 2007-10-30 22:58:21

批判主义精神与儒家风格

吃过小老鼠做的佳肴后,那位消瘦的美事批评家说: “事实上,作一名批评家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他们高高在上,总是把别人辛苦劳动的果实放在鼻子底下俯视,挑剔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错误,或者那根本就是不错误。我们总是批评新生事物,因为在这个众生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批评...  (展开)
sense 2010-01-26 18:34:35

历史的断面

历史总是呈现断面给人们。至于能够从这断面看出些什么,便和个人素质有关。 柏杨的这本《中国人史纲》,是很适合于对历史有一点点好奇又不愿去啃那些文言文的读者的。可能有的读者会认为本书内容深奥、开史学先河,那么多有可能是因为之前对历史的认识仅限于课本、影视、小说...  (展开)
bestadam 2009-02-16 21:31:15

被中国历史震撼!

看这本书,很震撼。震撼历史上中国人民水深火热,没有好日子过;震撼政治斗争不择手段,没有任何亲情存在!不得不承认,我在教科书上学到的中国历史只是她辉煌的一面,而这背后的阴暗一直没有被我发现。深刻地体会到了鲁迅先生那句:中国历史上分为两个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  (展开)
丁丁 2006-11-04 20:49:17

有快感的阅读

对于有点汉奸倾向的我来说,阅读这本书很有快感。记得是刚进大学的时候读的这本书。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还是一个受中学历史教育毒害的小愤青,那时候《环球时报》是每期必买的。读完了这本书,再加上其他一些书,我知道了我们的历史原来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我也就慢慢变成了一个...  (展开)
天使大哥 2021-02-18 23:57:27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断断续续读了一个多月,把柏杨的《中国人史纲》看完了。早在 2013 年时就在读,好在这次啃了下来,这也是我第一次完整读完一部通史。 虽然观点和细节上有颇多值得商榷之处,但史书带给人的震撼和“历史感”无疑是一次认知上的洗礼。 读后体会如下。 1 . 人是一种自私动物。因为...  (展开)
Y7UK2 2012-02-27 22:59:22

《中国人史纲》批评

柏杨虽然有相当多的历史著作,但是有些(在史学上)较为保守的人士认为柏杨并非历史学家(因为他的历史著作尚未达到传统人文科学考据的学术研究标准),而是个作家、思想家及历史评论家。——维基百科 即使不以史学,而以一般读史者的水准而言,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也颇有可...  (展开)
菲欧纳 2009-06-07 15:39:27

“中国人”的历史

这是一本奇书,改变了我对于中国历史很多方面的看法。 首先,这本书没有叫做中国历史而叫做中国人史纲,加了一个“人”字,便让本书有了全新的视角。本书是站在“人”的角度看历史,这里的“人”包括帝王将相,官宦士绅,也包括平民百姓;既包括占中华民族主流的“汉民族”也...  (展开)
pansin 2007-12-12 18:57:47

认识柏杨

初中时期,读过《丑陋的中国人》,没有文化积淀,读起来味同嚼蜡,由于题目的原因,对本书本能的一种反感,对柏杨评价,感觉应该是一愤青。 年过三十,心态大为不同,虽然没有再读《丑陋的中国人》的欲望,对柏杨先生生的书,尤其是历史方面的书籍还是颇感兴趣,白话版《资治...  (展开)
天山 2006-11-03 17:08:27

令人手不释卷的历史书

虽然喜欢历史,但也承认:很多历史书是硬着头皮看的。 但这本书不同。两次都是睡觉前,想拿来随便读一读,唤起磕睡虫以便入睡的。谁知越读越难放手,不知不觉已经两三个小时过去,一本书差不多读完才勉强令自己放手。 一般只有金庸的书对我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柏杨这家伙,写...  (展开)
Mongo 2011-03-15 11:05:48

儒家与奴性

儒家埋头于故纸堆,认为一切东西都是上古的好。提倡大家克己复礼,放弃人的本性。他们沉浸在对过去的无限追忆中,迂腐不知变通。因为这种思想可以保护当前利益集团的统治地位,所以获得了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道家提倡清静,不要作为,任凭事物自然发展。这样做在...  (展开)
Echo·1900 2008-03-21 11:08:40

柏杨真的公正吗?

这篇评论是多年前写的……有点太过愤愤,先留着吧 ---------------------------------- 记得当初买柏杨先生的《中国历史年表》,对上面的一句评论印象很深,“柏杨著《中国历史年表》,按年纪事,脉络清晰,事件分明,并有司马迁《史记》之风,臧否人物于不动声色之中。”...  (展开)
小鹭 2008-07-03 17:20:55

《中国人史纲》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是一部从黄帝下至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的中国通史(遗憾,没写清朝的覆灭和中华民国)。本书乃柏杨入狱时撰写,他在火炉般的斗室中,或蹲在墙角,或坐在地下,膝盖上放着用纸糊成的纸板,和着汗珠,一字一字地写成。由于大家可以想见的原因,某些史料...  (展开)
这个世界会好吗 2008-05-29 17:14:55

我是这个版本的编辑,我来说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陆陆续续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说同心这个版本差,或者可怕的剪刀手之类,还有位朋友骂"愚蠢的编辑"的,呵呵. 我想可以作几点说明: 一,同心版的文字,是直接使用台湾远流的版本,但编辑时,是同时参考了原来中国友谊版本的.可以这样说,也许会有同心版比友谊版错别字更多的情况(实际上我...  (展开)
zergback 2007-12-27 07:38:24

角度新颖

书还不错,有些角度很新颖(相对历史课本)。比如: 1,从人性角度分析问题(比如外戚专政),从地理角度分析问题。 2,视野开阔,不局限目光于中原正统王朝。 3,不以中国人而自大,指出很多中国人得缺点。 4,不像历史课本里直接划定某个朝代得国界,而是清楚说明中国版图上...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 (共136条)

订阅中国人史纲(上中下)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