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的书评 (332)

江海一蓑翁 2013-01-23 09:57:07

宏大制度下的个体之殇

莫言的这部小说从其题目开始就值得仔细玩味。“蛙”只是一种生殖力旺盛的水中动物,同时又与“娃”同音,象征幼小的人类生命。在小说中,姑姑晚年对蛙的恐惧,源自其内心深处对自己扼杀的两千多条娃娃生命的忏悔和不安。除此之外,“蛙”又与造人和生育之神“女娲”的“娲...  (展开)
Paradox 2013-03-04 22:28:36

最初的莫言和现在的莫言

《红高粱》与《蛙》 我并没有了解莫言的作品到如此之程度,取这样一个标题完全是因为自己恰巧先读了《蛙》后读了《红高粱家族》。我阅读兴趣非常杂,因此读莫言也是很随性而至的事...  (展开)
Delia. 2012-11-29 18:07:28

文字快感

莫言的《蛙》,因为有朋友赠我,于是抓紧时间看了。 《蛙》的故事通俗易懂,结构上虽然用书信体和最后复合一个剧本来形成情绪的重奏,但讲述方式和语言都是平凡的,情节发展脉络完全按时间线走,甚至普通的倒述插述闪回都通通没用,读起来非常不费力气,这是让我很惊讶的地方...  (展开)
鹿一轻 2017-01-17 17:15:14

繁殖癌的狂欢?

小说前半部分有吸引人的地方,主要是集中在对姑姑所做所为的描述上。在一群尚未学习专业的现代知识的邻居中,姑姑一开口的义正辞严,科学论断,专业的治疗,使得姑姑这个主要形象鹤立鸡群,隐隐地还是有向来的英雄主义作品中那种感觉,姑姑就是个正面的百战百胜的英雄人物。对...  (展开)
天天的龙猫 2013-04-07 11:17:20

一个女人的史诗,一个时代的悲剧

蛙,同娃娃的“娃”音译,亦同女娲的“娲”音译。 从生命学意义上讲的是人类繁衍的那些事儿,但事实上却是用轻松幽默的笔墨在讲述姑姑这个不平凡女人的炼狱史诗,讲述中国60年代的那些计划生育之内,计划生育之外的篇章、点滴。 在高密乡的土地上,孩子出生都是...  (展开)
微笑凯哥 2021-04-07 13:25:24

读莫言《蛙》浅谈重男轻女思想

这是一本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首位中国籍诺奖得主莫言先生的作品,也是一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这是一本描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计划生育的那一段历史,整部作品读下来很沉重,小说很魔幻,作者写人性真实又大胆。 另外:“蛙” = wa = “娃” 书中有提到说吃煤的情节,媒是自然资...  (展开)
Komorebi 2020-01-16 21:41:15

《蛙》

谁还记得年轻时候的姑姑是个多么英气的姑娘啊,她像个天神一样握着科学的医学技术降临在陈鼻他娘艾莲的床前,打飞了那个腐朽愚蠢的老娘婆,帮艾莲顺利生下了儿子。 可是后来那个矮胖粗壮、行动笨拙、头发花白蓬乱、嗓门嘶哑粗野的她,被人用剪刀扎的鲜血淋漓的她,在小跑娘坟前...  (展开)
Ricky.J 2013-08-12 18:13:00

三个小伙伴

读完《蛙》,我想说说在一个单位内长大的三个小伙伴的事情 第一个小伙伴是独子,父母是双职工,在九十年代,家里父母双职工那基本上物质条件算是相当优越,什么新的玩具,好吃的,好玩的,旅游都会最先在他家里出现,天生的优越感让他有点放荡,未读完初中便因打架滋事缀学了,...  (展开)
徵音 2012-11-23 14:34:47

我也来谈一谈莫言

说来惭愧,第一次听说莫言,还是在谁谁为七堇年的《大地之灯》所写的序文里,文中称小七已经接近“严肃作家”莫言,当时,都对这“严肃”二字深感敬畏。后来为了学习严肃,我买过一本附送电影光碟的《红高粱》拜读,很遗憾,我发现“严肃”原来不是我所欣赏得来的风格。...  (展开)
满心欢喜满心忧 2013-04-21 20:07:48

小说家的悲悯之心

莫言自己在序言中提到,一部长篇,一部大家手笔,应该拥有大苦闷,大悲悯,大抱负,大精神的内涵。他重点说了一下“大悲悯”,也是最触动我的地方。 他说,只描写别人留给自己的伤痕,不描写自己留给别人的伤痕,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揭示别人心中的恶,不袒露自我心中的恶...  (展开)
里澳 2022-09-05 08:04:55

从我的角度看到的蛙的几个主题: 人性的自私通过主人公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主人公经历了两个同样的决定婴儿生死的场合,最初因为惧怕事业受损、别人非议而决定不要,但是在发现没有人在乎之后,便决定生下来。主人公对于这个生命的决定从来都是出自于别人的看法,别人的建议,...  (展开)
未注销 2022-01-10 12:46:47

在历史车轮的滚滚车轮下,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蛙》是我这几年来看的第一本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的近现代史太过于血腥和曲折,任何置于那个时代的故事,都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一抹红和一抹黑。而莫言却能在这里找到平衡,他对所有苦难的描述都是点到即止的,也没有渲染太多角色内心的痛苦和矛盾。 他只让各个角色上舞台上走一...  (展开)
Jaryang 2021-01-27 18:23:08

在时代面前,我们终是彷徨无度的蝌蚪

史书上有哪些轻描淡写但很残酷的话:“我们走了一些弯路。” “蛙”是“娃”,也是“哇”,也是“娲”。姑姑是救人的天使,也是引产的恶魔,她是忠诚的战士,也是救赎的罪人。在那个时代里,我们用弯路遮盖了一个个还没落地的生命,被剥夺生育的男女,更多的是怀恨而死的母亲,...  (展开)
三笠 2019-03-02 20:19:06

我们最大的错误正是忽视自己的错误——《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酿成悲剧时,我们总是会寻找一些理由为自己开脱。但我们往往会忘记,真正的救赎是从内心忏悔开始;从反思我们内心潜藏的罪开始。 因为只有当你真正直面自己内心,毫不掩饰自己的过错,勇敢、真诚地扯下最后一块遮羞布时你才能明晰自己的罪。尽管这一过程十分疼痛,但它却是放...  (展开)
四叶🍀 2017-08-18 22:00:59

蛙叫蝉鸣,又一夏

立秋了,南方诸多地方仍然持续遭受着阳光气焰嚣张的挑逗,风懒懒地吹过,稻田里的蛙依旧在激烈地争鸣着吧… 关于蛙的记忆,早已搁浅在孩童时代了。 莫言大师笔下的蛙,它在书中所象征的意义以及诠释的寓意是极其深刻的。 书中有一段关于蛙的描述:蛙类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人跟蛙...  (展开)
三月迷藏 2017-08-04 00:06:19

蛙的反思

这是我第一次读莫言的作品,说说我的第一次感觉吧。其实读完之后整体感觉蛮平淡无奇的,在不知不觉中读完了,但是却不知道是什么吸引了我读完的。虽然姑姑是个悲剧人物,但是却没有一点苦情的元素,相反的是对姑姑这么深刻的刻画,个性鲜明。读完后却对姑姑的一生哀叹不已,虽...  (展开)
其实都咩有 2013-09-25 17:37:23

关于计生,我深有体会

我是90年出生的那批孩子,两年之后,我有一个小弟弟出生了。然后,我妈除了要给刚出生就有肺炎的弟弟守医院,还要不停的去村委会计生办接受教育。然后还被罚了钱。我印象中,是2000.在九几年的时候。现在想想都咬牙切齿。 《蛙》这本书,就是通过革命时期,根正苗红的从接生婆...  (展开)
郭劲秋 2013-02-13 20:27:40

那些农村计生口号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我在网上看到很多张农村计生口号的图片,当时的我被那些夸张雷人的计生口号弄到牙都快笑掉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笑得越多,越证明我是多么的愚昧,这种愚昧是让人可恨的。为什么我没有想到,夸张的计生口号,反映出农村的生育血泪史。愚昧来自于无知...  (展开)
下辈子去当考拉 2012-12-09 12:30:44

追着风的体验还是不错的

一直在关注自己的读书体验。换句话说,我在有意识告诉自己,不要远离书籍,全凭这一点,我让自己记着我是哪里来的。 不要投诉时间的匮乏,不要抱怨心情与工作的量比关系。我就是远离了书本。尽管我现在每天真的是手里拿书才能工作。我心里比谁都清楚。闲话少叙吧...  (展开)
九玖 2021-12-03 15:41:09

娃的偏旁是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女娲造人,青蛙产卵,娃娃哇哇,生命始于此 ! 莫言的《蛙》主要叙述了姑姑作为乡村妇科医生的传奇一生。 可能大多数人看到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她的反思和忏悔,她的伟大和宽厚,还有以姑姑为代表的计划生育工作者内心的矛盾,但同样作为女性,我看到的更多是无数女性的悲惨和...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6 17 后页> (共332条)

订阅蛙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