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几录 短评

热门 最新
  • 38 北窓 2011-08-08 13:03:54

    有些人爲什麽連paraphase作者的觀點都做不好卻來黑作者?作者什麼時候不懂文獻學了?是因為你們心中的文獻學不是目錄版本校勘而是其他什麽很H的事情嗎?作者什麼時候說她贊成“見南山”了?不要把描寫當成觀點好不好。

  • 25 琴酒 2017-04-22 11:10:16

    立论甚高且有说服力,对一种“写下的、固定的、可以被还原的”原本的拆解,如果说文献学的一重目标是“判别材料给个能兼顾所有真材料的解释”,那么许多时候在判别一步就开始动用阐释后的阐释,一个无解的死循环。很喜欢讲中国文化高度自觉所以渴望天真的那一段,用言说谈论忘言,说陶渊明既是作者又是述者,诞生了对乞食这种“叙事”感的诗的精妙分析,但如果是用它来看《饮酒》的话,就觉得好像有点把诗歌太过往performative方向读解,我更倾向于看到这些诗里自我对话和排遣的成分。另外就是,最近论文读了批陶渊明研究,内部未尝了断的不同见解/争辩何其多,远不是宋学传统下的铁板一块,在她以传统陶渊明研究为论辩对象时,也自行塑造了一个均一和简单化的论敌吧。

  • 10 阿闲闲 2015-06-07 18:06:04

    敷衍了得,然证明欠佳。很多时候表示怀疑本身反而不会招致更多的怀疑。但田晓菲也许是深谙矫枉必须过正,当她直截地站在传统的反面的时候,无疑是把问题过于简单化了。只有当她不是为了反驳某人而写的时候才是她写得最好的时候。

  • 5 陆秋槎 2009-01-23 19:31:34

    搞文献搞得这么有可读性,难得

  • 18 啊呜 2010-10-06 15:44:23

    这本书写得拧巴,题目是宇文所安所爱,全文纯然是宇文所安的研究口气,我不知道田晓菲花了多大的力气来摆脱自己从小所受的传统中国古典文学教育来达到海外汉学家的研究思路——当然,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 6 邈邈 2014-12-08 00:19:29

    我们没有一个权威性的陶渊明,却拥有多个陶渊明。

  • 4 筱堂 2017-05-09 21:46:59

    可算是一本祛魅之书,通过中古文学版本的流动性,演示了想象另一个陶渊明的可能,推崇历史主义的审慎的阐释态度,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多有会心之谈,也不乏隔膜之处,且说是提供另一种可能,终不免有还原的执念。从附录对《停云》的解读来看,似乎所安君比田秋水更理解这首诗。十七年五月九日阅讫于长沙望岳楼寓次,时闻蛙鼓,将入夏矣。

  • 3 匪廢費·老🐰 2016-07-06 22:02:30

    Tian的成名作。手抄文本流動性所造就出來的「陶淵明」,人格形象決定異文選擇,異文選定又反過來證明人格的循環論證,能夠在她的文本細讀中得到重新審視和批判,也不過是一種妥協罷了,而詮釋的本質在於又一次賦予意義。感謝@1315128 的生日禮物。#壹陸讀#062

  • 6 已注萧 2012-11-12 21:36:51

    和后来的《烽火与流星》相比,显得刻意而凝滞,更像是一篇论文。另,不喜欢田晓菲解读诗词,工工整整,流于表面,像是一本干净的作业,却不带半点感情。

  • 4 罔两君 2017-09-22 11:49:11

    久闻其人大名一直没读其书,今天读了觉得很好啊,哪有传闻那么不堪

  • 2 文禾斗 2017-06-28 23:27:44

    就前面有意思吧。

  • 1 深山夜读 2007-11-11 22:30:26

    对于古人的文字,今人所有的解读都是误读。 但田晓菲的研究,是一条新路。

  • 5 吴盐 2012-06-29 18:05:40

    真心觉得出国做汉学的多不是真心做学术的料

  • 3 多闻阙疑 2019-11-19 00:22:56

    在文本流传的过程中形成数量众多的异文,可能是贯穿整个中国文学史的现象,尤其是诗歌在创作之后必然要经历口传和手抄的过程。宋人整理、刊刻陶渊明集只留下了关于异文的单纯文字注记,其他各类信息都随着抄本的亡佚而消失,利用这些简单的信息还是很难对抄本文化展开深入的讨论。另外附录作为“版本叙录”,是不是太过外行了一点……

  • 5 哭之笑之 2019-04-15 10:04:08

    【藏书阁打卡】 手抄本文化中的陶渊明,不稳定的文本与参与删改的读者,异文与原文难辨,“得”的传统和历时意识形态的变化与想象,断裂而从虚幻被建构为真实的集体记忆,西方后现代思潮解构原本与作者的神话,重新在“异文”中发现一个焦虑的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安得返自然?” Ps:有人论证《五柳先生传》文末赞曰不合自传,其实是扬雄:《汉书·扬雄传》中“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等文字,均出自于扬雄自序。由此,还产生了反复“改写”这样一个复杂的现象:《汉书》作者将扬雄自己的自传性文章改写进了他的本传,陶渊明又根据《汉书·扬雄传》的部分内容,写进了《五柳先生传》,而沈约等人又将《五柳先生传》这样与“自传”无关的作品之内容改写进了《陶渊明传》。(再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非“自传”)

  • 3 随心所欲 2018-05-29 18:22:02

    不够阐释学的阐释学研究——我很好奇用这种方法的作者,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潜在假设也可能是被树立起来的形象而已,比如宋人树立陶,我们树立宋人,然后又用我们树立的宋人去树立陶。 然后进入了无限阐释的循环怪圈,还是读读诗吧,毕竟诗还是为了美,而不只是阐释的吧?

  • 8 非文 2019-01-01 23:33:07

    两星半。其实想法很好,以手抄本切入唤起人们对于中古文本流动性的注意。引言除却个别用语过度外(比如意识形态的选择,比如每一个抄本都是一场独一无二的具有历史性和时间性的表演,人们一个个在文本上留下了他们的痕迹从而改变了文本)是可以打四星的。但是,对于陶诗的解读太让人失望了。借用田女士自己说的一句话:当我们在一篇作品中刻意寻找某种情绪和寓意,我们总是会如愿以偿。见望之辩,田女士偏向明显地寻找“望”的证据,并且努力和“山”发生关系——“通过观看获得了山的神理”,又勾连到苏轼的“壶中九华”。田女士这样强调异文,为什么不指出“此中有真意”的另一个文本是“此还有真意”呢?如此与山何碍?(当然一定是“此中”更好)以及拉出一句话孤立分析,不顾诗歌的整体风貌,诘屈聱牙地解释一通,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实在难以欣赏。

  • 0 PooomBooom 2010-10-28 16:16:17

    随便翻翻,没有认真读,觉得有些隔。

  • 1 段段 2019-08-26 22:55:35

    为批而批、为驳而驳……有点没意思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