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局中局 2》的原文摘录

  • 人活在这个世上,总要坚持一些看起来很蠢的事。 (查看原文)
    豆友155824010 2赞 2017-01-09 22:20:24
    —— 引自第232页
  • 文科没有什么真理,全都是论资排辈罢了!那些东西不够精确,无法量化,只凭一张嘴,谁是谁非根本是笔糊涂账。 (查看原文)
    女子十八罗汉 1回复 1赞 2015-07-23 17:28:39
    —— 引自第215页
  • 人活在这个世上,总要坚持一些看起来很蠢的事. (查看原文)
    Ms.老王 2014-02-06 09:32:14
    —— 引自第232页
  • 古物身上,带着古人古事,真正的研究者,使命不是买卖它的价值,而是还原其中的真实。 (查看原文)
    夹心软糖 2015-03-29 19:58:32
    —— 引自第266页
  • 这个世界上,可怕的不是恶人,而是蠢人。 (查看原文)
    女子十八罗汉 2015-07-23 17:21:28
    —— 引自第196页
  • 名珍五十,宝泉十流 (查看原文)
    Phoebe 2016-09-24 16:55:13
    —— 引自第120页
  • 南京在古董行当里被叫做“关都”,取关窍之意思。 北京为正统,郑州和西安为两只大眼 而长江以南只有南京和成都能与之比肩,是南派古玩的两座都城 (查看原文)
    Phoebe 2016-09-24 17:16:48
    —— 引自第124页
  • 事实上很多事情,你不去上心纠结,它才会显出意义来。不是忘记,不是逃避,而是暂时地退开一步,让头脑恢复清明。 (查看原文)
    豆友155824010 2017-01-09 22:11:56
    —— 引自第166页
  • 像大眼贼说今天吃头锅的红烧肉,意思是说这是一座明墓一一明太祖姓朱嘛一一头锅是说之前没盗洞,里面藏着好东西的概率很高。 吃现席有个特点一挖开基室之前,谁都不知道里头是什么。有可能有稀世珍宝,也可能哈啥都没有。所以买家一般都先付一笔辛苦钱给盗的,谓之打赏,保证盗基的不管挖出什么,都有一笔保底的收入,不至于白干;另外一个用处,则是排出座次,谁的赏钱多,谁就能优先选。有财大气粗的,甚至会来个包桌。 眼下挖出这么个值钱的瓶子,大眼賊露出肉痛的神情一一他已经收过保底的赏线,这瓶子哪怕是柴容出的,他也只能放手给人一一他把瓶子到地上,退开几步触强一笑:“你们来看看吧。” 赏钱给得最多的那人站出来,笑容满面地接过瓶子,来回端详了几遍,却没给其他人递过去,双手环抱,抬头说了一句:“几位,这个我先吃了。 我们四个先是一证,随后纷纷纷面露无奈之色。 一般吃现席的规矩,要等坟墓里的东西全都掏出来,一字排开,然后再按照赏钱多寡,一人挑一件,如果还有剩,按次序重复直到挑光。这人上来就把这瓶子占了,有点霸道,但规矩上不能算错。 再者说,他已经动用了一次优先权,要等到我们四个都拿完,才能再挑。到时候能剩下啥,真不好说。从这个角度来看,吃现席和石差不多,全看运气。有人只花几百块钱,就能撞到件唐三彩;有人一气包下十来桌坟,却只得了五六斤死人骨头。 于是我们也只好忍气吞声,等着看还有什么菜能端出来。过不多时,大眼贼又从盗洞里起出六七件东西,堆在地上。里面有一尊锈蚀得不成样子的铜香炉、一片长命银锁、半片腐烂的丝绸、两个小陶碗,还有一堆散发着霉味的铜钱。 (查看原文)
    W虎牙W 2018-04-25 20:38:18
    —— 引自第5页
  • 倒斗的时候挖盗洞,一般是一个在洞口守,一个下去墓穴里挖明器。可是人性本贪,时常有守在洞口的人起了贪心,把明器接走以后,一铲子把取宝的活埋。所以合伙盗墓的大多是亲戚,而且得是血亲,但儿子害老子的事也时有发生,后来规矩变成了儿子下洞,老子守坑,这才保得平安无事一一别看是个小小的转变,里头可透着不少人性的道理呢。 (查看原文)
    W虎牙W 2018-04-25 20:44:02
    —— 引自第13页
  • 但我仔细一琢磨,不得不承认他这一手算盘,打得是相当精明你想,如果买家把这些赝品当真,他就白赚一笔大钱;如如果买家识破其中破绽,那也没什么,东西是当着你的面从坟墓里掏出来的,就算赝品,那也是墓主陪葬的赝品,跟办席的人可没关系。吃现席本来就是碰运气,别说收到假货了,就是颗粒无收,你也只能当是哑巴亏。万一失风被警察逮住,也没关系,大眼贼只需把这东西的破绽一亮,证明是赝品,至少能脱去倒卖文物一条罪名,最多是个诈骗罪。 (查看原文)
    W虎牙W 2018-04-25 20:50:22
    —— 引自第15页
  • 这方砚是我在壮年之时,替一位老朋友鉴定的。那时候我正值得意,一时忘形,心神失守,犯了和你一样的错误,误判此砚。结果我的一个仇家盯住这疏漏穷追猛打,老夫几乎声名狼藉不说,还累得我那朋友家破人亡。后来我千方百计找回此砚,带在身边,就是为了时时警醒自己。你要知道,咱们五脉以“求真”立世,这“真”却却是最难求的。一时真易,一世真难,若不谨慎,百年功名,很可能会毁于一鉴。 (查看原文)
    W虎牙W 2018-04-26 17:31:15
    —— 引自第27页
  • 鉴定文物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看器物缝隙里残留的土壤颗粒。一件东西在土里埋得久了,会和周围的土壤产生种种化学变化。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埋设手段、不同的材质,变化都不同。只要检验颗粒成分,大致就能判断出其真伪。这种特征是经年累月形成,很难做旧一一所以造假者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去找盗墓贼合作。盗墓贼挖开一座坟墓,偷了里面的明器,而挖出来的那些几百年老土,就被这些人给收走了。他们不动明器,只收土,有点买椟还珠的意思,所以叫“买椟”。老土弄回来以后,堆到一个坑里一一不同年代的不能混堆——然后再把赝品埋进去,浇上催化剂,这叫“焖锅”。一般埋上几年,这老土跟新器就粘紧了,破绽就算是给抹平了。 (查看原文)
    W虎牙W 2018-04-27 10:10:32
    —— 引自第54页
  • 可我简直不敢相信,刚才那纯熟精密的勾饰技法,居然是一个瞎子画出来的。 要知道,盲人画画不稀奇,但给瓷器勾饰则是另外一回事。立体的的胎坯不同于平面宣纸,勾笔也不同于毛笔,釉料的性质与墨质更是大不相同。釉上彩是一种勾法,釉下彩是一种勾法,纹饰怎么搭配,比例曲度怎么调,颜色怎么抹,动笔前都得胸有成竹,勾的日时候还得随时调整。 一个盲人能做到这些,她得对勾饰和瓷器熟到什么程度啊? 素姐见我半天没说话,又拿起一个胆瓶,在手中旋了几圈摸准了器型,挥笔勾画,一会儿工夫一幅松鹤图便呈现在瓶上。庸手瓶上作画往往时涂时抹,而素姐的运笔毫不停滞,极为流畅,仿佛一切都已经重复了千百遍,烂熟无比,当真是神乎其技。 “我在顺州汝瓷研究所待了几十年,这么多年来,我只钻研瓷饰。你把一件事重复几十年,就算想忘都难了一一卖油翁怎么说的?惟手熟耳。” 素姐一边说着,一边倏然停笔搁瓶,整个人如渊渟岳峙,面上却不见任何自得,反带了丝苦涩。而我已然震惊到说不出话来,我实在没想到,在这里会遇到一位大国手。 “这里高仿赝品的纹饰,全是出自您的手笔?”我说出心中疑惑。素姐缓缓道:“成济村所有高仿的订货,都会送来我这里。如何烧造上釉我不管,纹饰这块,我有自信可以描摹得不露分毫破绽一一你闯进来来的时候,我正在工作。” 我说怎么大半夜的她还待在工作室。对一位盲人来说说,日夜本没区别,说不定夜里清净,更适合她干活呢。想到这里,我轻呼一口气,肩膀垂下。之前我就有猜测,一个造假的作坊,必然会有高手坐镇。如今看来,成济村的镇坊之宝,应该就是这位素姐了,难怪怪刚才那些人对她如此恭敬。 (查看原文)
    W虎牙W 2018-05-03 13:22:48
    —— 引自第70页
  • 素姐不疾不徐道:“《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徽宗朝一位叫张择端的宫廷画师所画,这你是知道的。张择端完成之后,将它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亲题“清明上河图”五字,并钤上一方双龙小印,收入宫中。可惜没过数年,靖康之变,这幅画遂落入金人张著手中。所幸《清明上河图》是无上精品,收藏之人无不精心呵护,它在金、南宋、元三朝之间辗转数十手,没毁于战火。到了明代,这画先归朱鹤坡,后传徐溥、李东阳,然后落到了嘉靖朝的一位兵部尚书陆完的手上。陆完极为喜爱《清明上河图》,每天都要玩赏一番。他临终之前,叮嘱自己夫人说这幅画是传家之宝,一定定要收藏好。他没想到,这一番叮嘱,却牵扯出一桩大事。 素姐语调平淡,到这里却突然挑高,跟说书似的。我忽然想起来,素姐刚才说她五一年正在学画,看来在研究瓷器勾饰之前,她本是丹青圣手,书画才是本行。她常年被囚禁于此,憋了一肚子丹青掌故无处抒发,好不容易逮着个肯听的,索性一次说个痛快。 素姐“看”了我一眼,继续道:“陆完死后,陆夫人谨遵遗嘱,把《清明上河图》缝在枕头里,片刻不离身,连自己亲生儿子都不允许碰触。这位陆夫人有个外甥,姓王,平时也对丹青极为痴迷。他早听说陆家藏有《清明上河图》,垂涎已久,只因陆完看管得太严,不敢张口来借。好不容易等到陆完死了,他就去找陆夫人,央求看一眼。陆夫人被缠得没办法,就对他说你只能在阁楼上欣赏,不许拿走,不许带纸笔,而且不许说给别人听。这姓王的的外甥满口答应,空手登上阁楼,先后连看了数十次,前后两三个月,然后凭着惊人的记忆力,愣是默摹了一张一模一样的出来。” 我倒吸一口凉气。别的风景画人物画也就罢了,《清明上河图》画的可是汴梁全景啊,上面房屋、舟桥、器器物、牛马、旗仗一应俱全,还有几百个不重样的汴梁市民。这位王外甥能默誊一幅出来,记忆力可真是不一般。 素姐这时话题一转:“嘉靖朝有一位大奸臣,名叫严嵩,他有个儿子叫严世藩。严世藩为人歹毒,嗜... (查看原文)
    W虎牙W 2018-05-03 14:58:51
    —— 引自第75页
  • 戴熙在这里说得很清楚:他从前看过一幅号称宋徽宗真迹的《及春踏花图》,但是那个画风太差,一眼就看穿是假的。但是这幅假画上的双龙小印,却像是真的,戴熙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今天他去宫里看了《石渠宝笈》里收藏的的《清明上河图》,推测测出《清明上河图》差不多缺了三分之一的长度,其中包括徽宗的签题和双龙小印都不见了。戴熙意识到,很可能《清明上河图》在这之前被人剪走了三分之一,裁成若干碎片,分别补缀到其他十几幅赝品里去,《及春踏花图》只是其中幅而已。如此的杰作,居然落得残缺不全的下场,还以真充假,真是令人伤心。可是《清明上河图》是天子收藏的,他不敢多说什么,只好记在这里,等后人来考证吧。 戴熙说的这个情况,在古董造假中很常见。造假者经常会把一张真画或字帖剪碎,补到十几甚至二十几张假画上去。这样一来,假画几可乱真,当成真品去卖,利润可翻几十倍。戴熙一生爱画,当他发现《清明上河图》也遭遇了这样的劫难,失落的那三分之一水不可能恢复,一时之间心神激荡,才会写下这么一张字帖。 我放下话筒,对《清明上河图》的坎珂经历、终于有了一个通透的了解。 当时在画院里绘制汴河景色的,一共有两个人,张择择端和另外一位不知名的作者。宋徽宗选中了张择端的画,亲题“清明上河图”五字与自己的签题,又配以双龙小印。另外一幅画,则被存在画院之中,湮没无闻,姑且代称为乙本。 《清明上河图》一直流传到明代,在李东阳收藏之后,此画惨遭毒手,被裁掉了三分之一。造假者把这这三分之一剪碎成十几甚至几十片,制成了一批赝品。其中最重要的一幅,叫作《及春踏花图》,留有双龙小印的那一片《清明上河图》绢布,即补入了这幅画中。 到了嘉靖朝,残缺不全的《清明上河图》正品流入严嵩手里。与此同时,吴人黄彪拿到了乙本,并以此为底,制成了几可以乱真的《清明上河图》赝品,并流入王世贞的弟弟手里。等到严嵩败亡,这一真一赝... (查看原文)
    W虎牙W 2018-05-05 15:45:20
    —— 引自第240页
  • 玩古董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人说是眼光,有人说是人脉,其实都不够准确。古董这一行玩到极致,真正讲究的就两个字:“缘分”。所以老一辈玩古董的人,大多信命,相信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不强求。若是一件玩意儿跟你没缘分,你把它强弄到手,这叫逆天而行,会招引无穷祸患,那件古玩不再是善品,反成了噬主的凶物,轻则身败名裂,重则性命堪忧。 (查看原文)
    叽里咕噜 2022-12-06 11:37:44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夜半盗墓“吃现席”
  • 鉴定文物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看器物缝隙里残留的土壤颗粒。件东西在土里埋得久了,会和周围的土壤产生种种化学变化。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埋设手段、不同的材质,变化都不同。只要检验颗粒成分,大致就能判断出其真伪。这种特征是经年累月形成,很难做旧一一所以造假者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去找盗墓贼合作。盗墓贼挖开一座坟墓,偷了里面的明器,而挖出来的那些几百年老土,就被这些人给收走了。他们不动明器,只收土,有点买椟还珠的意思,所以叫“买椟”。老土弄回来以后,堆到一个坑里一—一一不同年代的不能混堆 一一然后再把赝品埋进去,浇上催化剂,这叫“焖锅”。一般埋上几年,这老土跟新器就粘紧了,破绽就算是给抹平了 (查看原文)
    叽里咕噜 2022-12-17 18:58:48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寻访郑州瓷器造假窝点
  • 这就好像警方不一定有犯罪分子的确凿证据,只要寻个足够将其羁押的理由,再慢慢审出真相来便是。 我按捺住心头狂喜,万里长征,终于走到最后一步了。 (查看原文)
    叽里咕噜 2022-12-18 08:43:14
    —— 引自章节:《清明上河图》是赝品?!
  • 135 所以也有人说,斗口斗的是器、是技,射覆射的却是人、心 (查看原文)
    叽里咕噜 2022-12-18 09:36:11
    —— 引自章节:《清明上河图》是赝品?!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