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的书评 (34)

小凤 2013-10-28 16:02:48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让我直面死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般人看到的都是生活的美好,佛看到的却是世事无常给人带来的痛苦。 人是个奇怪的动物,总是把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过滤掉,把自己的优点放大,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比如“人人都要死”,可是人们都在避讳这件事。年轻时认为死亡和自己无关,年老时又不愿意死、害怕死。经常的...  (展开)
raickey 2014-07-22 23:37:13

勇敢地谈论“死”这件事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死,作为哲学的终极命题,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显现出诗意和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甚至对死表示出渴求和向往。 这实际上体现了人性的残忍。因为在我们谈论死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直面死亡,当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真的会像文字中表现得那么坦然从容吗? 当你和父母、恋...  (展开)
小凤 2013-12-30 13:28:49

向《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作者Tom Cathcart提问

Tom Cathcart毕业于哈佛大学哲学系,并在芝加哥大学学习了神学。毕业之后Tom开始了他的哲学事业,但是按照他的话说,他开始了自己“一波三折的事业”。Tom曾在大学任教,后来又成为了一名芝加哥的缓刑犯监督官,常年和当地街头黑帮打交道,他的工作类似于蓝十字和蓝盾协会的医...  (展开)
小凤 2013-10-28 16:51:01

生为徭役,死为休息

我国伟大的哲学著作《庄子》和《列子》二书中都记载了下面这样了则故事。中国式的“终极关怀”,比起“与主同行”、“永升净土”这类西方和印度式的“雄心勃勃”的终极关怀来,在超脱、圆融与透彻方面自然更进一步。   ——川流   孔子在卫国的路上, 看到一位年近百岁的...  (展开)
某乌鸦 2016-02-17 20:17:47

也许我们只是为了对抗死亡焦虑

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在其理论中说,每个人都有“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惧”。正因为对死亡感到恐惧,人们才会专注于自身产生的变化,从而导致神经症的形成。 死亡如此让人焦虑、使人恐惧,千百年来的文化便将其设为禁忌,禁止讨论、甚至试图彻底否决——颇有一股弗洛伊德式防御...  (展开)
海爹爹 2017-11-09 17:26:58

关于死亡,不妨换一种思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段时间看的一本关于死亡的哲学书(换个角度也是一本很有趣的笑话集和名人轶事大杂烩),谈到了死亡、永生、灵魂、天堂等诸多话题,文笔幽默,各路哲学大咖轮番上场,也有一些名人名言古怪轶事,穿插的小笑话也透出黑色幽默的意味,值得作为茶余饭后思考人生的时候想想如何面...  (展开)
豆儿的豆瓣 2013-10-24 15:58:26

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

生与死是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尤其是死亡,经常会在你的大脑中不期而至。对死亡的恐惧笼罩着我们,怎样面对? 这本小册子探讨了死亡和永生,让我们正视生与死,在各种诙谐幽默的小故事中思考死亡。 海德格尔在现代死亡哲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对死亡哲学的贡献是其“直面...  (展开)
雪地里的水煮蛋 2011-01-29 00:12:41 Viking Adult2009版

死亡的意义?有点失望啊。

作者前2本我还挺喜欢的,这本新出的时候还到处都借不到。不过读了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可能死亡这个话题实在离自己生活太遥远了? 基本没有考虑过其意义。 笑话太多,理论穿插的一般,结果就是读了感觉颇离散,没有能体会到整体意义。 只说个稍微有印象的点滴: 关于永生一个...  (展开)
石头娘 2013-10-24 15:03:14

很多冷冷的小段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克莱拉去看精神病医生,说:“医生,你得帮帮我丈夫,他觉得自己是台冰箱。” “我觉得没什么好担心的。”医生回答,“很多人都有无伤大雅的幻觉,慢慢就会消失的。” “但你不知道,”克莱拉坚持道,“他睡觉都张着嘴,里面的小灯让我睡不着。 ——摘自本文小段子  (展开)
momo 2022-01-31 14:44:12

每个人都会死亡,但我以为我自己不会。

一开始奔着神秘学去的,大部分在死亡与幽默中,这是一本哲学书。 有人说哲学最终终极问题就是自杀,其实知道这个,无益于自己,解决方法就是活在当下,啥也不要,去看电视。 死亡这种终极,人不可能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活着,但是可以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去死。关于自杀这个问题是因...  (展开)
伊文的小天地 2020-06-14 22:05:08

活过,就是一种荣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上周看完了一本很好玩的书《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是美国两位哲学家卡思卡特、克莱因的作品。 这本书,通过与另一个人的谈话,把世界各个时期哲学家、神学家关于“生与死”的观点引出来,然后再通过美式笑话,破解这些“专家”们的看法。 生与死一直是我国人们...  (展开)
然后就失踪了 2015-05-09 10:33:51

我以为所有人都不会死,我以为分别永远不会来

3月末的一天上午,我妈打电话告诉我外公可能不行了,让我赶紧回家。处理完手里的事情,赶到老家市医院时已经是傍晚。走进病房时,外公刚吃了一小碗蒸蛋,妈妈正在给她擦嘴。病房里外婆、舅舅舅妈、小姨姨父都在。看见我,外公露出很开心的笑容,简短的说了几句话,就开...  (展开)
郭琳静Grace 2015-03-10 11:58:58

这个题目不小心戳中了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摘抄: • “如果我让死亡进入我的生命,接受它,直面它,就可以摆脱死亡的恐惧和生活的琐碎——那时候我才会自由地成为自己。” • “人类没有“本质”,没有什么预先设定的目的,跟橡胶鸭子不一样。人类自身什么都不是,而橡胶鸭子就不一样,在浴缸里呆过三个小时的人都...  (展开)
hashmapping 2023-02-25 22:41:51

直面人生的虚无感

大约在十年前,上高中的时候,我买了这本书,当时的主要诉求是发掘一些用来在写作文的时候装逼的材料。 之所以觉得读这本书可以用来装逼,是因为里面大量提及了海德格尔。要知道,在我上中学的那个年代,海德格尔可是装逼利器,作文里要是不提一笔海德格尔,都不好意思让阅卷老...  (展开)
夜月懒猫 2022-07-03 17:52:08

非严肃甚至略带诙谐的死亡哲学的探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生命死亡的探讨,本来应该是这个严肃的话题,但书中却是用诙谐幽默加之不少小笑话进行相应的填充,将那种严肃的气息冲淡了,书中提出不少哲学家的观点与语录,但本就没有怎么看过哲学相关的书,基本只处于听过(有些连听都没听过)的状态,对应的观点理论更是不甚了解。但是至...  (展开)
芙啦薇 2022-04-02 15:21:51

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

这本书可真慢热,读了三分之一的时候,感觉这本书差极了。「死亡」本来就是一个非常难写的题材,人人对死亡的认知相差无几,也没什么拓展的余地,无论是从医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学都有太多人写过。 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目十行,心急的想汲取点自己不曾接触过的观点,...  (展开)
我有一个想法 2021-10-07 14:40:30

《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

BOOK:《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卡斯卡特,克莱因著 胡燕娟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SHOP:微信读书 READ:21.08.26-21.08.30 阅读原因: 被名字吸引,今年是对死亡主题比较好奇的一年。 阅读体验: 开始读的津津有味,因为穿插的笑话都能get到笑点,后来就觉着很一般,...  (展开)
brainzhang 2021-05-19 18:00:52

读了很多段子;会心一乐

读了很多段子;会心一乐; 我刚毕业的时候从事矿山设备维护工作,需要到全国各地的煤矿井下工作,一般一呆就是一天;老实说除了累成狗,也没经历啥危险;但是老呆在地底下1000米的地方,在各种大型综采支架轰鸣的割煤机前面吃灰,总是想的多一点; 当时单位给我买了20万的地险...  (展开)
穆纛雔 2021-02-10 18:14:08

20210210,第九本,每个人都会死,但我以为自己不会,Thomas Cathcart,3.5/5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快餐小品,全书大部分的亮点来自吉尔·艾斯纳的恰当笑话。按照众多哲学书的惯用逻辑顺序,讲完叔本华就该海德格尔接着。而这本也紧连着写,却毫无悲悯地消极步调,十分可爱。 每个笑话都切题可能是这本书最大且唯一的优点。单独拿出任何一个笑话,及上下文呈现的生命哲思,都够...  (展开)
李依诺 2021-02-05 14:36:43

关于死亡,你和他们想法一样吗?

我读过两本关于死亡的书,《相约星期二》和《西藏生死书》。 《相约星期二》,讲述一个渐冻症患者如何一点一点失去行动能力、语言能力,然后走向死亡。 《西藏生死书》,讲述人死前的濒死状态。 今天,分享刚读完的第三本关于死亡的书,《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4条)

订阅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