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的技术的书评 (23)

JaneYao 2014-11-18 20:38:39

模仿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明天就要在我市召开了。马化腾会来。对,没错,腾讯的马化腾要来。就是好多人口中只会“抄袭”的腾讯,那个“抄袭”MSN、新浪微博……的腾讯。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知晓QQ的人比知晓MSN的人多;我们不能否认的是QQ在当今中国已成为第一网聊工具,而MSN已成明日...  (展开)
story,bo 2014-09-27 19:23:09

何不去模仿?

小学的时候大家沉迷于各种经典的国产动画,《小蝌蚪找妈妈》、《黑猫警长》、《猴子捞月》等等。其中,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动画片,一位挂着酒壶,背着帽子摇摇晃晃爬上山的货郎,在树下小憩的时候被猴子偷走了帽子,货郎急中生智,利用猴子会模仿的习性,引诱猴子醉酒,...  (展开)
emmmmm 2014-11-19 10:35:00

在模仿的技术下建造城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我也曾以为,模仿是一个贬义词。但是我们从来不知道,“在不断重复模仿和模仿中出现的各种失败,形成了别人无法模仿的风格。”模仿是一种初期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创造出新元素的东西,成为被模仿者。 其中提及印度商贩的例子,觉得很...  (展开)
超牛熊猫哥 2015-02-13 23:30:25

为什么他们能成功

同样是模仿,为什么有的公司能成功,有些公司无法成功.这并不是凭运气. 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依靠组织结构和制度环境. 产品体验,技术能力,不相上下的产品,如果都来自于模仿或者说copycat抄袭,真正能长期保持这种优势的,一定是建立在能持续推动这种创新的组织结构和激励制度环境上的. ...  (展开)
ss 2014-11-18 21:11:31

【笔记】模仿是为了推陈出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p5模仿是需要高度智慧的理性行为。 P6在商务世界,模仿一方面就是从优秀的样本中得到灵感,得到独特构思的模仿;另一方面模仿为了方便顾客,从恶劣样本中学习好的知识。 通过别人的实验错误和结果,积累自己的经验和敲门才是最好的。 P15通过向范例学习原理原则,一边消除实践...  (展开)
塞外烟 2014-11-18 09:41:04

请问,你会模仿吗?

家乡的小县城盛产海带,海带加工厂遍地开花二五六。原工作单位培育的深海小海带,与传统的海带不同,是目前唯一通过有机认证的,并且更嫩营养更丰富。 前边介绍家乡干吗呢?原单位以深海小海带为原料,配以相应的辅料经过必要的加工程序,制成海带,全过程无任何...  (展开)
红气球 2014-12-01 00:39:29

让你的模仿更有技术

日本的企业经管理念向来是备受推崇的,此书单从“模仿”而成说,细解了何为模仿,为何模仿,从何而模仿等细则。 本书作者井上先生在商业导论的过程中提出了多种案例,个人觉得书中最为经典,也是相对最为熟悉的案例就是“7-11”的模仿。日本7-11之父,铃木先生日本大型超市...  (展开)
吉祥Stephanie 2014-11-24 09:00:34

了解到底掉,才有其他可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同一本书,每个人关注的点都不一样。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看完这本《模仿的技术》,让我眼前一亮的竟是如何在股市上选择好公司。 比如说股市上出现一支名为格莱珉银行的股票,抛开复杂的...  (展开)
荔枝雅 2014-12-18 22:27:12

模仿的本质是创造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似乎都羞于去模仿,更多地去强调创意。“你做这个事情怎么这么没新意呢?早都有人做过了。”似乎只有去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才是一项壮举。说到模仿,有两个耳熟能详的成语,“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但很不幸,它们都是带贬义的。 ...  (展开)
影子亨利 2014-11-13 12:22:22

从模仿到创造

记得大学企业管理课程里有一节课讲的是微创新,当时的课程还主要是从产品的角度出发,将模仿与创新的边界概念模糊,使看似相悖的两种生产模式有了平滑的过渡地带。从产品的角度,单纯的微创新如果无法保持持续性,将会面临发展中掉入“山寨”的危机,如何通过深入理解各...  (展开)
后浪 2014-08-20 12:19:13

通过模仿实现革新

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以破坏性的革新,让欧美企业饱受其苦。90年代之后,日本企业的革新步伐减慢,经济也陷入困境,发展速度被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国家超越。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作者作为商业模式专家,一直在思考企业如何革新的问题。他认识到,“在商务世界里...  (展开)
程言成语 2023-01-30 13:15:45

低估的含金量

在创新概念大行其道的当下,模仿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其实却在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中无处不在。模仿不是亦步亦趋的复刻,而是知其所以然的还原;模仿不是同领域的死磕,而是他山之石的攻玉。因此,模仿有立意,为了满足目标客群的需求,解决经营过程的痛点。 一是神似强于形似。...  (展开)
投资系 2021-10-06 12:12:20

全书摘要

2021-10-06 原文:虽然得出结论有些早,不过我认为在世界上至少有两种类型的创造性模仿。其一是为了提高自身,从遥远的世界学习让人意外的知识的模仿。在商务世界来说,就是从优秀的样本中得到灵感,得到独特构思的模仿。 想法: 2021-10-06 原文:另一类创造性的模仿是为了方...  (展开)
绿叶蜗牛 2022-07-07 18:09:54

模仿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能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15/3/26 阅读留笔,至此历时6日阅读完毕。 模仿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能力,它会形成学习速度的快慢,专业能力的深浅。对于个体来说,这是一种个体自我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是经验的沉淀和适应环境后的变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文化的传承与竞争力的提升。所...  (展开)
大满满 2018-08-09 20:30:12

《模仿的技术》之优势计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企业如何从”山寨”到创新 作者:[日]井上达彦「卡片作者」沙拉 井上达彦:1997年取得神户大学经营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广岛大学、早稻田大学任教,而后于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兼任教学研究员。目前,他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兼任沃顿商学院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竞争战略和商...  (展开)
北京老李 2017-04-20 23:31:23

创新的必经之路及思考

老李拿到这本书很薄,但看书花的时间相对较长。150页正文,作者的注释用了将近20页。说明作者写书《模仿的技术》不是抄袭,文中所到之处都有出处。 对于中国创新之难在于“一窝蜂”,没有美国的“IP”主义,没有国外著作权、编写权、创作权,老李曾经说过,让原封不动的产品或服...  (展开)
拆书帮 2017-02-24 12:23:27

公司靠“模仿”渡过转型期,可行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据说:莫扎特也是从模仿别人的音乐开始,最终创作出了独创的音乐。 据说:模仿一词带有贬义是从近代才开始的。在古代,完全照抄榜样,是学习的基础,受到人们的尊敬。 据说:多次进行产业革新的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也曾说过“我做的事多半都是模仿别人”伟大的公司都是...  (展开)
进进soyoung 2016-02-24 22:49:22

读书笔记

有模仿的意识,突破熟悉事物和不熟悉事物的共同点 向谁模仿,跨行业,海外,过去 商业上的模仿最好的结构化模仿,有利于避免竞争,搞清楚商业模式,如何为谁提供什么产品服务 pvar,现状样本蓝图逆运算实行 模仿的创造性,同一事物不同角度就有不同的模仿 向谁如何模仿,内外和...  (展开)
喜乐君 2015-11-28 22:52:36

企业转型推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第一遍读完这本书,内心很是畅快淋漓,此书不仅对于分析企业的当前战略有值得借鉴的模型(P-VAR),更重要的是,从我们很多人不以为然的“模仿”(我们往往把模仿与盗版、剽窃相联系,而赋予了额外的感情贬义)出发,一步一步构建了跳出“山寨”的阴影,而走向创新的道...  (展开)
e 2014-12-19 17:20:47

批判山寨,不如学会模仿

山寨是近几年才彻底火起来的词,山寨出于模仿这个词源,本意就是仿造的假货。望神州大地无处不见山寨的存在,一出门处处可见肾机,但总有那么几个细节与真的肾机不同,有一段时间总爱盯着人家的手机分辨真假。这是低劣的抄袭。再看现在将目标放在中国第一手机品牌的小米,虽...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3条)

订阅模仿的技术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