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图书成为武器 短评

热门 最新
  • 20 阿布 2015-04-26 23:28:27

    除了有两处将“解冻”译为“融解”,一处将布罗茨基译为布罗德斯基,将帕氏情人伊文斯卡亚及其女儿在波特玛城流放时间误写为1950-1953(应是1960-1963)外,翻译流畅。纳博科夫和阿赫玛托娃对《日瓦戈医生》评价不高。CIA的角色只有三章,可能是因取得的档案不多。

  • 13 柏林苍穹下 2015-08-12 01:56:16

    如果一个钱学森能抵五个师,那么帕斯捷尔纳克可抵五个军团。美国中情局与苏联克格勃在《日瓦戈医生》出版前后的暗中角逐,某种程度上验证了意识形态才是第一统治力。

  • 4 思郁 2015-03-31 15:50:21

    人名翻译有瑕疵,瑕不掩瑜,很好看

  • 8 犯罪系数Zero 2016-10-18 12:41:28

    苏联派作协围剿帕斯捷尔纳克,让我想起了乾隆要满朝文武作诗骂戴世明,独裁者整人的手段都是一样的恶心

  • 3 Mr_Doctor 2018-02-21 02:55:00

    立场不同 正义也就不同 屁股决定嘴巴 当我们不是旁观者的时候 话该怎么说?人言如水道 宜疏不宜堵 要决堤了 就什么都能成为武器了

  • 3 事多疲狸 2020-04-09 21:54:23

    仍记得当时买这本书,也是因为说「不能再版」。而今再读,书里帕氏,书外方方。读史早知今日事,隔江犹唱后庭花。[2015.10.18]

  • 0 希米格 2015-05-10 14:44:07

    2015069~曲折复杂心酸啊~

  • 1 天龙八部半 2015-07-16 21:30:50

    还是很用心的,翻译有不太妥的地方也能接受

  • 1 绿禾 2015-11-08 21:59:48

    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的出版过程。

  • 1 烟斗客甲 2015-08-17 17:24:05

    帕斯捷尔纳克是著名诗人,《日瓦戈医生》是他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在谋求国内出版无果后给到了意大利出版商手中,从此围绕这部小说的出版和传播引发了越来越大的波澜。赫鲁晓夫在下台后阅读了这本小说,他说很后悔没有在当时自己读一下,他认为是可以出版的。在海外出版后,苏联国内开始掀起一轮批判高潮,在诺贝尔文学奖得奖后声势更猛,很多人感觉斯大林时代又要来临,给作者的压力持续加大以致决定拒绝领奖并一度考虑自杀。美国情报机构始终把这本书当做武器,秘密研究方案并资助出版和传播,以派送和袖珍本的方式在各种国际聚会上散发。帕斯捷尔纳克的妻子季娜伊达和情人伊文斯卡娅在书中有大量描写,妻子照顾他的生活,情人与他更有默契很多幕后工作仰赖她。基于国际影响力,帕斯捷尔纳克只是被冷藏直至1960年去世,自发悼念数千人。

  • 0 Adora 2016-02-05 14:36:44

    愿苦难的暗流,温暖生活的冷酷。

  • 0 似云 2019-07-27 14:11:16

    time will tell

  • 2 奔流123 2017-02-22 22:23:24

    如果在斯大林时代,为了防止帕斯捷尔纳克获诺贝尔奖,估计会以叛国罪直接毙了他吧。从某种程度而言,时代毕竟是往前进了一步,虽然看起来依然显得那么可笑。

  • 1 我愛freitag 2021-04-01 00:33:46

    馬克思主義政黨明白宣傳的重要性,當然也懼怕文藝。所以日記也被說成了刀子啊

  • 0 (。-`ω´-) 2017-04-02 19:58:57

    伟大小说家总有三个特征,经历战争,性事复杂,灵魂的自我救赎。斯大林为什么没动他恐怕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因为是同一种人吧

  • 0 徐培荣 2021-11-23 15:37:57

    补记。是真的好看,帕斯捷尔纳克的经历远比他竭力宣传的作品精彩

  • 0 雪晴 2022-06-05 17:09:20

    很棒的研究

  • 0 梦夏无眠 2022-11-07 14:22:10 上海

    帕斯捷尔纳克生平曲折经历为线索,参杂了中情局对于促进《日瓦戈医生》俄文版出版和将其运进苏联的行动,苏联作家联盟对于帕氏作品的批判和对其本人的批斗。

  • 0 这么近,那么远 2020-01-18 10:34:27

    按需。“1956年5月,一位意大利书探专程拜访俄国诗人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他带走了帕斯捷尔纳克首部小说《日瓦戈医生》的原始书稿。帕氏相信该书不可能在苏联出版,因为官方认为此书攻击1917年革命,是一株无可救药的毒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