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叛乱 短评

热门 最新
  • 69 友好的境外势力 2015-08-28 18:04:31

    这本书非常好,信息量巨大。大致讲这几件事情:1基因是复制子,它们追求自己的利益,这些利益和载体(人)利益不同,它们随时可能牺牲载体利益。人应该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为基因的目标服务。2人脑有两种心智,自发式系统和分析式系统。把载体利益放在第一位需要培养用分析式系统覆盖自发式系统的能力。3把载体利益放在第一位,首先要实现工具理性。4自发式大脑有一些计算偏差会阻碍工具理性的实现。人脑进化速度赶不上环境,现代社会充满了针对自发式系统的陷阱。5进化心理学家的错误:将基因利益和载体利益混为一谈。6(算法)智力和理性截然不同,理性(狭义和广义)对实现载体利益更重要却总被忽视。7模因也是自私的复制子,可以为了自己的复制牺牲载体利益。8广义理性:从多个阶层评判欲望和偏好,实现理性整合。“恶魔般的递归性”。

  • 33 2024年的ks 2017-03-12 16:02:53

    斯坦诺维奇的这本书,是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平克(《心智探奇》)、卡尔曼(《思考快与慢》)和丹尼特(《意向立场》)等人工作的总结和扩展,其价值取向很鲜明:利用广义理性,追求载体利益。在越来越物化的达尔文氛围中寻找人的意义所在。

  • 26 魏知超 2016-07-05 22:33:48

    跟斯坦诺维奇的另一本书《超越智商》一样,理论框架/核心观点很牛逼,但论述啰嗦、琐碎,同样的一个观点在各章中反复呈现;另外,对普通读者并不友好,密集出现的术语几乎不加解释,更像是一篇超长综述而非科普书。

  • 28 亦然悟 2018-07-29 19:49:10

    内容很有启发性,然而可读性极差,严重怀疑译者是不是谷歌翻译冒充的?摘录书中一段文字大家体会一下:“这也是我们第3章提及的一个公理——公理就是这样的规则,要是能广为遵守,就能保证我们预期效用最大化,即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对我们而言最好的结果——而且这个规则,几乎没有任何人会不同意。”某人说,如果一本中文书需要你翻译成英文的语法结构,然后才能够理解它在说什么,那本书的翻译一定很烂。以前不懂这是啥意思,现在算是领教了……

  • 9 2015-07-13 16:52:40

    告诉我最后他在讲什么……But总体不错不错

  • 10 广隶小山豆 2019-04-20 16:52:48

    翻译的人辛苦了,但的确读起来不像是中文。我读的非常艰难,常常因为语言的流畅性打断了思路。

  • 3 暴走系乙女药 2018-03-10 23:10:19

    一个妈妈辛勤养育自己孩子的过程,只是为了帮助基因培养有机容器233333

  • 6 水湄物语 2016-04-08 15:05:35

    看完第一章已经惊呆,感觉会是一本小小改变人生的书籍。 已入手《自私的基因》

  • 3 谢行知 2015-08-14 22:06:20

    “当我们从事下列活动时,其实就是在创造意义:努力执行二阶评估;努力实现我们偏好层级中的理性整合;尝试实现我们不同一阶偏好的一致;对于我们生活中的符号意义表现出警觉;看重作为载体的我们具有的价值,而不是让自发式系统中的遗传倾向在一个变化中的技术环境里牺牲我们的利益。所有这些活动都界定了人类的独特性:他们获得了对自己生活的控制,以一种地球生命行为中的独特方式——理性的自我决定。”

  • 3 了了 2016-01-22 13:07:59

    去年看的,和《自私的基因》一脉相承,如何用理性对抗基因和莫因

  • 3 农人 2015-07-23 18:31:44

    基因和模因的利益都可能与载体的利益冲突。当冲突发生时,基因和模因将不惜一切牺牲载体的利益以实现自我复制。而载体想要为自己谋福利,必须动用自己的理性(注意区分智力与理性),识破基因和模因的阴谋(模因甚至比基因更阴险可怕),反思省察自己的信念、欲望、目标,然后行动。嗯,最后两章,看得略晕,要再读。

  • 2 时雨 2018-10-05 13:23:23

    韭菜的叛乱

  • 4 苏C 2015-11-04 21:15:26

    我们是基因用于自身复制和表达的载体,二者利益未必总是一致;常态是载体服务于基因而非相反。人脑相应进化出两种心智,自发式系统和分析式系统。自发式系统直接快速,但自发式大脑有一些计算偏差会阻碍工具理性实现。人脑进化赶不上环境,现代社会充满针对自发式系统的陷阱。基因和载体利益冲突时,把载体利益放在第一位需要培养用分析式系统覆盖自发式系统的能力。但狭义的工具理性也未必服务于载体利益,而可能服务于另一复制子模因的利益,尤其是人类社会从礼俗社会(社区和个人关系)向法理社会(正式规则和机构)变迁后。因此需要广义理性来对工具理性进行强评估,采用一部分理性来评估理性自身是无奈的纽拉特式项目。第7章对坏模因判断的标准尤其精彩:1对载体有害2不反应世界真实面目3排除未来模因从的安装4抵制评估。后两点的典型是宗教

  • 1 深溪虎 2018-10-31 20:11:47

    不太好懂,其实也没有完全看懂,但是感觉很有用。

  • 3 Chill Power 2018-01-28 20:08:30

    真的很学术枯燥,硬着头皮读完,看的时候不投入思考的话完全不知道说什么,有点费脑。最后他自己给全书做了总结:当我们从事下列活动时,其实就是在创造意义:努力执行二阶评估;努力实现我们偏好层级中的理性整合;尝试实现我们不同一阶偏好的一致;对于我们生活中的符号意义表现出警觉;看中我们作为载体具有的价值,而不是让自发式系统中的遗传倾向在一个变化的技术环境中牺牲我们的利益。所有这些活动都界定了人类的独特性:他们获得了对自己生活的控制,以一种地球生命行为中的独特方式-理性的自我决定。

  • 2 SeahorseWish 2018-04-12 10:02:25

    有点玄。充斥着很拗口的术语:纽拉特式反思、二阶欲望、模因丛、亚个人实体…东拉西扯,从机器人讲到达尔文,从认知系统讲到进化心理学,从基因讲到模因,从消费心理的难琢磨讲到市场、美元的丑恶。不能否定大规模的既有现实,只能最终呼吁大家寻找真实的理性?excuse me?断断续续啃了小半年,扣掉二星的别扭表达,加回一星纯粹是为自我感动。

  • 3 北纬 2018-01-13 22:50:00

    感覺既無趣又無益,非常啰嗦,翻譯也不好。大多數篇幅都是在羅列現象和理論框架,基本沒什麼說服力。 讀《自私的基因》的時候並沒有對meme這個概念有什麼意見,但這本書非要從基因角度著手寫meme以及號召人們“用強評估戰勝一級慾望”,我覺得非常牽強。跟基因不同,meme不具備遺傳性,而且是人為創造出來以滿足某個人或某個群體利益的東西,其中的利益衝突並不是複製子與載體的矛盾,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矛盾。 另外,自發式系統和分析式系統並無本質區別,過度強調人類主體(說得好像人類真的有自由意志一樣),過度將基因/meme擬人化,把基因/meme和人類置於水火不相容的地步,簡直有點被害妄想症了。

  • 1 道上的 2018-05-22 10:43:29

    斯坦诺维奇的书 读过几本都不错

  • 1 censored dump 2018-07-26 10:24:02

    斯坦诺维奇对自私基因和双系统做了系统的勾连,论证载体在不同复制子加载的认知程序中如何突破,更深远的,如何界定自我、找寻意义。他引入工具理性和广义理性、强评估的纽拉特过程、高阶偏好、符号效用、元理性、表征能力等概念,强调了分析式系统/理性对自发式反应/一阶偏好包括理性自身的评估和批判,这构成了生命对基因/模因的叛乱,在比喻意义上,也是人对非人程序(资本/权力)的反动。全书将认知的结构不断外推,包括1.现代社会的去语境化 2.智力和理性分属算法和意图水平 3. 表征能力支撑符号生活 4市场的优化不是人而是欲望 5 人非体验机,理性的自主产生意义。斯氏从一条迥异于哲学的路径,得出古希腊式的结论:认识/反思你自己&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复制子不对这个世界做判断——它们就是这个世界。只有我们判断”

  • 2 十六 2016-05-09 02:39:06

    其实应该放在读了《进化心理学》和《自私的基因》之后来看的。复制子的说法很能让人后背生寒,相反的角度看问题确实非常有意思也很容易颠覆认知,但是和《人类简史》一样,一些论证还是不足,猜想也很多。另外……感觉叙述的条理不够清晰,重复的内容不少。 但总的来讲,很值得一看。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