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与被看 短评

热门 最新
  • 6 斐君 2015-12-23 22:27:24

    此书写作结构还是比较清晰的,叙述也算精当,特别是对M.弗雷德对极少主义批判(《艺术与物性》)的分析,显示出了迪迪-于贝尔曼毒舌又精确的叙述功力,不过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还要算引起了我系统阅读本雅明的兴趣,因为读罢此书,我对极少主义的兴趣还是远不及对作者知识结构之复杂的钦佩。

  • 4 艾吉奥 2016-04-23 23:02:49

    正如丛书的名称“艺术迷宫译丛”一样,此书有些地方显得拗口晦涩,谈论当代艺术需要大量的当代理论,有时候当代艺术就是一种艺术概念,看见与被看,就是一种视觉的两端,总少不了主体与他建构的世界。

  • 6 天龙八部半 2017-10-03 16:18:02

    论述有点繁复。放着一堆约定俗成的译名不用,把书名人名作品名翻得乱七八糟,想顺着注释继续扒材料都嫌麻烦,难不成是为了给“艺术迷宫”多增设关卡

  • 3 光昕 2016-03-16 14:01:46

    作者反复提及的本雅明《过渡录》指的是哪本书?是《拱廊计划》吗?

  • 2 anggg 2020-01-17 23:36:15

    形式是什么? 形式是一种遗留。我拿一个模子,做了一个人型橡皮泥,这个人型橡皮泥具有的线条、印记,就是模子遗留下来的东西,这个遗留下来的东西,才是形式。语言、笔墨,都是模子。 所有的形式,都是遗留。 遗留,是一种不在场的在场。 形式是一种在场。

  • 1 井方 2020-08-21 19:52:12

    不是很好读,只有分析托尼·史密斯关于视觉的“空”的问题时引人入胜,将其作为一个视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个无声的问题,犹如一张紧闭的嘴。”

  • 1 Zoe Diao 2018-01-14 13:39:01

    15年夏在当代moma见到作者,买下此书,但唯唯诺诺不敢上前要签名。终于读完了。

  • 4 2019-03-14 21:36:01

    "当由清晰的物体构成的世界不复存在时,我们的感性存在就失去了依托,它将描画出一个空洞无物的空间。在夜里出现的就是这种情况。我们面前的夜不是一个物体,它包容着我,它渗进我所有的感官,它窒息我的记忆,甚至几乎抹去了我个人的身份。我不可能再躲在自己的感觉中,并从这些感觉出发来观察在一定距离外显示出来的物体轮廓。夜是没有轮廓的,它直接触摸我。"

  • 1 Eco 2020-01-14 19:03:59

    《我们所看见的,正在凝视我们的》Ce que nous voyons, ce qui nous regarde。不好读,但的确是一本好书。辩证图像,让我们重回本雅明。有点朗西埃谈贝拉·塔尔电影的感觉。

  • 2 肉汤 2018-04-21 00:05:39

    论述精彩,看了三遍

  • 1 春子 2016-04-24 20:55:58

    翻译的是在搞脑子,看了一半放弃

  • 0 不全 2018-06-18 23:01:42

    以托尼史密斯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几个章节比较易懂。最后三章由于缺乏对于¨辩证图像¨,¨延异¨,¨光晕¨等词的理解,读起来非常吃力,铩羽而归。比较可惜的一点是,译者没有采用一些专著的既有译名,未译作品也没有标注原名,使查找文献变得比较困难。

  • 0 theObscure 2016-03-16 13:22:11

    需要在更了解本雅明的时候重读,后1/3第一遍没看懂。有个疑问,作者设置的“人面对棺木产生焦虑”,和存在主义者发现自为|自在时的焦虑(恶心, etc.)是一回事吗?

  • 0 里相玉 2022-03-28 23:42:47

    从去来游戏一章开始渐入佳境,对2001的黑石碑所做的最深入探索(雾),形象从何而来?先补上墓葬(匮乏的形象)的知识空白,结合童年的“去来游戏”推出了艺术人类学的基本命题(死者和阴影,在场与缺席,是否一定要超越摹仿原则存疑);以形象-物的模棱两可罩下的双重距离重解本雅明的灵晕(aura),顺带解了现代主义的创新难题,罗莎琳·克劳斯在打格子的方法中发现原创性迷思的地方,于贝尔曼则看到了非同义反复且非溯源宗教体验的“辩证形象”。随着这个思路进行下去,竟然还可以反思形式主义的脉络,你写的好啊写的好啊,真就是只想一口气看完

  • 0 Kiera_ 2022-10-01 22:17:44 浙江

    要是写论文的时候读就好了

  • 0 清欢生 2022-11-06 10:10:42 广东

    非常美 非常喜欢

  • 0 Stout 2024-01-14 17:02:24 浙江

    在看见与被看之间存在的一个关于距离的秘密。

  • 0 覃小卿 2024-01-14 15:45:49 上海

    作品很有启发性,但是翻译太吓人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