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罪2:教化场的书评 (45)

读眼 2008-10-23 11:34:24

蔡骏可以休矣!!

读《心理罪之教化场》有感 悬疑小说爱好者大抵有以下几个习惯:安静的时候独自阅读(我更倾向于在深夜中,捧一杯白开水);越是惊悚越是不能自拔,甚至沉浸于阅读带来的这种快感,相互交流恐惧感毫不避讳——这无异于换种方式对作者进行赞赏;像夏日围炉吃...  (展开)
莹然其华 2010-03-24 01:43:04

好书!

那天我答应老公只还书不借书,无负担好好逛街的。 但是还书之后我对他说:“我就进去看看,就看看,不借。” 再然后,我发现了这本书,立刻抱在胸前:“谁也不能把我和这本书分开!”老公无语。 这本书是久仰大名了,高居长居当当排行榜,我也看过介绍,很有意思。 的确,...  (展开)
本来老六 2014-12-18 13:52:17

聆听和倾诉是最后的拥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完雷米《心理罪》系列【教化场】,准备说点什么,否则无法释怀。昨夜连夜看完了【第七个读者】和【心理罪】,最大的感觉是一种善意。一种用死亡,用裹尸布换来的倾诉,终于遇见聆听的善意。   故事的破解并不复杂,但浸润的感情非常饱满。这种饱满不仅意味着过...  (展开)
萧秋水 2015-02-28 21:40:07

天使堂和教化场

在我读的雷米的三本书《画像》、《城市之光》和这本之中,我最欣赏的是这本。 也有漏洞但是总体能够自圆其说,相比《城市之光》有个更立得住脚的心理基础:对科学和名利的追求。这里面又分为三个代表人物:周老师、杨锦程和陈哲。三个人有不同的追求和选择,也都直接推动了情节...  (展开)
🐘 2014-10-06 10:58:26

自救和复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其实今天一口气读完了三部小说,先是《心理罪》中的画像和教化场,之后又找了心理罪“前篇”,《第七个读者》。第七个读者更像是后续故事的铺垫,后面的故事才真正打动人心。 雷米在文中说的原话我已忘记,大意应是是人毁灭的不是自救就是复仇。这样的复仇不是谁杀了自...  (展开)
李白写了几首诗 2014-01-28 14:36:33

人心是否可以教化

心理罪算是中国推理的优等生,而教化场就是这个优等生交出的最优秀的作品。 看了这么多推理小说,我始终认为日系推理是最杰出的,而能跟日系推理媲美的中国推理就是这本教化场。 虽然能猜到,但是猜到的东西还是让人无法相信,制造他人的心理,玩弄他人的命运,这才是犯罪的...  (展开)
譬如朝露Carol 2012-11-14 21:07:05

罪恶的果实2010.09.28

第一次一本正经地写读后感,不是为了完成布置的作业,所以写的马虎一些,仅仅是个人的一些感受,不讲求那格式,会跑题也说不定。 整部作品第一感觉很压抑,但却欲罢不能,彷佛坠入了无底黑洞,那过程,很过瘾。第二部《心理罪》的结尾,让我疙瘩一下,委实接受不了主人公最后亲...  (展开)
屋里厢 2010-08-22 15:22:22

《心理罪》与犯罪生活

心理罪》与犯罪生活   我一直觉得自己有着很强的死本能,好比我喜欢看恐怖片,好比我喜欢蹦极(虽然只有一次),好比我喜欢在黑暗里靠感觉摸索,好比我喜欢翻翻心理书籍,而最重要的是,我喜欢看悬疑小说,尤其是一部标着“心理悬疑”的小说——《心理罪》。于是,每晚抽出...  (展开)
灵机一动 2019-08-25 21:01:28

一群精神病人

一群精神病人用杀人的方法治病,病因却是精神病医生,医生们自相残杀干掉了自己。故事结束。主角在一旁吃瓜或者扮演傻瓜。我猜作者大概是想说,精神病医生都是精神病。要不然没法解释他们做这些事的原因,正常人绝对干不出来这些事。用科学研究做解释也说不过去,难道影响一个...  (展开)
Yan 2013-02-01 12:37:10

心理学研究要遵守伦理性原则

本书的悲剧源于心理学研究者的不道德,违反了伦理性原则,伤害了被试,被名利冲昏了头脑。 看完这部,我更心疼方木了。 看到贴吧里很多人骂廖亚凡,其实没什么好骂的,她的好与不好,其实很多都由不得她选择。因为方木对她的照顾,她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这个叔叔对她很好,...  (展开)
朴素 2011-10-09 08:55:32

心理罪之教化场

《心理罪之教化场》(雷米著·重庆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心理罪之教化场》的构思非常精巧,在重重迷雾里讲述一个犯罪的故事,可谓一气呵成。其中的主角警官方木其实是一个“穿线人”,所有的案件通过他来展示出来,而重心则是那些千奇百怪的心理罪。心理罪,看似新颖,不过乃...  (展开)
。。。 2017-10-13 13:08:24

教化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并非书评,因为自己并不具备评论一本书的能力,只是简单的说说感想而已。 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有小半个月了,中间好多天都没读。其实读前面的情节的时候总觉得写的挺平淡的,感觉自己快要读不下去了。但是又不会放弃一本书,所以还是坚持着读了下来。终于在读这本书的倒数第一...  (展开)
拉克丝 2015-04-18 15:09:44

Skinner's box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平心而论,中国的推理小说一直不是很好。不像科幻小说界,一个刘慈欣就把中国的科幻小说抬到了世界级的水平。因此当我看到中国推理小说第一人的时候便抱着十分好奇的读了心理罪系列的《教化场》。说实话,最后的那个伏笔比起那个已经被人读烂了的东野圭吾稍逊的不只是一筹,前...  (展开)
momo 2013-09-25 21:35:04

儿童与青少年的悲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一部减少了对方木的性格展现,更着重于强调社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书中的杨展、廖亚凡、夏天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心理阴影,在他们小心翼翼的伸出手去寻求帮助时,却得到了各自不同程度拒绝。 杨展的父亲杨锦程对其毫无亲情可言,对...  (展开)
阳台观陌 2012-11-14 08:43:54

你凭什么就比小白鼠高级?

故事写得不错,交错三个叙事角度最终汇总,叙事技巧比较高,具体内容里面也有不少专业内容,人物形象比较鲜明,情节和个性都站得住脚,基本经得住推敲。   唯一就是,所谓科学的价值,与人类的伦理,到底是怎样的界定。   作者显然认为,科学试验不应超越人类道德伦理,不...  (展开)
茉陌 2010-08-17 10:16:44

极之普通

看完《心理罪:画像》后,顺便看了之二《教化场》,觉得作者应该有所成长吧。不过反正这本号称中国版“沉墨的羔羊”的书没有给我任何出人意料或者惊悚战栗的感觉。觉得跟第一本比都差远了。  (展开)
天涯歌手 2010-03-23 19:10:21

心理剧。。。。。。。。。

好久没有一本书能够吸引我放掉手头的所有工作趴在床上一口气看完。记得上次这么做还是大学时看《弹痕》的时候了吧。 总算找回了一点学生的感觉。 这本书总体感觉不错,可能是先看了《画像》的原因吧,所有带着一些个人的猜想和感情来读的,让我惊奇的是我竟然猜...  (展开)
Micky 2010-01-02 18:48:44

很一般的书

开会的时候借来看的书, 一般吧, 好处是作者还不能算是太扯, 但是漏洞不少,作为侦探小说不够严密, 作为一般的悬疑小说也就ok了.我承认作者做了很多案头工作,但看到作者简介里说作者熟悉警方辦案流程、精通犯罪心理學等等等等, 毫不客气的说我非常怀疑  (展开)
lty13 2009-01-02 15:13:57

还算可以犯罪心理小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跟1一样同样是在书店蹭完了作品,区别是1在07年的圣诞,而2是在09年的元旦。这本犯罪小说描写对犯罪心理的描写算专业,但跟1一样留给读者在读的过程中思考破案的空间实在太少。几乎到了后半段,Mr.Z的真面目就完全揭露在读者面前。至于犯罪的动机和目的,完全就由犯罪人讲述出...  (展开)
大桥哥的世界 2024-05-01 14:05:28

邪典风格——读《心理罪2教化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心理罪》系列小说的书评我是想把它写写完,虽然读的时候并不是严格按照小说出版顺序,但是在写书评的时候,我希望能够按照小说出版的顺序一篇一篇来写。 心理罪2教化场,整本书个人感觉猎奇风格偏向于邪典风格,尤其是反派所谓教化的思想,有些情节口味着实不轻,方木在小说...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45条)

订阅心理罪2:教化场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