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的书评 (9)

🍂 2020-03-08 11:14:50

笔记:美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杨宁 B站 】 第一讲:美学的性质与方法 美学无法“学以致用” 《论艺术标准》《中国当代艺术标准之我见》 美学不是艺术的叠加,而是抽象化,美学不直接提供艺术门类的通行证 1、美学与艺术学是一种交叉关系 美学审美=艺术审美+现实审美(美学外延大于艺术学) 艺术学=抽象...  (展开)
爵色魅影 2010-12-06 23:45:11

叶郎,继承了朱光潜 宗白华的新世纪美学

一直觉得民国时代的学人非常的潇洒,朱光潜和宗白华这两座不论是北大还是中国美学的双峰一直傲视于斯。叶郎是后面美学继承者里的集大成者,他把北大一以贯之的美学本色诸多发挥,《现代美学体系》现在看来还有诸多风采,其实不下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当然影响力还是差了...  (展开)
仪岚 2022-05-18 08:54:25

美之心,艺之言 ——艺术美及意象之生成

《美学原理》作为叶朗先生的代表著作之一,着重探讨了审美、艺术与美的关系,以及艺术之所以能被称之为“美”的原因。本书既可用作教材学习,也可作为学术文献参考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虽以“原理”为书题,但目录却以“审美”为核心要素进行框架整理。综观全书,叶朗先生...  (展开)
mindpixel 2021-07-17 22:07:02

押韵110行:叶朗《美学原理》110行押韵总结

奥德修斯的船队经过海妖塞壬掌管的海疆 塞壬歌喉妖娆 有摄人心魄的力量 听到塞壬歌声的水手无无反顾驾船驶向死亡的渊潭 奥德修斯命令水手把他这位指挥官绑在桅杆 又命令水手把蜡塞进各自耳朵作为隔绝塞壬歌声与他的指令的屏障 塞壬的歌声婉转悠扬 水手无缘欣赏 唯一的听众奥德...  (展开)
不求甚解 2016-06-30 16:08:06

太想体系了,但是一个意象理论撑不起来

曾经背的昏天暗地,对比发现,其实原创性太少,承接宗老和朱老,似乎没有接着讲,没有耳目一新或者兴奋处。似乎用意象这一饱含中国式的理论来沟通中西美学,深感其淡泊,后加上张世英天人合一理论,来打通当下中西哲学,似乎太牵强。总之根李泽厚的系统的深厚的哲学支撑相比,...  (展开)
清一YIYI 2022-04-02 19:20:33

关于评论的一些感想

我读完这本书,认为这是适合美学入门新手的书籍,而且自己也很喜欢叶先生的文笔,知识讲的深入浅出,让人对美学是什么,涵盖什么,有个清晰的认知。只是评分出乎意外的低了。 对于各位读者觉着的后半部分不完善,或略显仓促,没有说服力等等问题。我能理解为什么会有种种这样的...  (展开)
紫霞馅子 2016-11-30 20:30:38

美学入门教程。

美和美感的解释很深入,划分的很细致,部分举例是看不懂的,解释起来也是晦涩,从我的角度看,还是修行不够,还是要苦读经书,多做理解。 基本上是对宗白华和朱光潜的观点的再讨论和总结。美在意象,解释到位。之后的高峰体验,马斯洛和胡塞尔的理论都给我有了新的研究领域。 ...  (展开)
Jarod 2012-01-07 12:07:30

意象还是体验,这是个问题

叶朗说美是意象非常有问题,根源在于他的推敲基于文学和美术;他自己应该发现意象论在解释工程学的美感的时候,比较尴尬;叶朗的研究方式非中国传统样式,从文本到文本,从说法到说法,无实证,无层层剥茧的透彻,败作。美即愉悦体验是更有趣的说法,叶先生反复在体验和意象切...  (展开)
苏德正寒 2020-07-08 07:58:07

《美学原理·绪论提要》北大版/叶朗·著

《美学原理·绪论提要》北大版/叶朗·著 ――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不是从鲍姆加通开始的。 ――中国美学的历史至少从老子、孔子的时代就开始了。不能说中国古代没有美学。 ――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影响最大的美学家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  (展开)

订阅美学原理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