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摧毁的纯真》的原文摘录

  • 痛苦其实源自你内在的那个运作者、观察者、行动者和经验者。这个造作者、观察者、行动者才是问题所在。你开始察觉这个"我"必须有所转化,你开始认清痛苦其实源自于内在的二元对立。 (查看原文)
    momo 4赞 2012-08-03 09:32:31
    —— 引自第9页
  • 世界如同一场魔术表演——显现于外的就是你内在的状态。如果你的内心有痛苦,外境当然会示现出痛苦;如果你的内心是快乐的,自然会把这份快乐显现出来,于是世界就变成了令你快乐的地方。你的内心如果尽是恐惧和仇恨,也会把这些东西示现出来。世界犹如你的梦境一般,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你的梦和你的心息息相关,并没有一个上帝在那里决定你的梦,也没有任何人在那里强迫你做这个梦或那个梦。你的梦代表的就是你这个人,整个宇宙都在你的梦中。 在我们这个集体世界里,也会看到同样的现象——我们共同制造了各式各样的事物,因此我们看见的人生以及看待它的方式,都跟我们的心以及我们认为的自己有关。譬如,你可能抱怨自己没有情人,而你一直努力地进行内在工作。当你对自己的某部分有了清晰的了解时,会突然因释放了心中的某个议题而产生一些变化,这时你的情人没来由地就冒了出来,好像奇迹一般。这代表过去你的内心可能有一股抗拒力,有一部分的你不想有情人,而且在工作和金钱上面也有同样的障碍。你可能一直想找份有意义的工作,也一直在处理心中的冲突、错误的自我形象和心理议题,但什么进展也没有。某一天当你的心真的准备好,理想的工作就像奇迹一般被你找到了。这种事我已经听过上百回了。如果你全心全意毫无抗拒地想要某样东西,它就会像奇迹一般地显现出来。 (查看原文)
    木本心 1回复 4赞 2012-11-18 20:58:48
    —— 引自第1页
  • 一个人的能力就是来自于消化和吸收内在和外在的经验。全然地消化及吸收经验,就能带来成长和发展,这份成长能够让存在、心智及经验产生联结。这也是一种炼金术的反应或综合力,它会让人更有能力在世上运作。这种综合力可以让我们变成一个成熟的人,而这是不需要追寻的。你只要单纯地存在着,自然有能力消化吸收经验。如果一直想弄清楚事实,一直在担忧、期待和渴望,就会脱离当下的存在。如果脱离了存在,你的存在与经验就无法联结,也不能产生自知之明了。缺少了自知之明,不可能有真正的蜕变,于是成长和发展也无法出现。 (查看原文)
    木本心 4赞 2012-11-19 19:15:57
    —— 引自第4页
  • 阿玛斯:如果动机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某种自然的动力,那就不是一种追求了。你的本体可以朝着特定方向流动而不涉及自我的活动。自我的活动就是在脱离本体,而本体不会根据你头脑里的话语“你该做这个,不该做那个,这是好的,那是坏的”来运作。论断事情应该怎么样,往往会导向追求和追寻。反之,你的能量或本体自然会朝某个管道毫不费力地流动。这种流畅的能量之中是没有追求动机的。 (查看原文)
    木本心 2赞 2012-11-18 23:41:58
    —— 引自第3页
  • 灵性层面的经验或本体状态或许能使你的日常生活变得和谐轻松,令你感觉满足一些,但内在的二元对立仍然持续着。同时你会意识到,你仍然处在一种发展过程中,而且是以人格、非本体的角度在看事情。这种持续性缺乏清明感,就是人格的标记。 (查看原文)
    momo 1赞 2012-08-03 09:26:12
    —— 引自第8页
  • 学生:我发现我最近花了许多时间追求知识,我一直在背书和试着去学一些东西,因为马上就要考试了。我想我要问的是,我如何能…… 阿玛斯:让我告诉你我的做法是什么。我会阅读各式各样的心理学书籍,而且非常专注地阅读它们。我阅读它们的理由是因为我喜欢这么做,这是既自然又不费力的事,因为我真的很感兴趣。通常从其中会产生许多了解,虽然我只是很自发地选一本书来读。从这样的角度去做这件事,往往能吸收许多东西,而且得到的知识也会使你更了解自己,认清自己和他人的某些真相。这其中存在着一些好奇心,而且是兴致勃勃的,所以阅读的速度会很慢。我并不想尽快把这些书读完,我只是对它们感兴趣,所以很想了解它们。这其中有一种乐趣,就像入神地阅读小说一样。在学校做研究也是同样一回事。看起来我们好像是在读书、追求知识、找参考资料等,其实并没有追求之心,这种自然产生的阅读活动非常有创造力。当我们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其中可能有些东西是我们不了解的,于是我们很专注地去查字典。别人也许会认为我们在追求什么,其实我们是在享受而不是在追求。 学生:所以关键就在于心态是什么。 (查看原文)
    木本心 1赞 2012-11-18 22:24:45
    —— 引自第2页
  • 有时最富爱心的方式,就是允许孩子靠自己发展成独立自主的人,成年人也是一样。不断挂碍着心中的问题,是一种自贬的行为,人应该有更高的人生目的以及更高的自尊 (查看原文)
    維小詞 4赞 2011-05-27 10:11:27
    —— 引自第52页
  • 一个人变得愈真实,就愈不想彰显自己,因为你会把体悟放在心中,渴望将其显现出来、留给他人强烈的印象,就是在满足原始的需求,而真人是不会按照这些需求行动的。一个成熟的人不会想取悦别人。 (查看原文)
    維小詞 1回复 11赞 2011-05-27 10:13:30
    —— 引自第36页
  • 内在工作背后有它自己的价值观、准则和美学。这些价值观、准则和美学与解决困难有所不同。 (查看原文)
    安徒生 2012-02-28 10:23:48
    —— 引自章节:第四部分 成熟与真相
  • 疆界感是源自于身体的紧张。身体是个甲胄,它就是我们的疆界。当身体放松下来完全平衡时,我们就不再需要疆界了。因此你可以说,自我了悟在某种程度上必须从身体下手,到了最后,自我了悟便是彻底放松身体,没有其他东西了。 (查看原文)
    安徒生 2012-02-28 10:24:56
    —— 引自章节:第六部分 一体性与人生
  • 这种发展经常被称为灵性上的启悟:某人进入了一种本体状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认同了本体,但人格仍然维持原样。 (查看原文)
    闫养云 2017-11-06 17:01:25
    —— 引自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