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效应》的原文摘录

  • 动态新闻不仅是facebook的一次改版,而且还预示着人们交流方式的重大转变。它彻底颠覆了"正常"的交流方式。直到这之前,如果你希望把信息传达给某人,你必须要采取自觉主动的方式启动一个沟通进程,或者把内容"发送"给他们。当你在打电话,寄信、发电报或电子邮件时,你就是在主动和人沟通,即使通过即时通信进行交流也是如此。 但是动态新闻倒转了信息传递的过程。不是向某人发送一条关于你的快讯,现在你只需在facebook上暗示一点和你自己相干的事情, facebook就会根据你朋友们的偏好程度计算出也许对你的主题感兴趣的朋友,然后向他们发送这些信息。而作为信息的接受一方,只要查看他们的facebook主页就行了。这种自动沟通的新形式使得付出最小的努力与最多的伙伴同时保持联系成为可能,它让整个世界变小了。 本质上来讲,facebook创造的就是一种"订阅"朋友信息的方式。不是等待你的朋友向你发送信息,而是你告诉facebook(很简单,通过成为某人的朋友)说你希望听到他们的相关信息。成为他们的朋友就是订阅他们的数据,于是facebook的后台会把他们的信息拖到你的首页上。这种订阅模式的一个重要先例就是大名鼎鼎的动态系统--rss(简易信息聚合)。 (查看原文)
    睡睡睡 3赞 2012-07-01 22:11:38
    —— 引自第562页
  • 不过除了喧哗声,扎克伯格和facebook上的所有人都在这一幕里察觉到了一种莫大的讽刺,那就是抗议小组迅速膨胀的规模其本身就证明了动态新闻的有效性。人们之所以会纷纷加入各个小组抗议动态新闻,是由于他们从动态新闻中得知了这些小组的存在。就像当时扎克伯格对我解释的:"动态新闻的重点在于它能够浮现出你周遭发生的态势。它浮现的态势之一就是这些反动态新闻小组的存在。我们要让这些小组在我们的系统里能够真正地成长起来。"对他来说,这是动态新闻在按其预想的目的运作的终极证据。 (查看原文)
    睡睡睡 2赞 2012-07-01 22:11:40
    —— 引自第556页
  • 为什么照片和活动功能这么受欢迎?"他经过沉思后得出了结论,"是因为尽管它们还有着种种不足,却有一点是其他人没能做到的,那就是与社群地图整合在了一起 (查看原文)
    睡睡睡 1赞 2012-07-01 22:15:17
    —— 引自第629页
  • facebook未来为人们提供的工具能根据共同的兴趣或行为而与他人建立关系。其中的一大风险就是这个新方向可能会让facebook变得更像是一个自我推销的场所,而不是建立友谊的地方。对扎克伯格和他的团队而言,如果要使这两类关系在facebook中共存,就是在考验他们设计的敏感度。 (查看原文)
    睡睡睡 1赞 2012-07-01 22:27:40
    —— 引自第891页
  • google的模型认为,信息以及归整来自全世界的信息是最重要的事情,而facebook的模型从根本上是不同的。在我的观念里,对于全球化进程的批判之一就在这一点,是人们掌控科技,而不是反过来。facebook公司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价值以及其他方面的价值的根源思想是,人才是最重要的东西。让这个世界上的人们自己组织起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查看原文)
    睡睡睡 1赞 2012-07-01 22:31:06
    —— 引自第926页
  • 这些惊人的数据没有丝毫的错误,Y2M几乎立即就把广告投放到Facebook (查看原文)
    撑起雨伞 2011-01-27 09:10:39
    —— 引自第35页
  • facebook的理念是:广告要变成内容 (查看原文)
    林小茱啊茱 1回复 2011-01-31 00:36:46
    —— 引自第216页
  • 表现癖 (查看原文)
    duguguiyu 2011-02-05 18:43:03
    —— 引自第169页
  • 用户需要花时间来习惯于改变,不论这些改变看来是多么不可避免和必要 (查看原文)
    duguguiyu 2011-02-05 18:50:42
    —— 引自第158页
  • 另一个效仿者差不多同时在中国启动,叫“校内网”。 (查看原文)
    duguguiyu 3回复 2011-02-05 19:00:21
    —— 引自第140页
  • 你知道吗,在图片中,我最在乎的是,里面都有谁 (查看原文)
    duguguiyu 2011-02-05 19:02:02
    —— 引自第127页
  • 为了看下一张图片,你需要做的仅仅是点击你正在查看的图片的任意一处。你不需要点击一个小的“下一张”按钮。 他们还冒了一个险,决定压缩图片为小得多的数码文件,因此当图片在Facebook上呈现时,比起原作品,其解析度会低很多。但这也意味着,图片的上传速度会更快... (查看原文)
    duguguiyu 2011-02-05 19:02:02
    —— 引自第127页
  • 马克典型的工作方式就是会听取各方面意见,然后在某个特定时刻得出自己的结论,那就是他要走的方向。 (查看原文)
    duguguiyu 2回复 2011-02-06 11:21:45
    —— 引自第257页
  • 让网站有趣比让它赚钱更重要。 (查看原文)
    94smart 2011-02-06 21:37:11
    —— 引自第26页
  • 成长成价值10亿元的公司 (查看原文)
    bang 2回复 2011-02-13 11:04:16
    —— 引自第1页
  • 帕克的叛变 (查看原文)
    bang 2回复 2011-02-13 11:04:16
    —— 引自第1页
  • 就在300名新用户注册facebook的那个星期一,第九期《哈佛深红报》采访了扎克伯格,该报的记者已经慢慢习惯了这样的访谈。“建这个网站的本意,”扎克伯格接受采访时说,“就是为了使每个用户在让朋友加入自己的圈子时可以感觉更棒。”对于facemash事件而受到的的指责,他说,“我曾经想过,用户也可以把简历上传到我做的这个网站,然后用人公司可以从哈佛的求职者里找寻合适人选。但我不想触及这方面。这会增加网站的严肃性,会减少趣味性。”让网站有趣比让它赚钱更重要。这样的声明在facebook不长的历史中始终掷地有声。 (查看原文)
    不是烨 2011-02-19 22:47:05
    —— 引自第26页
  • 一种模式往往在第一个创造者那里,最能体现出真经。后来的模仿者往往把经念歪,让人们搞不明白这件事的精髓是什么。 (查看原文)
    阿比 2011-03-02 21:00:19
    —— 引自第13页
  • Facebook效应带来的社会变革并不一定全是积极的。每个人都开始公开自己的个人生活意味着什么?我们是否已经变成了一个由展示者组成的国家或者世界呢?很多人仅仅是把Facebook看作是生活的一小部分,这些人吧Facebook作为自恋的平台而不是交流工具。其他人则质疑如果一个人的行为甚至想法时钟能够被朋友知道的话,他的成长和改变的能力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否会导致大量模式化的生活呢?那些天天呆在Facebook上的年轻人失去了体验真实世界变革的能力?我们是否过分依赖朋友作为信息的来源?Facebook是否只能带来信息过载?我们是否会变得不那么消息灵通呢? (查看原文)
    孔明 2011-04-03 18:23:55
    —— 引自第11页
  • 不管怎么说,他们主要是一群高智商、喜欢掉书袋的人。例如(zuckerberg)有一套强调谈话的方式,当到了一个关键时刻时,他会忽然念出一句“现在你知道你战斗的对手是谁了!”——这句话引自他最喜欢的电影之一《特洛伊》 虽然不知为什么,引用不合时宜的电影对白给zuckerberg带来了极大的快乐,不然的话,他经常就是不说话。 他还把这些对巴穿插到facebook中。在那时,无论你搜索什么,总会在搜寻结果下有个小方框。起初,上面有些小子,写得是“我会找到东西放在这” 后来,这句话被替代为:“我甚至都不知道鹌鹑长得是什么样。” 那是《婚礼傲客》中的一句信口而言的台词。 (查看原文)
    ViviENZ 2011-04-19 17:36:32
    —— 引自第77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