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艺术 短评

热门 最新
  • 317 hoterran 2013-03-17 21:44:25

    我已经堕落到要读这种书了。

  • 84 0.8s 2013-09-05 13:06:19

    看过社会心理学还买这个我真是傻逼。

  • 35 伊卡洛斯 2012-06-07 16:22:31

    坚持尊重而主动的态度,和对方一起做交流,保持弹性,力求某种程度上能打成个人的目标,并且理想上要能维持或增进关系。

  • 30 卡列宁の微笑 2011-11-11 12:35:39

    目前为止看到的最好的让人认识和改善自己沟通方式的书。最受启发的2节是“关系发展与维系的模式”&“冲突的类型”。受益匪浅,大学应该开这门课。

  • 19 挑灯看剑 2015-06-24 22:05:04

    跳着看了四分之一了,中箭无数,基本上确信自己的水平比较原生态,人生呀!

  • 17 Orpheus 2016-02-14 12:53:13

    赞扬人用“你”,批评人用“我”

  • 21 2015-09-03 15:51:25

    我怀疑它将会是我读过最好的一本沟通的书籍。在没有接触理论之前,我倾向于给人与人有这样的解释:一段关系中的两个人,就像两管化学试剂,产生反应的好坏决定这段关系的好坏。这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其实隐含的就是自我概念之间的冲突问题。我对自我概念的理解就是性格和行为反应,有冲突的两个人的自我概念有可能是有冲突的,不存在对错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对方,所以我们需要沟通,需要从言行外貌配置中找到最能平衡的形式去表达自己。在人面前说三分话也是一个很粗糙的行为建议,为了不让别人看穿自己,可能需要掩饰,需要欺骗,需要三缄其口,需要躲躲闪闪,需要压抑,都不是最优的沟通策略。我猜想所有的处世处事都会回归到根本,立足于现实,立足于自身,在合适的情况下有选择的表现最合适的自己。无论哪一面都是自己,接受任何一面的自己。

  • 15 2014-09-16 16:05:20

    市面上很多沟通的艺术的书籍,都可以归类为“表达的艺术”。这本书则在认真地讲如何沟通。先和自己好好相处,是为“看入人里”;然后要学会看懂对方传递的信息,是为“看出人外”;看懂所处的状态,并实现沟通的目的,是为“看人之间”。

  • 9 翻滚吧番茄君 2015-04-15 12:38:55

    以我看拖延症书籍的经验力啊看,你不能对一本理论书籍抱有太大的期望,能把问题说清楚并给与一定的可执行建议,就相当不错了。而且,作者很聪明地告诉你学习有觉醒期、笨拙期、熟练期、整合期四个阶段,亲,要坚持不懈哦。本书最大的帮助是促使你对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发生的沟通有更加清晰地认知,并加以反思。书中对排除不良情绪,给与别人真正的安慰的论述令人印象深刻。好书,推荐阅读。

  • 5 图斯克夫人 2014-12-14 15:34:25

    完全相信对方的感受是沟通的必要前提,比如说一个人说自己“很孤独,没有人理我”、“我真是世界上最糟的人了”。那么她当下的感受就真的是那样,此时尽管放任其宣泄,因为宣泄过就好了。

  • 4 Susu酱 2013-07-26 16:03:22

    還好,瞧你吹得多帶勁。。 我不建議 買。。

  • 4 Sunrise 2012-08-19 11:49:31

    和The Art of Talking to Everyone对比着看,显然偏学理和实验的分析比纯粹的“技巧”更对胃口。不太喜欢被灌输结论,即使被包装得多么好看。这本书也许不会给出真正的技巧,但会对自己的言行有更多的理解和掌控感。

  • 6 镜一 2015-07-23 23:06:07

    作者讲的好谨慎,生怕讲得偏颇了。也是奇怪自己需要通过看这种书来确定我的沟通能力没啥大问题。Part3的内容心思细腻的人都能自己感悟出来,只是沟通这码事对方不懂就然并卵了。Part3推荐给想要进入关系的情侣以及现在关系不融洽的情侣。

  • 7 cookie.z 2015-10-30 18:15:03

    结构性非常好,像教科书。插图和 quote 很好的平衡了严肃性的一面,内容基于很多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很结实的感觉。然而,翻译还是不尽人意。3、4、7、10、11 章节比较实用。

  • 2 员外👻 2016-02-11 19:53:32

    这是一本让老耿都觉得「中箭无数」的书,有理论有招数,已被射成筛子。

  • 4 chinabluesun 2015-05-25 21:30:15

    沟通圣经级技术,理论覆盖全面,场景设计巨细靡遗,多场合多角度构建沟通情境,进而探寻沟通方式与沟通行为的最优化或者较优化。内容向度与关系向度,工作向度与私人向度,情感与内容,方式与实质,跨文化的考量,刻板印象与社会规范,认知偏差的可能,细微习惯的影响,关系动力也即通过沟通促进增进私人关系,倾听的重要性,同理心的发挥等等,对内是一种规范,增加学识,提升沟通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对外则能提供一个考察人际关系的角度,也是识人论事的一种工具。敏于行而讷于言,祸从口出,三缄其口,语言的数量是不敌语言的质量的,沟通方式与技巧比沟通强度重要得多。

  • 4 浓浓 2016-02-01 10:59:35

    社交基础性内容。理性而实用,大学应该开设一门这样的课程。常理不代表已懂。

  • 2 帅云 2012-06-19 17:30:22

    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16660129/

  • 2 丸子(^.^)v 2019-01-21 15:33:59

    一直注意观察我老板 坐到他那位置 真的就是relationship 各种撩菜 各种hangout 各种表忠心喊口号甜言蜜语 ……

  • 1 kevinclcn 2012-01-15 10:35:53

    以《动物世界》般的客观来分析人的内在和外在,从而达到帮助人们成功开始、维系以及结束一段关系的目的。如果一段关系的三个阶段都能顺畅无助,世界将会是一个和谐的世界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