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书的书评 (27)

雪堂 2011-04-16 11:35:46

《昨日书》:背书青春的一代拨火者

一个人的经历、他决定要做什么样的人,家庭环境是主要影响的因素,但这不是绝对的。当你被一个时代荡起的气息所吸引,身不由己投入其中时,对青年来说那几乎出乎本能。马世芳的例子告诉我们:你一直关注一件事,从事一项可以叫做事业(你愿意决绝地愿意承认它是你的事业)的工...  (展开)
張鐵志 2011-06-22 21:22:45

光阴的故事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淚的青春」,羅大佑如此唱著。 馬世芳的「昨日書」,一如前作「地下鄉愁藍調」,也是一本多愁善感的青春之書。他總是書寫搖滾史的古老幽靈,不論是迪倫、列儂、Pink Floyd,或是台灣的李雙澤、陳達、或羅大佑。你在他的書中 很少那些屬於「今日」的...  (展开)
S* 2012-07-13 10:28:03

他老得真好,但愿我们也可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原来伍佰原名叫做吴俊霖。 2、胡德夫年轻时候真是又二又萌!他在驻场的酒吧跟人打架,赢是赢了,但是搞得一身伤,去了医院又不肯留院观察,溜回家也不好好休息,跑到天台看星星,结果因为失血过多眼前发黑,摔到楼下去了。好死不死砸在一堆啤酒瓶子上……又搞得鲜血淋漓只...  (展开)
Azul 2013-04-12 20:34:03

广播哪里是诗?

书名既是回忆,作者是播音员,在台湾属于娱乐圈的边缘人。于是乎,播音也具有了诗意:孤独。会背诗的人很多,读诗的人很少,而细细品味则稀有。广播在老年人中很是流行。老年人边打太极边听,边闲坐边听,边遛孙子边听。而中年人也听广播,那是在晚上睡不着的时候。看电视要同...  (展开)
不良物 2012-07-22 00:49:38

再惨淡的人生,总会因为喜好而闪亮

看马世芳的《昨日书》,难免让人恨得牙痒痒。作者本身就可以被归纳进光环一身的类别,高中毕业后便在电台和听众分享西方音乐。妈妈和他志趣相近,一起过东瀛看鲍勃迪伦, The Who,U2等演唱会。 爱好音乐的人身边除了音乐人,还有唱歌也许不那么能上台面的乐迷。他笔下的乐迷...  (展开)
当心马路骗子 2011-04-11 13:01:42

昨日书:一部认真的透明之书

昨日书:一部认真的透明之书      借用马世芳在《昨日书》之《透明的版型》一篇中对书的解读:好的书应该是透明的,让人一路读进去,气都喘不过来。马世芳在自己第二本文集《昨日书》里营造的,就是这样一个透明的世界,而组成这世界的,是音乐,是记忆,是那一段段已经过...  (展开)
阿鱼 2020-01-11 08:15:07

《昨日书》:马世芳的昨日,对多数人早已恍如隔世

这是一本讲通俗音乐的随笔集,作者马世芳,更有名的作品或许是《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看过)和《地下乡愁蓝调》(没看过),目前在“看理想”有一个叫作《听说》的固定节目。 马世芳的文笔是极好的,内心也是极敏感纤细的,使得他能把青年时期的种种情绪、印象和记忆,...  (展开)
夏天的雨 2014-10-03 16:09:04

另一个世界

《昨日书》 my Back Pages ——马世芳 <书前扉页> good and bad, I define these terms 所谓好与坏,我掂量这两个字 Quite clear,no dublt, somehow 意义清晰,确切无疑,总该如此 oh,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 啊,但我彼时是那样苍老 I'm younger than that n...  (展开)
十四姨 2011-09-28 21:55:58

马世芳《昨日书》

马世芳在他的新书《昨日书》(简体版)的扉页上写到“若非印行简体版,我大概不会意识到自己文字的‘台湾性’”。 而在这本书的新书发表会(台湾)上,作为嘉宾的陈升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左小祖咒到台湾,陈升、马世芳等人带他去花莲游览,住在昊恩的民宿,烤肉、喝酒、开唱...  (展开)
kt 2011-07-16 15:03:49

札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所谓好与坏 我掂量这两个字 意义清晰 确切无疑 总该如此 啊 但我彼时是那样苍老 如今我却更年轻了 Ah but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I'm younger than that now ——My Back Pages,Bob Dylan,1964 dead air 寂静无声的冷场 有那么几首歌 妥妥帖帖藏在心底 却不大舍得听 因为...  (展开)
辛迪 2011-03-16 21:17:42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昨日书,书的不只是昨日的歌,还有昨日的情昨日的心昨日的景。 后半部的短篇集显然没有前半部打动我。那些娓娓道来的往事,默默流动的温情,都能共鸣。 歌曲的魔力在于重听那些老歌,仿佛进入时空隧道再次回到彼时彼景,好似时光倒流。再听一遍高中的歌,做一次少年时的梦,...  (展开)
木南 2011-02-01 00:19:48

每个人的昨日书

音乐可能真的是一种私密的享受。 马世芳的文字间努力的想要透露出自己的青春记忆里的欣喜,愤懑,激昂,惆怅,我能感受得到,就像在一堆沙石中慢慢渗出来的水。 可,收起这本书,却知道自己终究只是站在旁边遥遥的触了一下,我的昨日里没有那份音乐带来的冲击。现在这个不懂...  (展开)
周而复始 2024-03-29 11:18:35

书昨日,望今朝

从书柜深处翻出这本书,才想起来这位陌生的朋友。乍一看书名,又是老生常谈的回忆过去主题。翻看内页,给未来的自己,感觉更俗气了。抱着看看作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的想法,用了下午的时间把书本看完,昨日书,与其是回忆,更像是装满了人到中年对自己的淡淡情绪。 以前写命题...  (展开)
洪大水 2017-06-28 22:50:47

告别,不要告别

我想:我们每天活着,仿佛日子都一样。我们每天都在告别,却常常说不出告别。 其实我们会本能地害怕,会愤怒,会悲伤,但它们看起来不必要,所以被深深埋起来。但它们一旦离我们太近,仿佛皮肤可以触及到风,见不见又有何差异呢。 我知道,教人平静的人是自己也学不会平静的。与...  (展开)
landcoer 2013-04-25 19:14:18

虚无

有时候我们选择虚无的姿态,假装不在乎,用冷漠与轻蔑掩饰心底的恐慌,但那些终究都是逃避。焦虑是难愈的痼疾,一旦上身,唯得道之人方能解脱。 作品不可能舍弃群众而独立存在,然而群众之中必然隐藏着那张不详的脸孔——是的,那是每个站上舞台的演员都必须面对的诱惑。那是最...  (展开)
Nobby 2011-08-17 12:09:53

【像一只烟灰缸一样快乐】

001、 “有呢么几首歌,妥妥帖帖藏在心底,却不大舍得听,因为它们太完美。每一播放,便不免残酷的映照出世间的丑陋与无聊。灵魂不够强悍的时候,骤临那场磅礴淋漓的美,简直令人绝望。”对于一个笔者来讲,写音乐是最糟糕的选择,文字本来是最苍白最缺少“可能性”的表达...  (展开)
重案组_李sir 2011-06-26 23:43:19

读别人的人生总有点格格不入

从当当网买的书,竟然还有签名,也不知道是真还是假。 (PS: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展开)
2011-06-17 22:00:27

是有多遥远

马世芳《昨日书》写摇滚史和Bob Dylan,写台湾民歌运动。感情真挚,读来却像是隔了遥远的时光,那些经典歌手和会考前一周强记下来的各种历史人物与我而言并没有多大区别。即使他们的歌仍然留存在网路上,听起来却远不及马的文字给我的感觉好。 口味或许是与时代相关的。 反而...  (展开)
安生与鱼 2011-06-05 12:17:46

昨日今日昨日,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不一样的是我们……

看见名字就很想去读,我们走过昨日,不停地在回想 我们不能总是在想过去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不一样的是我们。。。 有关我们, 有关世界 我们在声音里共鸣…… 用文字写下的。被记载,被记忆。 将我的记忆嫁接在你的记忆之中,  (展开)
wohoo 2011-05-21 20:53:00

音乐人生

乐评和美食家是相似的,决定今儿个去哪儿撮一顿的饭馆之前,总会去找找老饕的评价与推荐。坐下之后,在众人大块朵颐之时,总有胃口好,食欲旺盛,幸福指数较低的人士对个别菜品大 加赞赏,筷影翻飞,整个一桌的人士都被吊的味蕾发涨,满嘴哈喇子,不知觉的多吃这么两口。 我就...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7条)

订阅昨日书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