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宪时刻 短评

热门 最新
  • 7 菲利普 2011-10-29 15:38:46

    简单能说清楚的问题,絮絮叨叨重复说了许多遍。观点不敢恭维。清帝逊位诏是光荣革命,那么革命派就不光荣了?但是因果在于没有革命派的行动就不能有这个诏书。而且这个诏书根本没有收到当时势力各方的任何重视,你事后诸葛亮的现在说它是宪法,你说它是圣经也行,反正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4 阿布 2011-08-03 15:22:48

    从历史学来看是过度解读,从宪法政治学而言勉强说得过去

  • 7 zitsunari 2011-09-26 21:18:27

    激进革命历百年,共和、立宪之理念已如断壁颓垣、虚空泡影。今人碌碌,不思读史,犹鼓吹暴力反抗恶政,真不知此辈妄人他日复有何面目见袁世凯、梁启超、张謇等先贤于地下。 110925-110926

  • 6 翔子 2011-11-01 18:43:05

    《清帝逊位诏书》确立了中华民国的两个主题,一个是建立共和政体,一个是人民制宪,实现“五族共和”。——后面这一点很伟大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族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法国大革命那样的激进主义。

  • 1 毛秃秃和胖咕咕 2012-06-19 20:29:04

    这书都能拿出来,高全喜先生,您真的不嫌害臊么。。

  • 3 華夏 2015-08-27 13:07:46

    坦率地讲,读完非常非常失望。一个学者,既然选择以历史为切入点,那么你最起码是应该尊重基本又基本的史实,这几乎是常识。

  • 1 希仁 2012-11-22 14:16:36

    不需要经验事实支撑的论说真是轻巧

  • 1 澈之 2013-04-27 16:04:05

    高全喜老师力求从被现代人扔进垃圾堆里的一纸逊位诏书中发掘活生生的历史社会学价值,从政治宪法学的角度尝试将清末立宪与清帝退位塑造成一场中国的光荣革命。全文以日常政治和非常政治及宪法问题和宪法律问题两组概念作为分析的工具,首先论述了在清末这一立宪时刻也即非常政治的情况下国家宪制起源以及辛亥革命的宪制短板,以其中的革命建国与人民制宪缺陷引出清帝逊位诏书在这两方面的宪法律意义,具体说来,它首先确立了现代中国国家的模式,即共和国,以革命的反革命解决革命建国问题,其次回答了现代国民是如何塑造出来的,通过交接法统构建了中华人民的概念,解决了人民制宪的问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它以与传统禅让意涵不同地方式,恰当的处理了传统与现代地关系。而以上三点也是中国宪制问题地核心,也即建制议程。

  • 1 韦小貓。 2012-03-27 13:49:08

    依据“革命反革命”的历史逻辑,作者是想论证清帝逊位诏书在政权合法性构建方面的作用。辛亥百年刚过,留给我们的思考不仅是革命成果,在古今大变局之中,每一个历史细节都可能对宏大的历史叙事产生影响。把清帝逊位抬到中国版“光荣革命”的地位,是作者从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这一立宪时刻的另类解读。从历史裂痕处,我们隐约可以窥见中国的宪政精神。

  • 2 碧梧 2012-03-31 17:22:04

    好书。只是把《清帝逊位诏书》中的立宪影子,提升到构筑现代民国宪法精神的高度,就太过牵强了。且不论晚清幼帝和隆裕根本就缺乏立宪的高度,甚至诏书的草拟者张謇当时到底是代表袁大头、南方政府还是清政府,都还弄清楚。

  • 1 凌霄 2015-06-30 21:38:55

    从没想过清帝逊位的诏书有这么大的历史意义,有种细思极恐的感觉,虽然现在已经是很烂的结果,但如果没有清帝诏书起到的调和作用,由着革命党将革命进行到底,也许真和现在相比已经国将不国了吧。

  • 1 afflatus 2011-12-19 10:53:23

    from 8min。清帝是逊位给民主政体,而非另一个独裁。此诏书对于回蒙满朝能纳入民族统一框架作用也不小。话说看《三国》时有魏/晋篡位之禅让书,都写得道貌岸然。真是挺有兴趣看看这类文本的,看看新帝如何指鹿为马如何粉饰自身。

  • 1 安平君1909 2023-09-11 17:57:30 上海

    十几年前翻过,迄今为止仍然认为是读过的最荒谬的书。如果要找一本文科学术著作说瞎话的典范,这本书可以入选。作者到底是水平低,还是真蠢?

  • 0 Joseph.C 2012-10-22 00:26:13

    在季风翻完,细读了感兴趣的部分。高全喜处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主权连续性”的问题,可惜的是他自己沉静于“光荣革命”的想象之中,不能更有力也更深入地反思。(汪晖给章永乐的《旧邦新造》写序,主要也是谈章书中的这个面向,但辛亥主权继承的研究实际上高全喜是先于章永乐的。)

  • 1 短章 2011-09-10 19:38:06

    真的挺不值这个定价的,车轱辘话来回说,倒很适合压缩一下发在期刊上。全书归纳起来就两句话:一,清帝逊位诏书具有宪法意义,其价值体现在五个方面;二,这个诏书没有得到中华民国以及后来的共和国应有的重视,所以速成的革命成功之后,国体虽变更为共和,却并没有立宪政体之辅助,以至前者名存实亡。

  • 0 Spitama 2013-09-12 23:06:15

    视角很好,论证太粗糙

  • 0 嘉多利沒有花 2014-01-31 17:39:40

    “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帥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進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這幾句真叫人擊節讚歎。

  • 0 zp1984 2011-09-29 09:13:57

    其实也就万把字就能说清楚的事情,鼓励原创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