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 20世紀攝影史上最值得一讀的傳奇
◆ 重回卡帕與塔羅愛情與攝影生涯的起點
◆ 從卡帕、秦到布列松,細說「馬格南」傳奇的源頭
◆ 回溯西班牙內戰現場,閱讀一個為理想而熱血的年代
◆ 張照堂 (攝影家) 專文介紹
◆ 何榮幸(中國時報副總編輯)、郭力昕(政大廣電系系主任)、 張鐵志(作家)、張世倫(文字工作者)、蘭萱 (中廣流行網「蘭萱時間」主持人) 一致口碑推薦
◆ 國際矚目與好評不斷,原著將登上大螢幕,麥可‧曼(Michael Mann,落日殺神導演)執導,2012上映!
◆ 本書榮獲──
2009年第十四屆西班牙的費南多‧勞拉小說獎(Premio Fernando Lara)
2010年第二十屆瓦倫西亞評論文學獎(Premio de La Crtitica Literaria Valenciana)
2011年曼達切小說獎(Premio Man...
◆ 20世紀攝影史上最值得一讀的傳奇
◆ 重回卡帕與塔羅愛情與攝影生涯的起點
◆ 從卡帕、秦到布列松,細說「馬格南」傳奇的源頭
◆ 回溯西班牙內戰現場,閱讀一個為理想而熱血的年代
◆ 張照堂 (攝影家) 專文介紹
◆ 何榮幸(中國時報副總編輯)、郭力昕(政大廣電系系主任)、 張鐵志(作家)、張世倫(文字工作者)、蘭萱 (中廣流行網「蘭萱時間」主持人) 一致口碑推薦
◆ 國際矚目與好評不斷,原著將登上大螢幕,麥可‧曼(Michael Mann,落日殺神導演)執導,2012上映!
◆ 本書榮獲──
2009年第十四屆西班牙的費南多‧勞拉小說獎(Premio Fernando Lara)
2010年第二十屆瓦倫西亞評論文學獎(Premio de La Crtitica Literaria Valenciana)
2011年曼達切小說獎(Premio Mandarache)決選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Robert Capa
活在極限的人生,他在愛情中感覺心痛,在烈酒中對抗虛無,在炮火中尋求救贖。
在攝影記者這一行,人生是個人建構的傳奇。有著獵犬眼睛、捉狹神情的羅伯˙卡帕(Robert Capa 1913~1954),無疑是20世紀攝影史上最值得一讀的經典傳奇。
在情人塔羅眼中,他天真、自負卻又正直、浪漫;在朋友眼中,他是賭徒,副業是攝影師。他的命運與戰爭緊緊相扣。一生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上戰場,就在西班牙內戰拍下被公認是世界最偉大的一張戰爭照片;第二次大戰,隨行登陸諾曼第,拍上最具歷史性的第一手目擊。他的聲名因戰爭而崛起,他的人生,也因戰事而崩壞。最摯愛的女人死於西班牙內戰,最終更因拍攝越戰而引爆地雷身亡。
這是首本關於這位偉大戰地攝影師的傳記小說,道出他崛起的傳奇與影響他一生的愛情故事。為了逃避希特勒,卡帕離鄉背井來到巴黎,在這裡結識長他三歲,同是猶太人的塔羅(Gerda Taro,本名為Gerta Pohorylle),兩人相遇相戀,在攝影道路上相互扶持,一同打造「Robert Capa」的名號──一個虛構的美籍攝影師,有錢、有名、有天份,以此在西方媒體世界闖蕩,打響名號。西班牙內戰爆發,身為共產黨的他們不顧一切投入戰場,留下許多珍貴的照片,當中最重要的底片全留在失傳已久「墨西哥手提箱」(西班牙內戰時間拍攝的3500張),直到2008年才重新在世人面前曝光。
兩人三年的即逝戀情,塔羅不幸於西班牙內戰過世,雖然此後卡帕還曾與著名女星英格麗˙褒曼傳出戀情,不過他終生未娶,據說直到死時,塔羅的照片依然珍藏在他的皮夾裡。?書是根據兩人的真實故事所撰寫的愛情、戰爭史詩巨作,受到國際矚目與好評,原著更將躍登大螢幕,見證愛、戰爭、攝影,在兩個熱血不屈的靈魂中留下的珍貴印記。
作者简介 · · · · · ·
羅伯˙卡帕 Robert Capa
1913 10月22日出生於布達佩斯,原名Endre Friedmann
1931 參與左派學生運動,被迫離開故鄉匈牙利。
1933 希特勒掌權,離開德國。9月前往巴黎。
1934 秋天結識長他三歲的塔羅(1914年8月1日出生,原名Gerta Pohorylle)。
1936 與塔羅共同虛構出一位名叫「羅伯˙卡帕」的美籍攝影家,開始以此名接案販賣照片。
8月兩人前往拍攝西班牙內戰。9月5日拍下日後被視為戰爭攝影經典名作的「倒下的士兵」。
1937 7月24日兩人相識三年,塔羅於西班牙內戰中因坦克壓傷而過世。
1938 2月前往中國拍攝中日戰爭。
1944 6月6日隨行拍攝諾曼第登陸,捕捉到二次大戰決勝之役最具代表性的第一手現場目擊。
1947 創立馬格南通訊社。出版戰地回憶錄《有點失焦》。
1948 拍攝以阿戰爭...
羅伯˙卡帕 Robert Capa
1913 10月22日出生於布達佩斯,原名Endre Friedmann
1931 參與左派學生運動,被迫離開故鄉匈牙利。
1933 希特勒掌權,離開德國。9月前往巴黎。
1934 秋天結識長他三歲的塔羅(1914年8月1日出生,原名Gerta Pohorylle)。
1936 與塔羅共同虛構出一位名叫「羅伯˙卡帕」的美籍攝影家,開始以此名接案販賣照片。
8月兩人前往拍攝西班牙內戰。9月5日拍下日後被視為戰爭攝影經典名作的「倒下的士兵」。
1937 7月24日兩人相識三年,塔羅於西班牙內戰中因坦克壓傷而過世。
1938 2月前往中國拍攝中日戰爭。
1944 6月6日隨行拍攝諾曼第登陸,捕捉到二次大戰決勝之役最具代表性的第一手現場目擊。
1947 創立馬格南通訊社。出版戰地回憶錄《有點失焦》。
1948 拍攝以阿戰爭。
1954 5月前往中南半島拍攝越戰。5月25日誤觸地雷引爆身亡,得年四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如果你能归返的地方不存在,你必须相信自己的运气。随机应变的能力还有冷血。这些统统是我的武器。我从小女孩时就开始使用。所以我依旧活着。我叫葛尔德·波赫利拉。虽然我出生在斯图加特,但我是持波兰护照的犹太人。我初到巴黎,二十四岁,我活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页 -
的确是。我们所有人都有个不可告人的恐惧。一个私密的恐惧,使我们成为自己,把我们和其他人区分开。确凿的,个人的惧怕。 害怕认不出镜子里自己的脸孔;害怕在一个无眠的夜晚,灌下几杯伏特加后,迷失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中;惧怕他人;害怕爱情落空或是更糟;惧怕孤独;害怕一桩只发生在某一时刻的事,尽管它始终存在。惧怕那些回忆,害怕一个人做过的事或是本来有能力做的;惧怕不再单纯;惧怕失去宽容心;惧怕开满郁金香的湖畔小屋;害怕离游泳的岸边太远;知道脚下已没有坚实的土地之际,惧怕环绕全身的幽暗粘稠的水。害怕大写的字母M,害怕死亡和杀害的开头大写字母M。……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等待卡帕"的人也喜欢 · · · · · ·
等待卡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伟人背后的女人,更伟大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7.3分 35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被人书写的大师们 (藤原琉璃君)
- 收集好看的封面 (Xiaojin)
- 2015 reading wishs (Nova)
- 廣發工廠 (中碼)
- 台版。 (蕾丝鞭。)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等待卡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Nova 2016-01-18 09:12:25
終於讀完了
0 有用 绿 李 2012-11-11 17:57:44
太喜欢了,一个不愿意读完的故事
0 有用 the Wor(l)d 2012-09-11 20:56:45
双封面美极,展开是卡帕的海报。
1 有用 旧居 2014-06-21 15:13:19
原以为是卡帕的某位风流女伴的回忆录,不想,竟是一部基于真人经历、却完全虚构而成的小说,顿时意兴阑珊。不同于人物传记或口述史,也不同于纪实文学或纯小说,这种历史真实与心理虚构的嫁接,是一种新颖的手法,但却让我始终无法摆脱作者将自身意志强加于历史的猜忌,又难以融入小说的虚构幻想之中,再加上断点式语汇排列的叙事风格,只能让我得出形式大于意义的结论。
0 有用 蒜泥猫-Ariel 2013-03-21 23:44:04
昨天晚上去听现场解说了,很具有意义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