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在汉朝,人们就长安和洛阳的各自优劣点和意识形态的价值进行了好几次的讨论,但直到公元25年才真正迁都到洛阳。 引自 王朝的建立,公元前210-前195年 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就都城的定都问题同他的大臣讨论过,刘邦原本想定都洛阳以达到周天子的那种统治;但他的一个大臣劝谏了他:“洛阳地势平平,很容易就被攻破,所以周天子兴盛时,各个诸侯国都来朝见,而失势时,各诸侯国都来攻打。”汉朝是继秦朝以后的第二个专制主义国家,所以作为也是汉代的第一个统治者,他必然有着和当初秦始皇一样的政权野心,为了保险起见,所以定都长安。
而在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之后,作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决定:定都洛阳。我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当时长安被攻陷,多数首领在那里发生过战争,长安的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都不适宜在作为一个都城;第二,洛阳其位于河南,距离刘秀当时发动起义的地方---南阳更近,有利于其笼络他的部队,以达到安邦的效果;第三:长安作为旧都,存在着一些前朝留下的保守势力,不利于刘秀当权统治。
长安和洛阳这两个都城的选择也是革新派和改造派争论的重大问题,我认为,西汉时定都长安(这个靠近以前周天子统治的地区)有利于在汉初恢复民生;而刘秀定都洛阳也时有利于其统治的。总的来说,对于不同的两派,统治者会在不同的时局要求下进行选择,或者两者兼用,所以说,一切都是为了进行更好的统治而决定的。
4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