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对于外宾商店的热情 p42
在大部分没有前景的、被外宾商店管委会监察员淘汰的城市和村镇也开设了外宾商店。此外,最初开设外宾商店的标准一革命前富裕、有外国人驻留、靠近边境,不再纳入考量。外宾商店下属的小店出现在每一个大型居民点,流动售货车和小商贩被派到被遗忘的偏远之地。从这一切我们可以看出外宾商店的面目在其发展进程中发生了改变。在饥荒时期,外宾商店不再是条件较好的城市中心的附属品,也不再是精英商贸企业。它做到了“一网打尽”。外宾商店似乎按照“积少成多”的原则逐步而有力地改变着,主要是用生活必需的东西去替换奢侈品和精美的食品。外宾商店迈向了人民。 引自 第一部分 对于外宾商店的热情 设置这些标准就是为了考查何处是值得进行外汇“收购”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宾商店本身成为了解决政府财政的重要支柱;而外宾商店开设的实践也证明了,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存在大量散落在民间的外汇和贵金属,而任何人在饥荒当中都需要外宾商店的“恩惠”。这就使得外宾商店的“遍地开花”变得必要且有利。“外宾商店迈向了人民”听起来更像“老大哥在看着你”的另类翻版。
63人阅读
神头鬼脸小青年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部分 对于外宾商店的热情 p31
接受以日用金器付款的主意来自一个贸易工作者,而不是政府官僚或者政治活动家,这是个偶然吗...
-
第一部分 对于外宾商店的热情 p35
外宾商店经营活动计划中的衰减极好地显示其制定者明白,外宾商店的主要收入来源并不是外国人...
-
第一部分 对于外宾商店的热情 p42
-
为什么斯大林需要外宾商店 p61
苏联国内的形势也不容乐观。1927年底,爆发了粮食危机:由于收购价无利可图,农民拒绝把粮食...
-
黄 金 p86
在评估外宾商店商品兑换黄金是否等价时,必须考虑很多别的因素这里所谓的外宾商店金卢布本质...
> 查看全部1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