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苏轼《念奴娇》《永遇乐》
1. 文本互涉
孟浩然 “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晋朝羊祜镇守襄阳有功绩 “堕泪碑”
胜迹对后人起着激励作用
2. 《念奴娇》
乱世崩云,惊涛裂岸:杂乱山石很高,好像把天上云彩穿裂
“江山如画”总写 从“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 时间从千古到一时、突出周瑜
1⃣️用一组字句或一排字词造成某种气势
e.g. 嵇康《赠秀才入君》:仰落惊鸿,俯引渊鱼
曹子建: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李太白: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写战争诗句:“青是烽烟白是骨” ——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杜甫
群胡归来血洗箭——杜甫
文化背景* 东吴乔玄两个女儿 大乔(孙策 )小乔(周瑜)
英雄配美人 “六郡良家最少年,戎装骏马照山川,闲抛金弹落飞鸢”
“何处高楼无可醉,谁家红袖不相连”
雄姿英发: 英,草木的花。生命的勃发
羽扇纶巾:指周瑜。纶巾,古代男子头戴丝巾,三国两晋名士常用服饰,形容人轻便洒脱。
“挥扇岸巾,想公瑾当年之锐”
“一吊周郎羽扇,尚想曹公横槊,兴废两悠悠”
多情:指周瑜。“曲有误,周郎顾”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樽,酒杯。酹,以酒酹地
2⃣️诗歌生命扩大的两个途径
1. 人事的扩大
关心面越广,作品之生命越丰富,越博大深厚【融入时代的血泪+国家民族悲哀】
2. 对自然的融入
3. 《永遇乐》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人赏东坡粗豪,吾赏东坡韶秀。韶秀是东坡佳处 ,粗豪则病也
夏敬观:正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
《永遇乐》le 《清平乐》yue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文化背景*: 彭城,江苏省铜山县,古属于徐州(项羽—彭城之战)
张建封与关盼盼、绿珠跳楼(石崇)——感谢恩德自杀以保节
骈散结构+倒叙笔法+流水对
化腐朽为神奇:文学创作没有绝对规律遵守。创作在乎作者 ,可以用新奇,可以用腐朽,关键在于有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感受
修辞立其诚:本身感受的生命一定要很真诚
福楼拜给莫泊桑的建议【一语说】:叙述描写选择最切当那个字,不要用很多不相关的字
紞如:夜晚敲的更鼓的声音
铮然:“空阶一叶下,铮若摧琅玕”
黯黯梦云惊断:“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秋云无觅处”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