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审判日
裕仁在日本投降之后又活了很长时间,但对他在战争期间的行为从来没有进行彻底的道德清算。作为日本投降的交换条件,美国政府给予日本天皇免受审讯的特权,因此他不仅没有作为被告出庭,甚至也没有作为证人受到传唤。由于投降条款免除了所有皇室成员的责任,裕仁的叔父朝香宫鸠彦(其部下伪造了“杀掉所有俘虏”的命令)也逃脱了审判,根本无须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出现。 引自 165审判日 好讽刺啊,平民为卒,拿生命堆砌的胜利与失败,全成了贵族王室交换的筹码,战场上的硝烟与死亡,只是皇室成员的一场游戏,不管游戏输赢,下棋的人总是全身而退。
甚至“侵略”一词也被视作忌语,审查者写道:“侵略是一个包含消极伦理内涵的词汇。”文部省对家永三郎谴责日军战时行为的做法十分恼火,他们被家永的这段话所激怒:“这场战争被荣称为‘圣战’,日本的失败和他们在战场上的野蛮行径完全被掩盖。因此,大多数日本民众无法了解真相,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除了满腔热情地参与这场鲁莽的战争之外,别无选择。”文部省删除了这段文字,因为“日军的野蛮行径”和“这场鲁莽的战争”之类的表述是“单方面地批评日本在‘二战’期间的处境和行动”。 引自 193 被遗忘的大屠杀:再次凌辱 可怜的日本民众 在其荒诞政府的卑劣谎言里 已经失去了忏悔的机会
另一名批评者是田中正明,他自称是松井石根的门徒。1984年,他出版了一本反驳本多胜一的书——《“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书中引用了松井石根的战时日记中的资料。他指责本多胜一散布“敌方的宣传”,并争辩说,与欧洲或中国不同,“在日本的整个历史中,找不到任何有预谋、有系统的屠杀案例”。他在书中写到,这是因为日本人与西方人和中国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历史修正主义者们加入田中的阵营,共同批判洞富雄和本多胜一。 引自 193 被遗忘的大屠杀:再次凌辱 真是牛啊 错的不是我 是整个世界 老二次元了
具有嘲讽意味的是,为证明南京大屠杀并不存在,修正主义者亲自深入调查这一课题以加强对“屠杀存在派”的攻击时,结果却适得其反。例如,20世纪80年代,日本一个军校毕业生联谊会“偕行社”要求其1.8万名成员站出来提供证词,证明南京大屠杀并不存在。令“屠杀假象派”失望的是,许多偕行社成员确认了南京大屠杀的细节,并描述了许多令保守派的中坚分子都感到恐怖的暴行。一名曾是松井石根手下的军官估计,在一名参谋官的命令下,曾有大约12万俘虏被杀。但后来,无疑是迫于压力,这名军官将该数字改为“至少数万人”。但是他的证词推翻了这次调查的目的,甚至偕行社的一位编辑也受到触动,在本次调查的系列文章结论部分写道:“如此大规模的非法处决是不能原谅的。作为一名与日本旧时军队有关联的人,我必须向中国人民深表歉意。 引自 193 被遗忘的大屠杀:再次凌辱 但凡有点人性且了解事实的人 怎么也说不出洗地的话
令我感到恶心的是 竟然会有国籍中国的人 发出南京大屠杀是洗脑包的嘲讽
14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