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张纯如版《南京大屠杀》,
一部令国人流泪的书,所有的中国人都要看的书!
★★★★★
编辑推荐:
中信版《南京大屠杀》的独特价值
1. 《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是张纯如唯一以《南京大屠杀》命名的中文简体版。
2. 张纯如所著《南京大屠杀》数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被翻译成15种语言,轰动世界。中信版《南京大屠杀》是在原著基础上,增加了张纯如母亲所做的序、张纯如生前丈夫布雷特•道格拉斯于2011年9月撰写的尾声,新增加的内容对这本书创作的前因、后果以及张纯如短暂而伟大的一生进行了一个完整的梳理。因此,本版译著内容更加充实,更具有可读性。
3. 中信版《南京大屠杀》忠实于原著,选择了有一定专业背景的资深译者进行翻译,彻底解决了原著的翻译问题,精妙地传达了原著的神韵。阅读这本书,完全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南京大屠杀》给你带来的震撼。
...
张纯如版《南京大屠杀》,
一部令国人流泪的书,所有的中国人都要看的书!
★★★★★
编辑推荐:
中信版《南京大屠杀》的独特价值
1. 《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是张纯如唯一以《南京大屠杀》命名的中文简体版。
2. 张纯如所著《南京大屠杀》数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被翻译成15种语言,轰动世界。中信版《南京大屠杀》是在原著基础上,增加了张纯如母亲所做的序、张纯如生前丈夫布雷特•道格拉斯于2011年9月撰写的尾声,新增加的内容对这本书创作的前因、后果以及张纯如短暂而伟大的一生进行了一个完整的梳理。因此,本版译著内容更加充实,更具有可读性。
3. 中信版《南京大屠杀》忠实于原著,选择了有一定专业背景的资深译者进行翻译,彻底解决了原著的翻译问题,精妙地传达了原著的神韵。阅读这本书,完全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南京大屠杀》给你带来的震撼。
★★★★★
内容简介:
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乔治•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张纯如从三个视角讲述了南京大屠杀的故事:一是日本人的视角,二是中国人的视角,三是一群不肯抛弃南京的西方人的视角,他们创立了安全区,最终拯救了近30万名中国人。
张纯如不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该书是关于这段恐怖历史的权威之作。
★★★★★
媒体及专家评论:
对历史和道德进行探究的最新力作。张纯如极其认真地对这场大屠杀的规模进行了认真叙述。
——《芝加哥论坛报》
该书的研究工作一丝不苟……全书自始至终都引人入胜。
——郑念 《上海生死劫》的作者
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扩展了“二战”暴行的内容,该书反映了她对该问题研究的深入。该书非常精彩,值得一读。
——白彬菊 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
该书读来令人心碎……扣人心弦的一本书。书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引发了我们对许多根本性问题的思考,不仅包括日本的军国主义,还包括那些虐待狂、强奸犯和谋杀犯的心理因素。
——魏斐德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所所长
张纯如的外祖父母侥幸逃过了南京大屠杀……她在这部最新力作中,详细叙述了这场耸人听闻的大屠杀,她在文中表现的愤怒之情是可以理解的。
——夏伟 《纽约时报书评》
任何对战争、自以为是和人类精神之间的关系感兴趣的人,都会发现该书的重要意义。它是一项激动人心的学术研究,也是一本充满激情的著作。该书的很多章节令人不忍卒读,但我们应该阅读,因为只有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驾驭未来。
——罗斯•特里尔 《毛泽东传》的作者
作为20世纪极其重要的著作之一,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将成为世界战争史中的经典著作。
——汤美如 影片《以天皇的名义》的制片人兼联合导演
该书结构严谨,可读性强……张纯如让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广受关注。
——拉塞尔•詹金斯 《国家评论》
在这个动荡的世纪即将结束之际,张纯如的著作唤起了民众对“二战”中这段最黑暗历史的关注,为通向未来和平的道路洒满阳光。
——史咏 《南京大屠杀:历史照片中的见证》的合著者
张纯如的故事读来字字惊心……书中详尽地记录了对这一道德暴行的控诉。
——《休斯顿纪事报》
这是一段不容否认的历史,该书的意义在于,它既记录了人类在实施暴行时的冷酷无情,又通过个人的英雄主义行为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圣何塞水星报》
张纯如提醒我们,不论发生在南京的种种暴行多么令人难以理解,它们都不应该被遗忘——至少不能让遗忘危及文明自身。
——《底特律新闻报》
张纯如所做的恢复历史的工作非常急迫……她的著作促使世人迈出了承认这场悲剧的重要一步。
——《海湾卫士报》
作者简介 · · · · · ·
张纯如(Iris Chang),1989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获新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芝加哥度过了短暂的记者生涯,之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写作硕士学位。作为美国著名的年轻历史学家之一,张纯如曾获得众多荣誉,包括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国际合作项目奖、华裔美国人组织年度女性奖、伍斯特学院名誉博士、加州州立大学东湾分校名誉博士等。1991年,张纯如与布雷特•道格拉斯(Brett Douglas)结婚,并育有一子。
她的作品刊登在《新闻周刊》、《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多家出版物上,此外,她还接受众多电视和广播节目的采访,并发表过众多演讲。除了《南京大屠杀》之外,张纯如还有《蚕丝》(Thread of the Silkworm)和《美国华人》(The Chinese in America)两部著作问世。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在美...
张纯如(Iris Chang),1989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获新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芝加哥度过了短暂的记者生涯,之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写作硕士学位。作为美国著名的年轻历史学家之一,张纯如曾获得众多荣誉,包括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国际合作项目奖、华裔美国人组织年度女性奖、伍斯特学院名誉博士、加州州立大学东湾分校名誉博士等。1991年,张纯如与布雷特•道格拉斯(Brett Douglas)结婚,并育有一子。
她的作品刊登在《新闻周刊》、《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多家出版物上,此外,她还接受众多电视和广播节目的采访,并发表过众多演讲。除了《南京大屠杀》之外,张纯如还有《蚕丝》(Thread of the Silkworm)和《美国华人》(The Chinese in America)两部著作问世。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自己的轿车内开枪自杀。
目录 · · · · · ·
XVII 序言
001 前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017通往南京之路
第二章
033六周暴行
第三章
059南京沦陷
第四章
077恐怖的六星期
第五章
101南京安全区
第二部分
第六章
139世人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杀
第七章
155日本占领下的南京
第八章
165审判日
第九章 191
177 幸存者的命运
第十章
193 被遗忘的大屠杀:再次凌辱
209 结 语
221 尾 声
235 致 谢
241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一个眩晕的瞬间,我陡然明白生命和人类的经历本身都是如此脆弱。我们从小就知道死亡是什么。任何人都会被卡车或者巴士撞到,生命随之在刹那间消失。如果没有某种宗教荥阳,我们会认为这样的死亡是毫无意义也不公正的对生命的剥夺。但我们也知道,大多数人都尊重生命和死亡的过程。如果你被一辆巴士装撞了,也许有人会乘你受伤的时候偷走你的钱包,但更多的人会来帮你,抢救你宝贵的生命。有人会拨急救电话,有人会奔跑到街上叫当班的警察,还有人会脱下大衣,叠起来垫在你的脑后。这样,即使这是你生命的最后时刻,你也能从这些很小却很温暖的事情中感受到他人的关心。挂在普库提诺墙上的照片却展示了千千万万的生命会因他人的狂妄念头而遭到毁灭,而这种死亡在第二天就变得毫无意义。更重要的是,那些带来死亡的人竟还羞辱受难者,逼使他们在最大限度的痛苦和耻辱中死去。这样对死亡的残忍的不敬,这样人类社会过程的倒退,将只会缩成历史的一个脚注。除非有人迫使这个世界去记住它,否则它就像计算机程序中的一个无害的小错,也许会,又也许不会引起任何问题。想到这里,我感到一阵心悸。 回顾千年历史,使人清楚的是,没有一个种族或一种文化在战争的残酷性方便占有垄断权。文明的外衣看起来是太薄了——以致人们能够很容易就把它撕去,特别是在战争的压力下。 尽管中国俘虏的人数大大超过要杀死他们的日本人,而且有可能战胜他们,但却没有一个人行动,每个人都畏怯的顺从。可悲的是,在这个大坑周围的所有人当中,唐记得只有这位孕妇表现出一点点勇气。 我们应以慎重的天都看待南京的暴行——它阐明了人是多么容易被鼓励让十几岁的孩子泯灭天性,成为可怕的杀人机器。 只要罪恶离我们远得不足以对个人形成威胁,人性中一些扭曲的东西,社会会使得最令人难以言说的罪恶在瞬间变成平常琐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南京大屠杀之所以没有像纳粹屠杀犹太人或广岛原子弹那样深入世界人民的意识之中,是因为受害者自己保持沉默。 ……近年来人们真诚地要求日本面对历史和承担责任的努力被贴上了“打击日本”(Japan bashing)的标签。更重要的是,如果将对特定时间和地点范围内日本人行为的批评说成是的对日本全民族的批评,这不仅是对那些在南京被夺取生命的男子、妇女、儿童的侮辱,也是对全体日本人的伤害。本书并非要评论日本人的品质,或是对有此等行为的民族进行基因图谱分析。本书是关于一种“文化的影响力”(power of cultural forces)阐述,这种力量既可以剥去使人成为人的那一单薄的社会约束——这样我们所有人都会变成魔鬼,也可以增强这一约束。今天,德国之所以比过去更好,是因为犹太人不允许那个国家忘记其六十年前的所作所为。美国南方之所以也比过去更好,是因为它承认奴隶制以及在黑奴解放后仍然存在近一百年的种族歧视是一种罪恶。日本不仅应该向世界承认,而且还须向自己承认,其半个世纪前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当,只有这样日本的文化才会向前发展。 ……要还原这段历史,首先必须弄清,作为一个民族,当面对这一时期他们行为的纪录时,日本人是如何控制、培养及维持他们的群体健忘,甚至是集体否认的。他们对这段历史的反应不仅仅是因为它过于痛苦,因而在历史书中留下一段空白。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行为中的最丑陋部分,的确被从小学教育中删除,而且他们还将日本国家发动战争的责任隐藏在精心编制的神话中,这个神话就是日本是二战的受害者,而非始作俑者。长崎、广岛原子弹爆炸对日本人所造成的恐惧帮助成就了这一神话,并取代了真实的历史。 ……正如诺贝尔奖得主伊利维塞尔(Elie Wiesel)数年前警告的那样:忘记大屠杀就是二次屠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言摘录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南京大屠杀"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南京大屠杀"的人也喜欢 · · · · · ·
南京大屠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25 条 )






重读张纯如:直视深渊的必要和勇气
论坛 · · · · · ·
我不明白,这本书为什么会有删减?删的又是什么? | 来自我不知远方 | 15 回应 | 2023-05-29 07:01:39 |
中文版有删减,有条件请看英文版 | 来自Kevin | 2 回应 | 2022-07-25 20:45:56 |
其他书无所谓了 对于这类书我有两个问题 | 来自疯狂卡路里 | 11 回应 | 2022-07-09 00:46:06 |
这版是全译本吗? | 来自斌斌 | 7 回应 | 2022-07-09 00:44:25 |
哪里有未删减版 | 来自免葱同学 | 4 回应 | 2021-11-08 01:16:27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 )
-
中信出版社 (2015)9.7分 13068人读过
-
Penguin Books (1998)9.3分 579人读过
-
东方出版社 (2007)9.3分 2570人读过
-
东方出版社 (2005)9.2分 190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千评9分书 (Sheryl)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中信出版社2012好书推荐 (中信出版文艺生)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2013年新书(第一辑) (嘉木立)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评论:
feed: rss 2.0
24 有用 张熊熊 2013-01-19 16:23:35
“中信版《南京大屠杀》忠实于原著,选择了有一定专业背景的资深译者进行翻译,彻底解决了原著的翻译问题,精妙地传达了原著的神韵。”。。。。。。。。。。。。。#毁书不倦#
8 有用 柳希予 2013-01-02 23:31:52
先看了前言,就被这本书征服了。逻辑紧密又不失充沛的情感,研究深入且框架清晰,值得读。确实那些赞誉不虚。
29 有用 大糖果的 2013-08-30 09:33:36
1997年,年仅29岁的张纯如因此书的出版而享誉全球。2004年,36岁的她却选择了以自杀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很多人都在说,正是因为出版这本书,因为她辛苦的付出,包括碾转多地的采访、考察、查阅资料、联系幸存者和目击者,还有后来遭到美国政府某些官员和日本右翼势力的恐吓,她的精神状况出了问题。我知道她的事情,也是好几年前的时候了。去年11月份读过梁柏华写的《正义的天使张纯如》,看了后唏嘘不已。之后,... 1997年,年仅29岁的张纯如因此书的出版而享誉全球。2004年,36岁的她却选择了以自杀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很多人都在说,正是因为出版这本书,因为她辛苦的付出,包括碾转多地的采访、考察、查阅资料、联系幸存者和目击者,还有后来遭到美国政府某些官员和日本右翼势力的恐吓,她的精神状况出了问题。我知道她的事情,也是好几年前的时候了。去年11月份读过梁柏华写的《正义的天使张纯如》,看了后唏嘘不已。之后,我还在新浪博客上写了一篇《为了忘却的纪念》来悼念她。之后,在当当上一直关注这本书,但一直显示缺货中。终于在前几日在京东上买其他书的时候搜到了这本书,立刻买下,书一到就迫不及待地读。不忍细读多思考,为当年的惨案震惊!为当年的日军所为而大为愤怒!Now, 9:33, August 30th, 2013。 (展开)
77 有用 kumi 2020-07-31 01:10:12
这样的作品不适合被评价。无人有资格。
27 有用 Ipolove 2016-03-23 14:53:37
【电】我们要未被删减的历史真相。
0 有用 胡尔摩斯 2023-06-01 11:52:44 上海
作为一个和平时期出生成长的中国人,小时候的教育也非常重视南京大屠杀,不可能遗忘。 然而,课本里只会提到事情,影响,和评判方向,尤其理科生,更是缺少了对事件本身的认知,至少不那么全面。 这本书除了常规的给出了日军暴行之外,也分析了他们的动机,最后的审判,未判决的人,以及坚守在南京的国际友人起到的关键作用和后来的故事,算是很立体的讲述了这恐怖的几个星期里,最不能让人忽视的问题。 只是可惜,或许作者压... 作为一个和平时期出生成长的中国人,小时候的教育也非常重视南京大屠杀,不可能遗忘。 然而,课本里只会提到事情,影响,和评判方向,尤其理科生,更是缺少了对事件本身的认知,至少不那么全面。 这本书除了常规的给出了日军暴行之外,也分析了他们的动机,最后的审判,未判决的人,以及坚守在南京的国际友人起到的关键作用和后来的故事,算是很立体的讲述了这恐怖的几个星期里,最不能让人忽视的问题。 只是可惜,或许作者压力太大,或许是大屠杀的阴影笼罩,她英年早逝,甚至有些精神失常。 看到后记,不可避免的想到了林奕含。。。 惋惜吧 (展开)
0 有用 学海无涯乐作舟 2023-05-31 11:10:52 浙江
根据日本的历史,分析了日本走向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原因;描述了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滔天罪行和南京沦陷时的凄惨状况;列举了一些国际友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帮助中国人的事例并记载了这些国际友人的后续经历;讲述了国际社会对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罪行的日军的审判与制裁以及日本政府在之后是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来掩盖历史真相的。 勿忘国耻,铭记历史! 缅怀张纯如女士!
0 有用 温情杀手 2023-05-31 06:42:14 江苏
历史不容遗忘。
0 有用 党乐乐 2023-05-30 23:08:22 北京
令人窒息,勿忘历史
0 有用 さけ 2023-05-28 19:14:25 德国
窒息,影视剧里的远不及真实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