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乾隆皇帝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他建立并巩固起来的大清帝国达到了权力与威望的顶端。然而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竟然冲击了半个中国,百性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也为之寝食难安。作者孔飞力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颤栗,他生动地再现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除妖运动。《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也表现出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在构建以“叫魂”案为中心的“大叙事”的过程中,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将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区域分析、官僚科层制度分析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
作者简介 · · · · · ·
孔飞力(Philip A.Kuhn)193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64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当费正清1977年从哈佛大学荣休后,孔飞力由己任教十年的芝加哥大学转回母校接替其空缺,任哈佛大学历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讲座教授。他曾担任过芝加哥大学远东语言文化系主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委员会主席,曾获得包括古根汉姆学术研究奖在内的多种学术荣誉,美国艺术人文科学院院士。《叫魂》(1990)是他的代表作,获“列文森中国研究最佳著作奖”;此外他所著《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970)、《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2002)和《他者世界中的华人》(2009)等,均有重要深远的影响。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中国窃贼传奇
第二章 盛世
第三章 或现或隐的威胁
第四章 罪的界定
第五章 妖术大恐慌的由来
第六章 各省的清剿
第七章 妖首的踪迹
第八章 终结
第九章 政治罪与官僚君主制
第十章 主题和变奏
参考文献书目
致谢
索引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在这里所瞥见的,是否是一个已被人口过度增长、人均资源比例恶化、社会道德堕落所困扰的社会所遭遇的一种道德报应?在这样一个备受困扰的社会里,人们对自己能否通过工作或学习来改善自身的境遇产生怀疑。这种情况由于腐败而不负责任的司法制度而变得更加无法容忍,没有一个平民百姓会指望从这一制度中得到公平的补偿。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85页 -
在这个权力对普通民众来说向来稀缺的社会里,以“叫魂”罪名来恶意中伤他人成了普通人的一种突然可得的权力。对任何受到横暴的族人或贪婪的债主逼迫的人来说,这一权力为他们提供了某种解脱;对害怕受到迫害的人,它提供了一块盾牌;对想得到好处的人,它提供了奖赏;对嫉妒者,它是一种补偿;对恶棍,它是一种力量;对虐待狂,它则是一种乐趣......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妖术既是一种权力的幻觉,又是对每个人的一种潜在的权力补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285-权力的幻觉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叫魂"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叫魂"的人也喜欢 · · · · · ·
叫魂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叫魂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00 条 )



评《叫魂》:传统国家权力运行模式及遗传的社会戾气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是本好书

一部社会戏剧解读范本
-
Moja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作为现代中国的前奏,叫魂大恐慌向中国社会的观察者们凸显了一个特别令人难过的现象:社会上到处表现出冤冤相报为形式的敌意。叫魂案一开始就带有这种令人不快的特征。在叫魂幽灵的发源地德清,慈相寺的和尚们为把进香客从与他们竞争的那个寺庙吓跑而欲挑起人们对妖术的恐惧。更有甚者,他们虚构了一个容易为人民相信的故事,即一伙石匠试图用妖术来加害于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是一场戏中戏,每一出都用民间的恐惧来做文章。除了... (4回应)2016-09-18 23:04 13人喜欢
作为现代中国的前奏,叫魂大恐慌向中国社会的观察者们凸显了一个特别令人难过的现象:社会上到处表现出冤冤相报为形式的敌意。叫魂案一开始就带有这种令人不快的特征。在叫魂幽灵的发源地德清,慈相寺的和尚们为把进香客从与他们竞争的那个寺庙吓跑而欲挑起人们对妖术的恐惧。更有甚者,他们虚构了一个容易为人民相信的故事,即一伙石匠试图用妖术来加害于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是一场戏中戏,每一出都用民间的恐惧来做文章。除了丑恶的勒索,还有无耻的贪婪:县役蔡瑞为从萧山和尚身上勒索钱文,也编造了可信的罪证。 一旦官府认真发起对妖术的清剿,普通人就有了很好的机会来清算宿怨或谋取私利。这是扔在大街上的上了膛的武器,每个人——无论恶棍或良善——都可以取而用之。在这个权力对普通民众来说向来稀缺的社会里,以“叫魂”罪名来恶意中伤他人成了普通人的一种突然可得的权力。对任何受到横暴的族人或贪婪的债主逼迫的人来说,这一权力为他们提供了某种解脱:对害怕受到迫害的人,它提供了一块盾牌;对想得到好处的人,它提供了奖赏;对妒嫉者,它是一种补偿;对恶棍,它是一种力量;对虐待狂,它则是一种乐趣。 我们在这里所瞥见的,是否是一个已被人口过度增长、人均资源比例恶化、社会道德堕落所困扰的社会所遭受到的一种道德报应?在这样一个备受困扰的社会里,人民会对自己能否通过工作或者学习来改善自身的境遇产生怀疑。这种情况由于腐败而不负责任的司法制度而变得更加无法容忍,没有一个平民百姓会指望从这一制度中得到公平的补偿。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妖术既是一种权力的幻觉,又是对每个人的一种潜在的权力补偿。即使叫魂这样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人们仍然普遍的相信,任何人只要有适当“技巧”便可以窃取别人的灵魂而召唤出阴间的力量。这是一种既可怕又富有刺激的幻觉。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真实的权力——人们可以通过指控某人为叫魂者、或是提出这种指控相威胁而得到这一权力。施行妖术和提出妖术指控所折射反映出来的是人们的无权无势状态。对一些无权无势的普通民众来说,弘历的清剿给他们带来了慷慨的机会。 引自 普通民众:权力的幻觉 本书译者刘昶提到,他来到孔飞力的办公室取《叫魂》的材料,孔飞力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这本书也是写今天的中国,中国人看得懂吗?”刘昶当即回答说:“当然看得懂。” 其实是孔先生多虑了,所有的历史其实都是现代史,1768年叫魂风波早已息事宁人,但数百年来,叫魂的幽灵却从未离开。
4回应 2016-09-18 23:04 -
前面几章几乎都是利用史料讲故事,最后一章才是升华。故把最精华之处摘出来。 一旦官府认真发起对妖术的清剿,普通人就有了很好的机会来清算宿怨或谋取私利。这是扔在大街上的上了膛的武器,每个人——无论恶棍或良善——都可以取而用之。在这个权力对普通民众来说向来稀缺的社会里,以“叫魂”罪名来恶意中伤他人成了普通人的一种突然可得的权力。对任何受到横暴的族人或贪婪的债主逼迫的人来说,这一权力为他们提供了某种解脱...
2020-12-04 14:02 4人喜欢
前面几章几乎都是利用史料讲故事,最后一章才是升华。故把最精华之处摘出来。
一旦官府认真发起对妖术的清剿,普通人就有了很好的机会来清算宿怨或谋取私利。这是扔在大街上的上了膛的武器,每个人——无论恶棍或良善——都可以取而用之。在这个权力对普通民众来说向来稀缺的社会里,以“叫魂”罪名来恶意中伤他人成了普通人的一种突然可得的权力。对任何受到横暴的族人或贪婪的债主逼迫的人来说,这一权力为他们提供了某种解脱;对害怕受到迫害的人,它提供了一块盾牌;对想要得到好处的人,它提供了奖赏;对嫉妒者,它是一种补偿;对恶棍,它是一种力量;对虐待狂,它则是一种乐趣。
我们在这里所瞥见的,是否是一个已被人口过度增长、人均资源比例恶化、社会道德堕落所困扰的社会所遭遇到的一种道德报应?在这样一个备受困扰的社会里,人们会对自己能否通过工作或学习来改善自身的境遇产生怀疑。这种情况由于腐败而不负责任的司法制度而变得更加无法容忍,没有一个平民百姓会指望从这一制度中获得到公平的补偿。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妖术既是一种权力的幻觉,又是对每个人的一种潜在的权力补偿。即使叫魂这样的事其实从来没发生过,人们仍然普遍的相信,任何人只要有适当的“技巧”,便可通过窃取别人的灵魂而召唤出阴间的力量。这是一种既可怕又富有刺激的幻觉。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真实的权力——人们可以通过指控某人为叫魂者、或以提出这种指控相威胁而得到这一权力。施行妖术和提出妖术指控则折射反映出来人们无权无势的状态,对一些无权无势的普通民众来说,弘历的清剿给他们带来了慷慨的机会。
把僧人和乞丐当作替罪羊是朝廷和民间的某种共谋。弘历相信,妖术谋反阴谋是邪恶妖僧之所为,而乞丐则是他们雇佣来的跑腿。对于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弘历动用国家权力对他们大张讨伐。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再次强化了社会对于背弃儒家秩序、因而在政治上是危险的那部分人本来就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至于普通民众,他们早已把叫魂妖党的帽子套到了和尚的头上。他们也有自己的成见:和尚是危险的外来者,由于死人做法事而受到了污染。
.....
“受困扰社会”的特殊政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在帝制后期的中国,绝大多数人没有接近政治权力的机会,也就不能以此通过各自的利益相较去竞争社会资源。对大多数人来说,权力通常只是存在于幻觉之中;或者,当国家清剿异己时,他们便会抓住这偶尔出现的机会摄取这种自由漂浮的社会权力。只有非常的境况才会给无权无势者带来突然的机会,使他们得以改善自己的状况或打击自己的敌人。即使在今天,让普通民众享有权力仍是一个还未实现的许诺。毫不奇怪,冤冤相报(对损失进行分摊,“受困扰社会”中最为普遍的社会进攻方式)仍然是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
.....
没有人会哀悼旧中国的官僚制度。即使按照当时的标准,它所造成的社会伤害也已超出了仅仅压碎几个无依无助的游民裸骨的程度。但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它的特性却可以阻挡任何一种狂热。没有这样一个应急的锚碇,中国就会在风暴中急剧偏航。在缺乏一种可行的替代制度的情况下,统治者就可以利用操纵民众的恐惧,将至转变为可怕的力量。生活于我们时代的那些异见人士和因社会背景或怪异信仰而易受指控的替罪羊,便会成为这种力量的攻击目标。
回应 2020-12-04 14:02 -
丛林宜歌 (行走在地狱的屋顶 凝视繁花)
我们最难以判断的,是“盛世”在普通人的眼里究竟意味着什么。人们对于生活正在向何种方向发生变化,是变好还是变坏,是变得更安全还是更不安全等问题的态度,同我们期待在经济发展时会发生的情况,可能大相径庭。从一个十八世纪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商业的发展大概并不意味着他可以致富或他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安全,反而意味着在一个充满竞争并十分拥挤的社会中,他的生存空间更小了。商业与制造业的发展使得处于巨大压力...2018-11-14 14:39 4人喜欢
我们最难以判断的,是“盛世”在普通人的眼里究竟意味着什么。人们对于生活正在向何种方向发生变化,是变好还是变坏,是变得更安全还是更不安全等问题的态度,同我们期待在经济发展时会发生的情况,可能大相径庭。从一个十八世纪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商业的发展大概并不意味着他可以致富或他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安全,反而意味着在一个充满竞争并十分拥挤的社会中,他的生存空间更小了。商业与制造业的发展使得处于巨大压力下的农村家庭能够生存下去,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投入每个人的劳力。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当时经济的生气勃勃给我们以深刻印象;但对生活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活生生的现实则是这种在难以预料的环境中为生存所作的挣扎奋斗。 引自第42页 回应 2018-11-14 14:39 -
乐透喜中八百万 (夜里想讲讲,白天想躺躺)
对中国妖术所作的探讨揭示了两种互有联系的产生恐惧的机制,两者都涉及到了灵魂——躯体联系脆弱性的问题。普通人害怕的是自己的魂会失去。灵魂与躯体之间的联接是脆弱的,这意味着自然的或超自然的力量是可以将它们分开的。做梦、生病,当然还有恶毒的法术,都对灵魂——躯体联接纽带的稳定性构成了威胁。皇家的恐惧则不仅同个体也同群体有关。君权神授的完整性与持久性需要通过皇家不断从事的礼仪活动而反复得到验证;同时,...2016-03-19 20:14 2人喜欢
对中国妖术所作的探讨揭示了两种互有联系的产生恐惧的机制,两者都涉及到了灵魂——躯体联系脆弱性的问题。普通人害怕的是自己的魂会失去。灵魂与躯体之间的联接是脆弱的,这意味着自然的或超自然的力量是可以将它们分开的。做梦、生病,当然还有恶毒的法术,都对灵魂——躯体联接纽带的稳定性构成了威胁。皇家的恐惧则不仅同个体也同群体有关。君权神授的完整性与持久性需要通过皇家不断从事的礼仪活动而反复得到验证;同时,君权神授本身也可以因为自然的机制(如只有在发生自然灾害和出现其它征兆时才可以看到的宇宙力量),或由于巴望让国家遭难的煽风点火者的行动而发生断裂。 国家不仅需要坚决否认这些妖人同神灵世界存在着任何交流关系,也要对他们的行为无情地予以禁止。皇家的祭祀官员们对于除了自己以外其它任何同神灵世界的联系都采取嘲弄态度,这种做法其实证明了他们对于自己的“神授”地位能否持久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焦虑。对普通百姓来说,术士的妖术威胁到的是灵魂与躯体之间的脆弱联接;而对皇朝的上层人士来说,这种行为危害到的则是皇朝向上天力量之间的脆弱联系。在十八世纪下半叶,究竟是何种力量同时在社会结构的底层和上层造成了这样的恐惧,这在我们对叫魂的故事作进一步的考察以后,是值得加以考虑的。面对叫魂的罪恶行径,皇帝将要发起一场全国性的清剿。在此过程中,存在于妖术与政治之间的联系将会更为清晰地显示出来。 引自第156页 回应 2016-03-19 20:14
-
1768年,中国悲剧性近代的前夜。 清朝从乾隆末年开始有衰落的现象,乾隆六下江南,并仿制江南园林广修园林,劳民伤财,政治日渐腐败。当时人口暴增与乡村土地兼并严重,使得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加上贪官和珅等官员腐败,于乾隆晚期到嘉庆时期陆续爆发民变。 由于吏治的腐败,导致海关走私严重,鸦片猖獗,1839年,道光帝为解决鸦片的弊端,派林则徐到贸易中心广州宣布禁烟。英国为了打开清朝市场,在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清...
2017-04-24 12:03
-
昨天初读《叫魂》,看到民众一看到和尚游民便紧张盘问,看到问名字拉辫子变疑为叫魂,最后群情激愤将人暴打致死的闹剧觉得实在荒诞。深感社会发展与民智关系密切,愚民被煽动的事情当今虽也还有,但比从前算是好了许多。纵是在文革时期也少见当街几下盘问便把人当场打死,尸体焚烧的情况。而今天看锵锵三人行,谈到一个事件,欧洲人在音乐节,一个人摔倒周围人当即色变引发上万人奔逃,当今的伊斯兰恐怖主义也形成了一种瘟式的...
2017-08-01 11:56
昨天初读《叫魂》,看到民众一看到和尚游民便紧张盘问,看到问名字拉辫子变疑为叫魂,最后群情激愤将人暴打致死的闹剧觉得实在荒诞。深感社会发展与民智关系密切,愚民被煽动的事情当今虽也还有,但比从前算是好了许多。纵是在文革时期也少见当街几下盘问便把人当场打死,尸体焚烧的情况。而今天看锵锵三人行,谈到一个事件,欧洲人在音乐节,一个人摔倒周围人当即色变引发上万人奔逃,当今的伊斯兰恐怖主义也形成了一种瘟式的恐慌。
从当下来说,我是相信明天会更好的,这可以说是对于时代现状来讲,中国有其制度与发展阶段优势。但放大来说,时代从来就不一定是进步的,我们谈到种种进步多离不开的是科技物质条件的对比,而这让我想到《银翼杀手》《星球大战》等诸多未来科幻中的场景,其中人类在外星开垦,ai技术发达,这是否就意味着时代的进步,或说这种文明比文艺复兴时期先进在哪里呢。更甚者如《mad max》里连科技都倒退成蒸汽朋克时代。
anyway煮饭吧,好好当个技术工种,别被骗得云里雾里给别人造成伤害,给自己留下悔恨就得了。结束话题,开心就好。
回应 2017-08-01 11:56
-
处置此类敏感而急迫的信息需经由机要渠道,即皇帝和各省长官之间直接的个人通讯热线。上行奏稿通常由奏告人的私人仆从或驿卒迅速而慎重地送交皇帝御前。皇帝则用朱笔直接在奏章上批示,然后再送回奏告人。这些密封的文件最后都会收回并保存在皇宫里,称之为朱批奏折。 朱批奏折是一种私人文件。除了地方的紧急事务外,这些文件还处理由官员与皇帝间个人关系中派生出来的各种问题。它们的格式比较简单(比如,奏告人头衔的复杂全...
2021-01-24 11:05
处置此类敏感而急迫的信息需经由机要渠道,即皇帝和各省长官之间直接的个人通讯热线。上行奏稿通常由奏告人的私人仆从或驿卒迅速而慎重地送交皇帝御前。皇帝则用朱笔直接在奏章上批示,然后再送回奏告人。这些密封的文件最后都会收回并保存在皇宫里,称之为朱批奏折。 朱批奏折是一种私人文件。除了地方的紧急事务外,这些文件还处理由官员与皇帝间个人关系中派生出来的各种问题。它们的格式比较简单(比如,奏告人头衔的复杂全称可以省略,只需简单地报告现职)。这种经由机要渠道进行的交流是一种互惠:奏告人通过向主人递送机要情报来表达其忠诚和感恩而皇帝则应之以父执般的严厉(偶尔也有温暖)常规奏折体现了官制的形式,面朱批奏折则反映了个人间的礼数。常规奏折是官与官之间的对话,朱批奏折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引自 第六章 各省的清剿 回应 2021-01-24 11:05 -
是否就是这个事件煽起了民间对于石匠叫魂的恐?军机大臣们不能作出确定的回答。但慈相寺事件证实了他们的一种怀疑:所谓的“叫魂”妖术只是产生于无知又滋长于忌恨的一个幽灵。这不过是奸刁之徒利用民间恐惧逞其私欲的又一个例子。无论如何,吴石匠是没有任何责任的;他和巨成及其他和尚、乞丐计兆美、农夫沈士良等人一起被遣回乡里释放。至此,本书故事中最初出现的那些角色一一既包括受害者也包括施害者一一终于都如释重负地...
2021-01-23 23:31
-
仍然存在的一个令人难以解释的问题是,弘历对于汉文化的“真实”看法究 竟是什么?他是一个热衷于中国艺术的鉴赏家,是汉文诗词的多产作家(不管这些诗词是他本人的作品或是他人的代笔),是浙江式亭台楼阁的模仿修建者,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学术的庇护人。难道对江南的腐化咬牙切齿到这种地步的,就是这同一个弘历吗?也许,可以简单地将这一切归咎于他的虚伪。但我认为,真正的答案并不在此。弘历的身份是双重的:他既以中国的...
2021-01-19 11:27
仍然存在的一个令人难以解释的问题是,弘历对于汉文化的“真实”看法究 竟是什么?他是一个热衷于中国艺术的鉴赏家,是汉文诗词的多产作家(不管这些诗词是他本人的作品或是他人的代笔),是浙江式亭台楼阁的模仿修建者,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学术的庇护人。难道对江南的腐化咬牙切齿到这种地步的,就是这同一个弘历吗?也许,可以简单地将这一切归咎于他的虚伪。但我认为,真正的答案并不在此。弘历的身份是双重的:他既以中国的礼仪方式担当着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君主,同时又是一个少数民族征服者集团的首领。这里可以使人联想到,当一个美国总统候选人进入白宫后,他便立即会发现,自己必须越出那个使他竞选成功的派别的利益,而以“全体人民的总统”的面目出现。当他的言辞变得越来越超脱的时候,他的形象也就越来越显得常规化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弘历“实际上”是某种人,却假装以另一种人的形象出现?或者说,由于担任皇帝这一角色心理上的需要,他的两种身份已混合到一起,并已被吸收为他的自我意识的一部分了呢?当然,因应形势的需要,他仍可以从策略考虑出发由使用一种语言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 引自 第三章 或现或隐的威胁 回应 2021-01-19 11:27 -
我当然会乐于宣称,十八世纪的中国人之所以害怕妖术,是因为他们感到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周围种种看不见的趋势的威胁(也许是人口的过度增长,或者是担心市场力量上下浮动的影响力会“偷走”他们的生计)。然而,这样的说法尽管迷人,却永远无法得到证明。但清楚的是些晦暗不明的观念会伴随盛世应运而生:它们也许并不涉及经济发展对于生存的无形威胁,但却可以肯定,它们把四处游荡的陌生人视为危险。随着叫魂故事的逐步展开,我...
2021-01-16 16:13
我当然会乐于宣称,十八世纪的中国人之所以害怕妖术,是因为他们感到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周围种种看不见的趋势的威胁(也许是人口的过度增长,或者是担心市场力量上下浮动的影响力会“偷走”他们的生计)。然而,这样的说法尽管迷人,却永远无法得到证明。但清楚的是些晦暗不明的观念会伴随盛世应运而生:它们也许并不涉及经济发展对于生存的无形威胁,但却可以肯定,它们把四处游荡的陌生人视为危险。随着叫魂故事的逐步展开,我们将会看到,某些人对于妖术的恐惧很明显地是与他们的社会经历有联系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对国家政治领域中种种有关十八世纪生活的晦暗不明的观念进行探讨。 引自 第二章 盛世 回应 2021-01-16 16:13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 (2012)9.0分 25561人读过
-
暂时无货, 1天前曾上架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9.4分 141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1999)8.7分 7291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2天到货
-
-
時英出版社 (2000)8.9分 117人读过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千评9分书 (Sheryl)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书单 (看理想)
- 看一本少一本 (寡人有疾)
- 37°暖书单(一) (37°暖)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叫魂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林散之 2017-04-04
其实一般吧,只能说在一堆平庸之作中,作者的史识勉力支撑起了一套宏大架构,实则格局不大。盛名之下的烂书
12 有用 倔强的小野猪 2018-04-07
《叫魂》三个层面的叙事:当时的人们对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善境遇以及从制度中获得公平的补偿抱有高度的怀疑,从而使得无权无势的人产生一种被邪恶包围的心理。他们迫不及待地抓住官府清剿叫魂妖术的机会,向社会寻求报复或补偿。而受害者往往是那些身份怪异的边缘人。第二,叫魂案给一直以来想要整饬官僚制度将所有事物都纳入一种常规化的模式的弘历一个机会。在对清朝合法性和满人汉化,江南化的焦虑中,他将叫魂作为一种非常规的... 《叫魂》三个层面的叙事:当时的人们对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善境遇以及从制度中获得公平的补偿抱有高度的怀疑,从而使得无权无势的人产生一种被邪恶包围的心理。他们迫不及待地抓住官府清剿叫魂妖术的机会,向社会寻求报复或补偿。而受害者往往是那些身份怪异的边缘人。第二,叫魂案给一直以来想要整饬官僚制度将所有事物都纳入一种常规化的模式的弘历一个机会。在对清朝合法性和满人汉化,江南化的焦虑中,他将叫魂作为一种非常规的政治性燃料填入官僚机器中,加强自己的专制权力。第三,作为夹在君主与民众之间的官僚体制来说,他们通过封锁消息及其他官场庇护手段将案情操纵在可控范围内,并纳入常规的处理流程中,以此来保护自己。(译笔略啰嗦,可读性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但是当孔飞力最后抽丝剥茧,向你展现叫魂案是如何建构出来时,太令人激动了!) (展开)
42 有用 汪金卫 2016-03-20
名副其实,深入浅出,文笔精彩,发人深省!阅读本书后对清代的官僚制度,官员心态,百姓风气,以及君主制度有了很多理解。特别是对以乾隆皇帝为代表的清朝皇帝思维,对官僚控制,对政权合法性争取,对满文化的坚持有了醍醐灌顶般的收获。对皇帝刮目相看。值得推荐的好书!可惜在孔飞力先生去世后方才阅读。先生千古!
10 有用 海扬尘 2016-09-29
与《万历十五年》相似的切入点并由此发散开来,可读性强。译者的《译后》对我理解本书有深刻帮助。皇帝在官僚体制前的无力,急剧激化的社会矛盾,不断堕落的社会道德,腐败而不负责任的司法制度,统治者集团以“盛世”为支撑的合法性表述。这一切使人想起克罗齐的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3 有用 🔭怒潛 2019-08-07
非常精彩。孔飞力在书中描述的那种丑恶的全社会歇斯底里在近现代中国一再地重演,专制力量通过非常规的“叫魂恐惧”控制常规官僚体制,大一统帝国缺乏制衡性的宪政机制。而下层人口压力,内卷出现的弱势群体乞丐、僧道,则沦为叫魂恐惧的“众暴寡,强凌弱”的牺牲品,社会戾气制造了相互敌视。政治罪,是一种非常规、去理性化的管理机制。社会恐慌与合法性焦虑,在“盛事”的背后持续运作着,今人仍然对此不会陌生。(题外:阿Q革... 非常精彩。孔飞力在书中描述的那种丑恶的全社会歇斯底里在近现代中国一再地重演,专制力量通过非常规的“叫魂恐惧”控制常规官僚体制,大一统帝国缺乏制衡性的宪政机制。而下层人口压力,内卷出现的弱势群体乞丐、僧道,则沦为叫魂恐惧的“众暴寡,强凌弱”的牺牲品,社会戾气制造了相互敌视。政治罪,是一种非常规、去理性化的管理机制。社会恐慌与合法性焦虑,在“盛事”的背后持续运作着,今人仍然对此不会陌生。(题外:阿Q革命也是一种社会恐慌的运作,鬼子来了也是,还珠格格扎小人作为政治罪也是去常规化的专制文化,敏感词是一种技术非理性恐慌…) (展开)
0 有用 是好学的猫咪啊 2021-01-24
很有意思
0 有用 鸣蜩 2021-01-24
04 有历史的国家都跳不出历史的囹圄。
0 有用 xjs_钧 2021-01-24
作者有深厚的功底,把叫魂事件下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百姓心理,各阶层官员做法,乾隆心理和做法剖析得淋漓精致👍 值得一读
0 有用 被除名的小废青 2021-01-24
大一的时候做过一次《起源》的pre,暑假的时候就趁热买了这本书,但翻来覆去好几年都没能读下去。 今天来看这本书各方面来说都很好读。作者对小农社会里和尚乞丐的境遇分析极到位,作为国人到今天都有些切身之感。对专制权力和官僚集团里的人情、规则也都剖析得很精彩。
0 有用 只想当个隐士 2021-01-24
可能因为叫魂两个字先入为主,当发现它是打着叫魂的名义将朝堂统治或政治的时候,心生反感。毕竟它没能满足我买它的需求。但作者下的功夫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