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第二章第2章 审问拖延:被架在审判席上的失败恐惧症
17/365《拖延心理学》第二章第2章 审问拖延:被架在审判席上的失败恐惧 从书里第一章了解拖延的三个根源到第二章分析拖延呈现的方式,都是运用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策略,先熟悉“拖延”到底是个什么鬼,再研究如何解决它的方法。 第二章,第一部分内容:恐惧失败:追求完美,用了戴维的案例。 大律师戴维是从学生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分子,当他过五关斩六将的来到大公司成为一名律师后,反而在各项事物上拖延起来,甚至在庭审后,也没有完成一份自己满意的小结,他就是恐惧失败,害怕成功于是用拖延来应对。 第二部分内容:完美主义者 有一部分人,他们不知道自己有完美主义,到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后,懊恼不已。 另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有完美主义,许多完美念头可以说明,比如,事事亲为, 总能找到一个最正确的方法,等等 对于完美主义者,心理学家甄别出两种类型,一种是适应型的,一种是适应不良型的。 一个适应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很高,并且相信自己的表现能够与之相符。 这样一种能够如愿以偿的完美主义,感觉上去就像一个人本性的一部分,也是一个人自尊的基石。 然而,一个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也很高,但是却对自己不抱希望。 在适应不良型的完美主义中,你对自己的要求跟你对自己表现的期待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所以你更容易去自责,也更容易感到消沉,你的自尊因而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第三部分:心态 一类是固定心态, 另一类是成长心态。 固定心态觉得自己行,不用立刻掌握能力,觉得自己很快就能学会。当不能胜任时,就拖延了起来。 成长心态是,我不行,但是可以 通过努力让自己行。成长心态的人容易自己,消极,否认自己。 不完美的命运:真实的和想象的后果 下一次当你发现自己陷进完美主义者的心理瘫痪时,想想在那种情况下最糟糕的处境究竟是什么。 你可以提醒自己:虽然这些幻想的处境是你所恐惧的,但是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夸大了。同时,如果你更进一步,将自己的固定心态转化为成长心态,那么,你或许会以全新的眼光来看待不完美——它是你提升自己、学习新知识的一个推动力,而并非致命打击。 伊桑的案例就能说明。
蒙蒙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拖延心理学》第一章:质疑拖延是可恶的坏习惯还是应得的报应
16/365《拖延心理学》第一章:质疑拖延是可恶的坏习惯还是应得的报应 你是拖延者吗? 做个测...
-
《拖延心理学》第二章第2章 审问拖延:被架在审判席上的失败恐惧症
-
第3章 对话拖延:拖延你好读书笔记
18/365《拖延心理学》第一部分第三章:第3章 对话拖延:拖延你好,成功再见 第三章的内容是紧...
-
《拖延心理学》第四章:挣扎的拖延者成了战败者怎么办?
19/365 《拖延心理学》第二部分拖延vs心理 第四章挣扎的拖延者,成为战败者怎么办? 在2020年...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