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融入而非塞进生活
对于我们采访过人,尤其是女性来说,幽灵工作使她们的贡就看起来是可以接受的,并让她们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女性并非没有意识到,她们在正规就业中的选择是有限的,而这至少部分是因为社会希望她们继续扮演妻子、母亲和照顾年迈父母的成年女儿的角色。由于缺乏如全额补助的育婴假和儿童保育费这种可以使父亲和母亲更容易平等分担家庭责任的选项,女性和男性转而求助幽灵工作将其作为摆脱办公室的途径,从而努力平衡对家庭和生活中其方面的投入。 引自 把工作融入而非塞进生活 过去两年里,印度妇女瑞吉每天在按需平台上工作大约5个小时。她住在印度南部的哥印拜陀市,当丈夫和两个孩子入睡时她会熬夜工作到很晚。她也喜欢在经济上为家庭做贡献。工作改善了她与丈夫的关系。如果丈夫在她工作的时候还没睡,就会端茶过来,在她打字的时候宠溺她。 对瑞吉而言,重要的不只是钱,还有家庭对她贡献的认可。她还喜欢参与更大的事业。她活跃在 Facebook上为印度工人建立的私密群组里,喜欢在群组中与同事见面。成为社群的一分子让她感觉良好,即使她独自一人坐在笔记本电脑前。 引自 把工作融入而非塞进生活 在美国和印度,许多人面临职场歧视,尤其是那些历史上被边化的族群、女性和残疾人。而按需工作为他们提供了数字技能普及、身份认同、家庭尊重和经济独立。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而退出职场的女性,在试图返回职场时会面临重重阻碍。美国和印度的女性信奉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教育水平和社会角色,但这两国的女性都很难在工作场所得到和男性一样的薪酬,她们的贡献也很难得到认可。然而,矛盾的是,她们无为家庭做着不可替代的照顾工作。 库姆达的电子学文凭使她有资格在当地的计算机培训中心任教。她还通过教授印地语口语赚钱。但库姆达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幽灵工作。她从三年前开始在 Mturk上工作,丈夫和公婆对此嗤之以鼻:她一个人待在家中偏僻的角落,弓着背坐在笔记本电脑前,完成太平洋时区公司的工作,这怎么可能挣大钱呢?但是,当她的收入与做修理工的丈夫持平,甚至超过丈夫的收入时,她得到了大家庭的支持。 引自 把工作融入而非塞进生活 而美国女性在谈论按需工作的价值时,更可能倾向于认为这是种掌控自己的经济命运、开启新工作,或者在照顾老人和小孩之余培养新技能的方式。 引自 把工作融入而非塞进生活
60人阅读
芒果吻醬油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隐藏的疼痛量表
实际上,灵活性不过是一种神话。与其说按需劳动是一种无止的线上工作的乌托邦幻想,一个人可...
-
职业晋升前景模糊
46%到719%的工人把赚钱列为他们从事幽灵工作的主要动机。另一方面,29%到549%6的工人表示,他...
-
把工作融入而非塞进生活
-
把工作融入而非塞进生活
就像那些渴望功成名就而放弃报酬的创业者,或者那些希望线上媒体作品能得到回报的人样,一些...
-
仍然存在的社交需求
幽灵工作依赖于陌生人的善意。工人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在几乎没有指导的情况下摸索应该怎ム。...
> 查看全部1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